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中国三大处世奇书最精华30句,人心宽处皆是路 |
||
|
||
《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并称为修身养性、处世做人的三大奇书,从问世以来一直备受推崇,对于读者感悟中国文化、修养心性,都有很大助益。三部书都是字字珠玑,我们又分别从中择取了特别经典的10句,原文+翻译+感悟,供大家参考学习。 《菜根谭》最精华10句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是三教真理的结晶,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 1、退就是进,给就是得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 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大意:为人处事让别人一步,是明智之举,让一步就等于为进一步留下了余地。对待他人宽厚一点是为自己积福,善待他人,实际上是为受到他人善待奠定了基础。 感悟:肯让步和宽厚的人,别人更愿意接受、相处和合作,这就是机会和资源。 2、顺境未必好,逆境未必坏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 砥节砺行而不觉 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 销膏靡骨而不知 大意:处在不顺利的环境中,就好比全身都扎着针、敷着药,在不知不觉中磨练着意志、培养着高尚的品行。处在优越的环境中,就好比被各种兵器所包围,不知不觉就被掏空了身体,消磨了意志。 感悟:一个是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个是温水煮青蛙,欲使其灭亡先使其放纵和膨胀。 3、不如意,才能成长进步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 才是进修德行的砥石 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 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大意:耳中常听到不中听的话,心中常有一些不如意的事,这些都是敦品励德、有益身心的磨刀石。反之,假如听到的每一句话都悦耳动听,每一件事都称心如意,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都葬送在毒药里了。 感悟:逆境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心性的坚韧一定是磨出来的,且让人能够清醒和谨慎。境遇太顺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容易让人膨胀、放纵和丧失斗志。 4、谦,第一等福气;改,第一等志气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衿字 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 大意:哪怕有盖世功劳,假如因此而骄傲自满,就必然要栽跟头。哪怕犯下弥天大罪,只要能悔过自新,还可以重新做人。 感悟:骄傲者往往盛气凌人、傲慢跋扈,自然惹人厌弃。我们在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经验:一个人越优秀,他的缺陷就越惹眼、越讨厌。反之,则是浪子回头金不换。 5、祸福只在一念间 念头起处 才觉向欲路上去,便挽从理路上来 一起便觉,一觉便走 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 切莫轻易放过 大意:在邪念刚萌发的时候,便意识到这是走向贪欲的邪路,应立刻打消这种念头,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坏念头一产生就立刻警觉,然后加以挽救,这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重要关头,决不可大意和放纵。 感悟:此为佛家“观照”之法,经云:念起即觉,觉已不随。人往往被自己的妄念推着走,原因则是不自知、未觉察这种妄念的绑架。一旦觉察,便能脱身。 6、人生,有修行才有境界 静中念虑澄澈,见心之真体 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 淡中意趣冲夷,得心之真味 观心证道,无如此三者 大意:在平静中意念思虑清澈不染,可以看出心性的真正本源;在闲暇中气度舒畅悠闲,可以发觉心中真正的玄机;在淡泊中性情谦静冲和,可以体会心中真正的趣味。省察内心以觉悟天地人生的至理,没有比这三种方法更好的了。 感悟:静、闲、淡,是三种大修行,三种真境界。 7、多心招祸,少事为福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 唯苦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 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 大意: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无扰心的琐事可牵挂,一个人的灾祸没有比疑神疑鬼更可怕的了。