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这八种恶习正在腐蚀你的人生


   日期:2016/4/23 5: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这八种恶习正在腐蚀

  庄子曾提到:人有八疵,不能不察。就是这些毛病,外以乱人,内以伤声,搅得正直的人都变得扭曲,一定要多加注意。

  此“八疵”,进一步解释:非其事而事之,谓之摠;莫之顾而进之,谓之佞;希意道言,谓之谄;不择是非而言,谓之谀;好言人之恶,谓之谗;析交离亲,谓之贼;称誉诈伪以败恶人,谓之慝;不择善否,两容颊适,偷拔其所欲,谓之险。

  一、不守其分,包揽事务

  摠(总),非其事而事之,即不属于自己的各种事务都要管。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强调行事的主次。

  不揽,不谋,不是事不关己的冷漠,而是行事恪守本分。

  二、罔顾他人,逞舌之快

  佞,莫之顾而进之。

  没人理会,始终说而不停。纵横家鬼谷子曾说:“口者,心之门户。”古往今来,不少因不懂讷言,祸从口出。

  隋唐武将贺若弼之父曾因“言语有失”遭人陷害,死前拿锥子刺穿了贺若弼的舌头,让他谨记口舌之祸。多年后的立储问题,贺若弼只摆明看法不轻议,才逃过一劫。谨言可贵,言语有度,才能言而有力。

  三、揣度人心,卑微奉承

  谄,希意道言,指卑微逢迎。

  孔子说损者三友,“友便僻,友柔善,友便佞,损矣。”其中的“友便辟”就是阿谀奉承的朋友。他们不讲原则,甘愿把自己放在卑微的位置,多半受到利益驱使。

  而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直”即正直,人品是交友的先决条件。

  四、不辩是非,附和人言

  谀,指不择是非而言。

  罔顾是非标准,附和人言。《荀子•脩身》曰:“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君子修身,说话也是处事之道。

  君子更应分清是非,慎言慎行,无论对事对人,才能有所裨益。

  五、表里不一,言人之恶

  谗,即假意逢迎的话语,甚至还在背后言人之恶。

  有些人总觉得圆滑的说话之道才能事半功倍,可人前人后大相径庭,必定会令人对你失去信任。

  六、搬弄是非,挑拨煽惑

  贼,析交离亲,即挑拨。

  战略中善用“离间计”,无可厚非。但为了一己私利,以挑唆手段达到目的的人,则缺乏容人的度量。

  蔺相如口才了得,深得秦王的信任。廉颇嫉妒他身居高位,诋毁蔺相如,离间他和秦王。

  蔺相如始终为大局对廉颇一再退让。以国家利益为重,把私人恩怨的小事抛在脑后,成就“将相和”。遇事不妨开诚布公,定能解除困惑与误会。

  七、狡诈虚伪,诋毁他人

  慝(恶),称誉诈伪以败恶人。

  正气凛然的人,光明正大,心中从没有阴险狡诈的计谋,让人肃然起敬。

  庄子眼中的善于伪装,心机深沉的人,只为利益而存。恶的根源,就在此。

  八、不辨善恶,暗中获利

  险,不择善否,两容颊适,偷拔其所欲。

  “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我们需常怀明净的心,仔细分析,才能在纷繁中脱身。

  人生的八种毛病,多与说话有关。在适当的场合,说适当的话,辞达足矣。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