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佛说施灯功德经》浅解 八 |
||
|
||
(八)不堕三恶道 原经文:复次舍利弗!于佛塔庙布施灯明生三十三天已,彼天自知:如是时中我住于此,如是时中我当命终。彼胜天子临命终时,于其眷属及余天众,说法劝化令其欣喜。于彼天宫舍寿命已不堕恶趣,生于人中最上种姓、信佛法家。是时世间若无佛者,亦复不在轻取吉凶邪见家生。 浅解:佛告诉舍利弗:于佛塔寺、或佛像前布施灯明之人,得生三十三天后,能自知:我在天上能住多长时间,何时我当命终。当临命终时,这位天子能说法劝化自己的眷属及其余天众,不令他们心中忧愁,令其心中欢喜。此人于天上舍命终后,不堕三恶道,生于人间名门旺族信佛人家。世间若无佛住世,也不会生在邪见人家。 原经文: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彼天生得如是智: 知尔许时天中住, 彼天亦复能自知, 我今未几当命尽。 五种死相出现时, 彼天寿命临欲绝, 即为亿天众说法, 远离愚痴心不忧。 于天众中作是言, 诸有无常亦无乐, 或有生者或有死, 不念将死说是法。 彼诸眷属皆悲恼, 无量天众亦复然, 虽复见已五种相, 自念功德不忧愁。 在彼天宫命绝已, 寻即下来人间生, 住胎出胎念不乱, 常受快乐无苦恼。 生已便得宿命通, 悉能忆念本来处, 念人中苦不贪乐, 须臾死来见逼切。 彼念天中果报已, 于此人间不为乐, 天中尚苦况复人, 诸有不坚常流动。 彼人及其成立已, 必当舍家而出家, 心常不行恶觉观, 彼当获得如是果。 世世恒得宿命通, 亦常不作诸恶业, 必定出家持净戒, 此是彼施灯明果。 恒常不盲及挛躄, 眼一切时不暗昧, 身亦无病无恶声, 心常黠慧不愚惑, 又复恒常无眼患, 所在受生眼不眇(秒)。 不无一眼及瞎眼, 彼眼亦常不浊乱, 眼目修长黑白分, 犹如净妙青莲叶。 眼净能见微细物, 如彼明彻摩尼珠, 无量阿僧祇劫中, 得净肉眼不失坏, 彼亦常无眼诸病, 此是奉施灯明果。 善印善根善诸论, 于诸工巧悉究了, 彼有智人善观察, 妙慧能见第一义。 善观诸有不自在, 于佛法中得照明, 普见一切佛世尊, 见已恭敬修供养, 生生得胜端正色, 亲戚眷属皆敬爱。 得大财宝力自在, 及得不坏诸眷属, 如彼灯明能破暗, 炽燃照曜遍诸方。 彼人光明亦如是, 不为暗冥所隐蔽, 若于佛塔起信心, 施胜灯鬘及璎珞, 施灯明时心清净, 获得人中最胜尊。 端正殊妙甚可爱, 一切世间所喜乐, 心不轻取于吉凶, 亦不乐于世左道, 世间所有诸恶见, 及邪道等不信受。 若为国王恒知足, 不贪他土兴战诤, 常无苦恼亦无忧, 亦复无有诸恼热, 彼无一切诸退失, 复无恶名无衰恼。 若为王臣所发言, 王及国人无不信, 身常无有羸瘠病, 不作黄门不非道, 身相具足安乐住, 患苦不能着其身。 亦复不见诸恶梦, 卧觉一切常安隐。 生生能得诸伏藏, 供养一切佛支提。 诸佛功德无有边 彼人所得亦如是。 浅解:这时佛说偈言,重复上面所说的经文。偈言大意是说:于佛塔寺、或佛像前布施灯明的人,生三十三天后,能知自己何时命尽。天人五种死相出现时,其人心中自念往昔所修功德,心不忧愁,并能为无量天众说法。于天众中言:“世间无常,有生就有死。”在彼天宫命终后,下生人间,住胎出胎心念不乱,常受快乐,无诸苦恼。所生之处其心黠慧、不愚眛,身无病,音声好,眼不浊乱,不会有眼病,或眼盲。下生便得宿命通,能知道我从何处来。其人了知人世间苦,不贪人间五欲乐:心中常想:我在天中所享乐报,人间之乐又算得了什么?我当舍家出家修行。其人出家后,心中无有恶念,不作诸恶,持佛净戒。此皆是施佛灯明的果报。 解:天人现五种死相:1腋下出汗。2天衣垢腻。3不安本座。4花冠萎黄。5天女远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