只有那些整天奔波劳碌琐事缠身的人,才知道无事一身轻是最大的幸福;只有那些经常心如止水宁静安祥的人,才知道猜疑是最大的灾祸。 感悟: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多疑猜忌,则不仅心中时时煎熬,还可能发生为扭曲的行为,害人害己。 8、人品要守住,人生要入流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 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 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 守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大意:一个恪守道德的人可能会遇到一时的冷落,那些依附权势的人却会遭受永远的凄凉。一个明白宇宙人生真相的人,重视财色名食睡之外的东西,思考的是身体外的真我。所以他们宁愿受一时的寂寞,也不愿让自己的灵魂遭受永远的凄凉。 感悟:那些媚权势之人,一时风光,终究是不入流的没品人生,这不是万古凄凉又是什么?而那些洁身自好者,如颜回、庄子,即使潦倒困顿,获得的却是真正的精神品质,和高层次的人生。 9、让别人一步,分别人一点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 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大意:在经过狭窄的道路时,要留一步让别人走得过去;在享受甘美的滋味时,要分一些给别人品尝。这是为人处事一种最安乐的方法。 感悟:你让步别人,别人心里会记得。你分给别人,别人心里会感激。 10、人生最珍贵的三种品质 不昧己心,不尽人情,不竭物力 三者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子孙造福 大意:不蒙蔽自己的良心,不作绝情绝义的事,不过分浪费物力,假如能做到这三件事,可以为天地树立良善的心性,为万民奠定生生不息的命脉,为万世子孙创造永恒的幸福。 感悟:有良心,有情有义,节制不奢,人生能秉持此三点,必能无悔、无咎、无怨、无祸。 《围炉夜话》最精华10句 《围炉夜话》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文学品评著作,作者王永彬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与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使这本书的语言亲切、自然、易读;并因为其独到见解,而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踏实做事,宽厚做人 十分不耐烦,乃为人大病 一味学吃亏,是处事良方 大意:处事轻浮,耐不得麻烦,是一个人最大的缺点;为人永远抱着吃亏的态度,就是最好的处事之道。 感悟:耐不得麻烦,反映的是心的浮躁,浮躁则浅薄;耐住麻烦,踏实下来做事,则就是修炼。人肯吃小亏,终不吃大亏,因为大亏正是不吃小亏累积来的。 2、私心是毒药,忍耐是素质 欲利己,便是害己 肯下人,终能上人 大意:想要对自己有利,往往反而害了自己。能够屈居人下而无怨言,终有一天也能居于人上。 感悟:老想对自己有利,这是私心重,自私之人从来不受欢迎,路会越走越窄。能甘居人下,是具备忍耐之性,懂得等待时机,这是成大事者的必备素质。 3、忠厚是第一人品,勤俭为最高家道 处世以忠厚人为法 传家得勤俭意便佳 大意:在社会上为人处事,应当以忠厚的人为效法对象;传于后代的只要能得勤劳和俭朴之意,便是最好的了。 感悟:多交些忠厚的朋友,近朱者赤,耳濡目染,自己也能做个忠厚人。俭朴则能节省,勤劳则能开源,家自然能兴盛长久。 4、做人最忌宽己严人,做事最怕刚愎自用 但责己,不责人 此远怨之道也 但信己,不信人 此取败之由也 大意:只责备自己,不责备他人,这是远离怨恨的最好办法。只相信自己,不相信他人,这是做事情失败的主要原因。 感悟:责己不责人,内则提升素养,外则不惹冲突,自己能成长,别人也不怨恨。信己不信人,这是刚愎自用,不失败还能 怎样? 5、为人处世,莫过于老老实实 打算精明,自谓得计 然败祖父之家声者,必此人也 朴实浑厚,初无甚奇 然培子孙之元气者,必此人也 大意:凡事都斤斤计较、毫不吃亏的人,自以为很成功,但是败坏祖宗良好名声的,必定是这种人。诚实俭朴而又敦厚待人的人,刚开始虽然不见他有什么特别的表现,然而使子孙能够有一种纯厚之气、历久不衰的,必定是这种人。 感悟:人品有问题,也是一种败家。厚道积德,福能泽及子孙。 6、志高才能品高,踏实才能成事 志不可不高,志不高 则同流合污,无足有为矣 心不可太大,心太大 则舍近图远,难期有成矣 大意:一个人的志气不能不高,如果志气不高,就容易为不良的环境所影响,不可能有什么大作为。一个人的野心不可太大,如果野心太大,那么便会舍弃切近可行的事,而去追逐遥远不可达的目标,于是很难有什么成就。 感悟:志气是一种气象和眼光,然而心态不踏实就会沦为虚妄。 7、处世两要:敬别人,靠自己 敬他人,即是敬自己 靠自己,胜于靠他人 大意:敬别人,就是敬自己;依靠自己,胜过依靠别人。 感悟:敬别人,别人也会敬你,受益的终归是自己。