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大师:知识宏扬,学人修持,莫不以“戒”为先务


   日期:2016/8/12 21: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如来大法,普被九界。上圣下凡,咸资钧陶。虽法门无量,不易悉说。而总举大纲,维戒定慧。良以入道之要,初则以戒执身,次则以定静虑,次则以慧破惑。由是得以断五住之烦惑,证三德之秘藏。故《楞严》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此之三法,如鼎三足,若缺其一,便难安立。说虽有三,修在一心。以无定慧之戒,非出世之戒。无戒慧之定,非出世之定。无戒定之慧,非出世之慧。是知三法,原是一法。其言三者,以宏扬者注重为名,及修证者获益判义耳。《梵网经》云,我是已成佛,汝是未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又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可知戒之一法,统摄诸法。以故知识宏扬,学人修持,莫不以戒为先务焉。

  普照寺者,道清老人所开建也。老人示生四川,年方弱冠,即厌尘劳,遂诣峨眉山华严顶出家,随即受戒。乃穷参力究,发明心要。欲遍参诸方,开扩心地。经过扬州,为徐凝门外永镇乡绅士所识,遂请住持该处之太阳宫小庙。老人察知可建道场,宿缘有在,故允许之,系前清光绪元年也。于是遍募十方,开拓基址,佛殿经楼,杰出云表。凡丛林所应有,行道所必需者,无不备足。从兹冬禅夏讲,大启度门。善士达人,悉相依止。至二十二年,入都请经,得蒙俞允,及敕赐普照禅寺之额,实为莫大之幸。即于是冬,开坛传戒,以报国恩而祈民福。迄至民国五年,凡五开戒坛,三启讲筵。而常时修持,虽则禅净并行,而尤注重于净土焉。迨至八年,年已八十有四矣。因示寂以归极乐,与海会圣众,亲炙弥陀,以证无量光寿耳。其得法剃度弟子甚多。爰有高足,厥名稻香,与光谊属莫逆。欲于今冬,出龛起塔。乃于九月十五日开坛传戒,至冬月初八日圆满,以报佛恩而资师冥福,命光序之。光惟佛教以孝为本。故《梵网经》云,孝名为戒,亦名制止,孝顺至道之法。夫依教奉行,方名为孝。能依教奉行,则凡佛所得者,己悉得之。则即烦恼以成菩提,即生死以证涅槃。方可不辜佛化,不负己灵。为出格之丈夫,作如来之真子矣。若不依教奉行,则袈裟之下,失却人身,三途恶道之苦,穷劫未能尽说也。愿受戒诸佛子,各各勉旃。

  印光大师:“扬州普照寺同戒录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印光大师       修持)(五明学佛网:印光大师       修持)  

 觉明法师:觉明上人制定的修持教学大纲 

 觉明法师:精进修持班所设教学内容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利乐有情是往生净土的重要资粮— 

 陈士东居士:潜意识不是修持的目标 

 陈士东居士:也谈颇哇法适合什么人修持 

 陈士东居士:修持密宗要稳妥 

 大安法师:印光大师由儒入佛 

 智海法师:佛法修持与生活(第六届智慧之旅禅修营) 

 弘学居士:净土探微 第七章 净土法门的修持 

 陈永革博士: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的因果与感应思想论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人生思想过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