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宗性法师:用佛法提高生活品质,3个方法简单实用!


   日期:2017/2/14 10: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一个方法:以慈悲心来开启快乐的源泉。

  很多时候,我们的不快乐都是自找的。常有人跑来抱怨,说:“师父,我气啊!”我说:“干嘛呀?”他说:“气死我了!”我说:“你是谁呀?”

  我希望将来你们生气的时候,也这样问一问。你一边说:“气死我了!”下一句就接着问:“我是谁呀?”想三秒钟后,管他的,懒得气了!

  “我”是谁呀?谁在气“我”啊?就是因为有“我”,才有气!要是没有“我”了,气从哪儿来啊?

  所以,生气、不快乐的根源就在有“我”。生活想要有质量,就需要用慈悲来忘掉自我。如果多想别人、慈悲待物、慈悲待人,哪儿还会有那么多的不开心呀!

  平时,我们一起床,一睁眼,就对着家人喊:“饭做好了没?”嘴里一边吃着现成饭,一边还抱怨:“怎么这么难吃呢!”走在大街上也抱怨:“你怎么走那么快?怎么不走我后面!”别人的车开得比你快,你就受不了:“怎么比我还开得快,我要超过他!”走进单位里面,看见同事了:“他怎么来得比我还早!”在任何时候,你都用对立面来看人,怎么会有快乐呢?

  佛法讲,每天都用慈悲的心肠对待任何人,你就能天天快乐,每天的生活都有质量。早晨起来,看到家人的第一个反应就要想:她今天早上这么辛苦,给我做了那么多好吃的,真是好幸福!这就是菩萨的精神:想别人。

  如果你能够把大家在一起的时光,想象成一次快乐的聚会,那么你的生活一定会是愉快的,你的工作一定会是轻松的,你的心情也一定会是舒展的!

  第二个方法:用智慧创造洒脱人生。

  什么是智慧?学会吃亏就是最大的智慧。过去人常讲“吃亏是福”,但我今天告诉大家,吃亏不仅是福,吃亏更是智慧。

  有智慧的人,才会洒脱起来,才不会斤斤计较。就像《插秧歌》里唱的:

  “手持青秧插满天,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我为什么要提到这首歌?因为刚才讲了“吃亏是智慧”,不要吃不得亏;还有“无言之教”,不要擅自好争,不要老是事事冲前。所以,“退步原来是向前”,退后一步,自然宽。大家一定要懂得这个人生的大智慧。

  第三个方法:在追求中实现超越。

  很多人对我讲:“佛教是消极的,佛教是讲空的,什么东西都不要。”这是佛教吗?不是。

  佛教真正的精神是什么?是追求与超越。就是在有与没有之间、要与不要之间,善巧地把握。佛教主张,在追求的当中、在拥有的当下,能够从中超越出来,而不被它束缚。

  为什么那么多人追求生活品味,追求生活质量,但还是不快乐呢?因为他们被品位束缚了,被艺术束缚了,只有追求,而没有超越。

  你们不是常常唱“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吗?其实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前面“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就是追求,就是要有;但是后面的“若无闲事挂心头”,就是超越。

  因此,要想生活有质量、生活快乐,在追求的同时,一定要有超越的心态。

  所以,“有”好不好?也好也不好,看你怎么拥有,有没有超越的心态。“没有”好不好?同样的道理。“有”与“没有”都要超越。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宗性法师       佛法)(五明学佛网:宗性法师       佛法)  

 李向平教授:宗教信仰不等于科学——从佛法与科学的关系谈起 

 仁焕法师:佛法是无上的科学 

 仁焕法师:净土三经与念佛法门 

 觉明法师:念佛法门 

 仁焕法师:实践佛法 体验佛法 

 仁焕法师:佛法的三个层次 

 仁焕法师:佛法不渡无缘人 

 仁焕法师:信愿是用好佛法的根本 

 觉明法师:念佛法门和禅宗、密宗持咒有什么不同之处? 

 仁焕法师:佛法不渡无缘人 

 陈坚教授:大隐隐于市:天台佛法与“都市佛教” 

 仁焕法师:实践佛法的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