靠别人,人人都更看重自己,终归靠不住。 8、为人忌清高,居心宜正直 和平处事,勿矫俗为高 正直居心,勿设机以为智 大意:为人处世要心平气和,不要故意违背习俗,自命清高;平日存心要公正刚直,不设计机巧,自认为聪明。 感悟:入乡随俗,和光同尘,这是心里装着别人,并与人为善。机心巧诈,一回两回或许能骗过别人,时间久了谁都看得出来。 9、君子之道 和气迎人,平情应物 抗心希古,藏器待时 大意:以祥和的态度去和人交往,以平等的心态去应对事物。以古人的高尚心志自相期许,收敛自己的才能以等待可用的时机。 感悟:《周易》云: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这个“器”,是才能、本事,也是器度、器量。 10、给人留余地,自己守良心 求个良心管我 留些余地处人 大意:守住自己的良心以约束自己,与人相处多给别人留些余地。 感悟:良心和余地,是永远不嫌多的两样东西。 《小窗幽记》最精华10句 《小窗幽记》一说是明人陈继儒撰,内容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之道,表现了隐逸文人淡泊名利、乐处山林的陶然超脱之情,文字清雅,格调超拔,论事析理,独中肯綮,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 1、交友讲义气,做人简单来 交友须带三分侠气 作人要存一点素心 大意:交朋友应该带着三分侠义气,做人要保存一点素净心。 感悟:侠气和素心,当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稀缺。警,醒。 2、高兴时别许诺,生气时要沉默 喜时之言多失信 怒时之言多失体 大意:高兴时说的话多半没信用,发怒时说的话多半失体面。 感悟:切忌,切记。 3、领导者的四大素养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 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大意:不吝啬钱财可以集聚众人,对自己严格约束可以使人信服,宽宏大量容易获得人心,凡事身先士卒才能领导别人。 感悟:成大事,说到底拼的还是气度和人品。 4、有修养的四个指标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 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大意:遇到大事和难事的时候,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有担当。遇到逆境的时候,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具有胸襟和气度。遇到让人或喜或怒的事情时,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涵养。在与众人同行同止时,可以看出一个人对事物的见识。 感悟:经得住考验,才是真修养。人别看他怎么说,要看他怎么做。 5、真正的交友之道 先淡后浓,先疏后亲 先达后近,交友道也 大意:交朋友,要先淡薄而后浓郁,先疏远而后亲近,先接触而后相知,这才是交朋友的正确方法。 感悟:时间积淀的醇厚,是永远无法速成的。 6、修养自己的最好方法 守恬淡以养道,处卑下以养德 去嗔怒以养性,薄滋味以养气 大意:守安详恬淡以修养大道,处低下卑贱以修养品德;去掉怨怒以修养性情,减少欲望以修养真气。 感悟:有件事情很奇怪可是又不能不信服——好的心性素质,往往是从坏的处境来的。 7、处世精髓,不过就是留有余地 凡事,留不尽之意则机圆 凡物,留不尽之意则用裕 凡情,留不尽之意则味深 凡言,留不尽之意则致远 凡光,留不尽之意则趣多 凡才,留不尽之意则神满 大意:做事留一点余地就会变得圆满,东西留一点余地就会富裕使用,感情留一点余地就会意味深远,说话留一点余地就会余味犹存,兴致留一点余地就会增加情趣,才华留一点余地就会神韵饱满。 感悟:相信很多人都对此有体会。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不满才有回旋和发展,太满就没了空间,不是憋死就是撑死。凡事留余地,最妙。这是道家智慧的精髓之一。 8、铭记这四点,不坏事 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 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大意:不可趁着兴奋而轻易许诺,不可因为醉意而生嗔怒,不可趁着快活而多生事端,不可因为疲倦而办事有头无尾。 感悟:永远记住一句话——非常状态下的一切,都不可信。艺术除外。 9、活出精气神,就靠三个字 寡思虑以养神 剪欲色以养精 靖言语以养气 大意:寡思少虑以涵养精神,袪除色欲以涵养精元,减少言语以涵养精气。 感悟:从道家来说,思虑重的确耗神,欲望重的确损精,话语多的确伤气。 10、人生的四大修行、四大境界 安详是处事第一法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 涵容是处人第一法 洒脱是养心第一法 大意:安宁平和是处理事情的第一方法,谦恭退让是保护自己的第一方法,海涵宽容是与人相处的第一方法,闲逸洒脱是怡养身心的第一方法。 感悟:人生能做好这四件事,足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