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看破世相 |
||
|
||
相,即形相或状态之意;乃相对于性质、本体等而言者,即指诸法之形像状态。也可以说是表现于外而能想像于心的各种事物的相状。《大乘义章》第三卷说一切诸法有五义云:“事相差别。所谓色声香味触等。形色不同,故名为相”。 佛学认为世界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相”,执着的人执着于表相,被表相纠缠。佛教育我们要看破世相,不要执着于表象。因为表相是假的,执着于表相的人最终一无所获。为表相纠缠痛苦没有必要,努力追求表相也不会有结果,佛说看破。 比如说,有人用污言秽语攻击你,你会怎么对待这种情况? 佛经上记载,佛陀经过一个村庄,一些人对他说话很不客气,口出秽言。 佛陀不仅没生气,反而认真听着,然后说:“谢谢你们来找我,但我正赶路,下一村的人还在等我,我必须赶过去。” “不过,等明天回来之后我会有较充裕的时间,到时候如果你们还有什么话想告诉我,再一起过来好吗?” 其中一个人问佛陀:“难道你没有听见我们说的话吗?我们把你说得一无是处,你却没有任何反应!” 佛陀说:“假使你要的是我的反应,那你来得太晚了,你应该十年前就来的,如果是那时的我,就会有所反应。但是,这十年以来,我已经不再被别人的嘴巴所控制,我已经不再是别人嘴巴的奴隶,因为我是自己的主人。我是根据自己的意志与认知在做事,而不是跟随别人的情绪在做反应。” 佛看到了这件事情的本质,有人侮辱你,那是「他的」问题;如果他粗暴无礼,那仍是「他的」问题。因为他要怎么说,怎么做,那是「他的」修养。 有人受了别人的耻笑、讥讽、恶骂、诽谤,心里就很难过。 在《四十二章经》里佛陀说:‘如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而堕其面。’意思是说骂人、诽谤别人,等于对天唾,唾不到天,最后反而唾到自己的脸上。佛陀又说:‘如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飞其身。’又像逆风时,把尘土扬起来,灰尘不会飞到别人那边,却飞到自己的身上来。恶骂、诽谤、讥讽、嘲笑,不一定对别人有伤害,反而伤害的是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