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明如居士:心是一个作家


   日期:2016/12/15 8: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有一种很精致的笔记本,纸张上面印着各种淡淡的图案,如鲜花、盆景、人物造型、建筑设计等,许多年轻人喜欢用这样的笔记本来写日记,记录每天的喜怒哀乐。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外境好比一幅立体画面,和这种印着淡淡图案的纸张一样,本身并没有任何好坏顺逆、喜怒哀乐。心——这个“多情的作家”,在眼睛看到外境“画面”的那一瞬间,就按照自己的创作习惯开始创作起来,在上面“写”上好坏顺逆、喜怒哀乐。创作完了之后,还认为这幅“画面”上确实存在着自己创作出来的好坏顺逆、喜怒哀乐,这就是佛经里面常说的“无明执著”。非独在眼睛所看到的外境上,在“耳鼻舌身”这四根的对境上,心也会按照自己的习惯写上种种好坏顺逆、喜怒哀乐。

      毫无疑问,当用因明的方法——譬如中观的五大因,或者种种科学手段,去观察和分析眼睛等五根的对境,我们就会发现,其上根本不可能存在“好坏顺逆”这些东西,所谓的好坏顺逆只是心在外境上的创作,或者说添加、增益。

      明白心这个作家具有创作并执取的习性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当我们能够洞悉自心的这个习性,并时时注视着心的创作举动,就可以顺利地走在佛法修行的路上,不会迷失正确的方向。按照大觉世尊释迦牟尼佛的教导,我们必须同时在世俗谛和胜义谛两个层面来修正和训练自心,才能使心趋于觉悟。

      在世俗谛层面上,我们应当了知,苦乐、美丑、好坏、善恶等都是心的创造,而不是外境固有的属性,心不创造,苦乐美丑等无由而生。所以,要想获得快乐和美好,我们必须向自心求,要时刻让心这个作家在外境上创作快乐和美好,不去写作痛苦和悲伤!犹如一句名言所言:“地上本来没有路,脚踩下去的地方就是路。”同样,在外境上也没有美丑好坏,心用美丑好坏的眼光看过去,外境上就有了美丑好坏。

      禅宗五祖大师说:“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心添加在外境上的“苦乐、美丑、好坏”等种种妄想都是心“下”在第八识阿赖耶里面的“种子”,这些“种子”成熟后就是未来的外境。所以,不仅外境上现在的苦乐、美丑是心这个作家的创作,外境本身也是过去心顽强创作的结果。当心久久地用天道众生的眼光看待外境,则外境将渐渐呈现天道的美好;当心久久用地狱、饿鬼众生的态度对待外境,外境就会渐渐呈现地狱或者饿鬼世界的可怕境相。这是六道众生轮回的基本原理。

      在胜义谛层面上,一方面,我们要了知心在外境上创作的美丑、好坏并非外境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不仅如此,外境本身亦是如空中影像一般虚幻不实;另一方面,在外境上创作美丑好坏的心本身,当我们仔细观察、觉照它的本性时就会发现,心本身如虚空中的微风一般,无有任何实性可言,在它产生的当下即已灭亡,犹如鸟儿飞过虚空,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这里所说的世俗和胜义二谛,已经概括了大乘佛法的精华。什么人在道理上通达了这二谛,什么人就通达了佛法的原理;什么人按照这二谛的原理悲智双运,什么人必将暂时获得人天的安乐、究竟成就无上佛果。当对这二谛产生真实信解和信心,并依此去修心,就是对佛法僧三宝产生了真实的信心。

      在人天乘的教法里面,要求我们的心在外境上创作以“善良”为基调的作品。佛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苦乐命运完全决定于自己过去的心和现在的心,过去的心决定了现在的外境,现在的心决定现在的苦乐和未来的外境。面对过去的善恶心所创造的现在的外境,我们虽然无法再去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把握现在的心,使得现在和未来都快乐,并有效地改变未来的外境,使之趋于善妙。要想获得暂时的安乐,比如家庭的和谐、事业的成功,我们必须善知取舍,在心里培养起种种美德,诸如乐观、豁达、勤奋、勇敢、宽容、善良、利他等等,并用这些美德对待外境的人和事。

      在大乘显宗世俗谛的教法里面,要求心在外境上创作“大慈大悲”,用无量的慈悲对待一切众生,就像对待自己的母亲或者自己一样。对他们的错误和痛苦生起无限的宽容和大悲,对他们的快乐生起无限的喜悦,在这种心态下不断真诚地帮助众生,并发誓将他们置于究竟安乐的佛地。

      在金刚乘世俗谛的教法里面,要求我们的心在外境上创作“美好清净”。在念诵咒语、佛号时,或在日常生活中,观想外境呈现极乐世界的庄严和美好,自身亦成为相好庄严的佛菩萨。当我们久久这样顽强地修持,外境和自身就会渐渐趋于清净和美好。

      心这个作家,创作了喜怒哀乐以及三界中的一切显现。当我们把一切外境往好处看,就会利益自心,使之快乐美好,不仅如此,外境也会渐趋美好;当我们把一切外境往坏处想,就会损害自心,使之痛苦悲伤,不仅如此,外境也会渐趋恶劣。所以,任何时候,要让心在外境上创作美好、善良和慈悲,杜绝创作一切痛苦之因——五毒烦恼,当我们这样去做就是真正地利益了自心。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在如虚空般浩瀚无垠的空性法界里,让我们的心——这个多情的作家,尽情地挥毫泼墨,顽强地创作善良、慈悲和美好清净,最终像阿弥陀佛一样,成就最极清净庄严的极乐刹土! 

      摘自《放生心语》(明如居士 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明如居士       放生)(五明学佛网:明如居士       放生)  

 陈坚教授:论智顗的“生态放生”及其对当代佛教“放生”的启 

 仁焕法师:为什么要护生放生 

 衍慈法师:放生的意义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放生的现代意义 

 宽运法师:西方寺北角码头放生法会开示 

 宽运法师:戒杀与放生 

 宽运法师:素食、放生与生态环保 

 宽运法师:庆生放生 增福延寿──放生之意义与功德 

 妙祥法师:放生不会刺激养殖业发展 放生是光明 一灯能除千 

 怡僧法师:放生的意义 

 传喜法师:放生日 欢喜日 

 宽运法师:上天好生 怜悯万物──略述中国佛教放生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