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生需要虔与谦


   日期:2017/1/19 7: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虔”是一种诚恳的态度,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谦”是做人谦虚谨慎,是一种理性的自我约束。一个人要想获得精彩的人生,不能忘记对“虔”与“谦”的追求和打造。

  听过多次励志报告,也看过不少名人自传,其中给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大凡成功人士在谈成功的秘诀时几乎都会提到,成功没有别的窍门,就是要怀着虔诚、恭敬的心和谦逊、谦恭的姿态,将认准的事情认真做、坚持做。

  “虔”是一种诚恳的态度,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也是一种用心和认真的作风。“谦”是做人低调,谦虚谨慎,不自高自大,不自吹自擂,是一种内在的涵养,是一种理性的自我约束,也是一种头脑的冷静与清醒。一个人要想获得精彩的人生,不能忘记对“虔”与“谦”的追求和打造。

  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成天盼望成功,要么希望一步登天、一夜暴富,要么渴望一举成名。然而往往也是这些人,对自己的承诺失信,对自己的选择游移不定,对从事的工作或事业三心二意,与人的交往缺乏真诚,没有半点“虔”的表现。在做人上,忘记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古训,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听不进不同意见,容不下新生事物,自我陶醉,自以为是,没有半点“谦”的影子。这样的人犹如叶公好龙,不仅事业上难有成就,而且缺乏人缘、少有人脉,再美好的愿望也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又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庄子》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一书中也谈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里所谈到的“信”和“诚”,实则就是虔诚,指的是做人的真诚。

  战国时期,郭隗建议燕昭王以“谦”的态度求贤,认为如果对贤士以师事之,那么比自己强百倍的人就会到来;如果将贤士以朋友处之,那么比自己强十倍的人就会到来;如果对贤士以平常处之,那么和自己能力差不多的人就会到来;但如果颐指气使,怒吼呵斥,那么招来的只能是厮役和奴隶。《尚书》谈到“满招损,谦受益”。后来,毛泽东同志古为今用,提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所倡导的“虚心”,就是指做人要谦虚,不能狂妄自大、忘乎所以。

  如果说以“虔”的态度为人经事是开启成功的钥匙,那么,以“谦”的姿态待人接物则是走向成功的马达。

  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首次被任命为官时,是低着头走路,再次被任命时,是弯下腰走路,第三次被任命时,身体像伏在地上,沿着墙边走路。这个描述虽略带夸张,但正考父以自己的谦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深受宋国几代国君倚重。

  “虔”与“谦”,是一个人的做人之要、立身之本和成事之基。每一个都要学会虔诚地关怀、虔诚地赞扬、虔诚地交流、虔诚地合作、虔诚地对待自己的选择,学会谦和、谦让、谦虚、谦逊、谦卑、谦厚,让“虔”与“谦”成为一种自觉,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美好的心理品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虔诚       谦虚)(五明学佛网:虔诚       谦虚)  

 正慈法师:正慈方丈元旦开示虔诚祈愿国泰民安 

 慧光法师:虔诚的信解 Earnest Faith 

 传喜法师:虔诚恭敬善知识的重要性 

 传喜法师:虔诚得救 刚强难度 

 传喜法师:虔诚佛徒心出离 

 万行法师:虔诚到忘我才能入道 

 传喜法师:佛光遍照大草原 念念无常求出离 虔诚恭敬得加持 

 传喜法师:虔诚拜山修苦行——法堂开示 

 传喜法师:心​存惭愧知忏悔 静心虔诚在修行 

 虔诚抄诵《僧伽吒经》挽救了我支离破碎的家庭 

 刘素云:对任何人都要谦虚恭敬,不得傲慢无礼 

 净土法门法师:要从内心里面流露出谦虚恭敬,你才能断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