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由定生慧,高僧们用这种功夫开悟


   日期:2016/9/5 7: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经典原文】般若智以现前,菩提心而不退。——怡山惟然禅师《礼佛发愿文》

  【经文解释】虚云和尚他从黄山吃了早饭走,黄山到南京几百里地,他过了几道河?不知道,这中午吃饭不吃饭,都不知道了,他就是一心哪,有人说他是神通,那不是啊,那就是他的功夫纯熟了,他的定现前了,并不是其他的。

  这个定还不算理上的定,只是事定,悟还是悟不了,时间久了,见了性,断见思二惑,证了果位,这才是理上的定,是这个次序。

  现在我们怎么办呢?我们都没有做到啊,吃饭不知饭味做到了吗?你这个吃的那个吃的,还在这里分别,分别是识,不分别才是智,话头看的纯熟了,吃饭不知饭味了,这就是智慧,你这个味道那个味道这就是识,识就是分别,分别就是生死,你投胎的时候也是这个,你要是不分别,就投不了胎。

  这些菩萨、祖师、证了果位的圣人,发心来这个世界上度人,所谓“般若智以现前,菩提心而不退。”他完全是一个定力,他一举一动就是智慧,我们是不是学这个呢?我看还没学,都往这习气毛病上做去了,你这个要是放不下,你念佛、参禅修什么都不行,因为你不是在这上面走嘛,你依旧还是在那烦恼无明上边搞,根本与看话头一点关系也没有,你今天看看这个书,明天看看那个书,纯洁的话头你不去看,你说你想得好处啊?你那是妄想,你怎么能得到呢?得不到。(体光老和尚解)

  【经典介绍】怡山惟然禅师是唐末的禅宗硕德。一生行持高操,举止朴实。英年出家,在当时诸大德的提点和磨练下,彻悟心源,决意终老山林,一心苦修。禅师去世时身上别无长物,只有一篇愿文……

  乾隆皇帝编修大藏经时这篇愿文被摆到了桌上,主修官面对严格的入藏规定,不知如何是好。怡山禅师不甚明了的身份,是绝对不符合入藏要求的。然而,很多读诵过这份愿文的佛弟子都坚定地认为它应该正式编入藏经。

  正在人们争论不休,疑惑不已时,愿文放射出夺目的七色光芒,照亮了寺院和天空,并发出隆隆的巨响,这分明是龙天护法在为这份愿文作证明,于是主修官再也不敢犹豫,将该愿文正式编入了大藏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