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索达吉堪布:在说一些超人的境界时,大家都应该谨慎


   日期:2017/3/3 9: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无有神通妄取过,无悲伤害依人心,

  践踏祸根妄念头,刺中我敌凶手心。

  有些人没有得到超凡入圣的神通,却以上人法妄语或其他妄语欺骗他人,导致他人诽谤、诋毁,说各种流言蜚语;这些过失自己不得不承受,因为先已欺骗他人,做了很多坏事。有些人对他人没有一点慈悲心,对依靠自己的人也经常伤害。按照《释迦牟尼佛广传》等经论来看,凡是依靠自己的人和动物,都应以慈悲心、恭敬心来维护,但他不但不这样做,反而经常让他们心灰意冷、痛苦不堪。

  听说有两位学习佛法的夫妻吵架,一人对另一人说:“你已经发了菩提心,为什么对我一点都不好?你肯定没有菩提心!”现在很多学佛人,吵架都不忘菩提心。确实,不管是学佛人还是非学佛人,若没有悲心,经常会伤害他人,让他人痛苦。其根源就是我执分别念,因此要践踏祸根分别妄念的头,刺中我执怨敌凶手的心,让它们永世不得复生。

  现在世间,有些修行人没有得到任何出世间的功德,却经常说妄语,比如宣扬自己见到了什么,其目的就是为了得到他人的供养、赞叹,获得名声、财富。因为这些一般人也看不到,所以很多愚笨人都信以为真。但这种不择手段欺骗他人的行为,是非常可怕的!

  《百喻经》中讲:有一婆罗门很想发财,他带着自己的儿子到其他地方,抱着儿子大声地哭了起来。人们问:你为什么这样哭呢?他说:我的孩子只有七天寿命,所以特别伤心。很多人都不相信,认为他所说的并不一定真实。但他说:纵然日月暗淡、星宿坠落,我所说的话也不会有错。到了第七天,为了取得别人信任,他就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孩子。之后,人们认为他真有本事,名声和财富也自然获得。作为修行人,若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顾因果,其结局就很悲惨,就像这位杀子惑众的人一样。

  类似的情况,现在我们经常看到、听到,尤其是有些佛教徒,对所依止的假上师极有信心,这是非常可怕的!鸠摩罗什翻译的《众经撰杂譬喻》中讲:有一位居士,其妻怀孕。迎请佛陀到家供养后,问佛陀:我妻子怀的孩子,是男的还是女的?佛陀授记说:是男的,以后长相非常庄严,会获得圣果。

  居士信心不够,又迎请外道六师供养,并问:佛陀说我妻子会生男孩,是真的吗?六师特别嫉恨释迦牟尼佛,故意从反方面说:不是男的,是女的。后来他们商量,万一真是男的,他就会舍弃我们而供养佛陀。于是欺骗他说:你的妻子会生男孩,但生后会有大灾祸,所以我们才说生女。居士听后,心生恐怖,不知如何办好。六师说:欲得吉利,最好除掉这个孩子。于是六师为居士妇人按腹,但没有伤到孩子,反而让妇人丧命。在火化过程中,佛陀发现孩子在莲花中端坐,就让弟子将之从火中救出,交给他的父亲抚养。

  孩子十六岁时,他们家请外道六师应供。入座不久,六师破颜微笑。他们问:为何而笑?六师答言:离此五万里有一座山,山下有水,有一猕猴落入水中,所以微笑。这位孩子很聪明,知道六师在说谎。在为六师盛饭时,故意把菜放在下面,不让看见,而其他人的菜全部放在饭上。吃饭时,其他人都在吃饭,唯独六师心生嗔恨不吃。他们问:你们为何不吃饭?六师回答:菜都没有,怎么吃呢?这位孩子说:你们连五万里外的猕猴掉在河里都看得见,为什么看不见饭下的菜呢?六师就非常生气地离开了。从此他们一心皈依三宝,听佛说法后,都获得了道果。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现在有些佛教徒经常说各种各样是是非非的事,比如:我知道你的前世;你以后会变成什么;你跟我有前世的宿缘,你前世是我的什么,我是你的什么……若真是这样,至少他会记得昨天、前天吃了什么,但问时却说不出来,所以可以反驳说:这几天的事你都不清楚,怎么知道前世呢?同样,有些人连自己的念珠掉在哪里都不知道,怎么能看到中阴身呢?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说妄语。即使真有超胜的功德,没有上师开许,没有特殊密意,也不能随意说。否则,对佛法也不一定有利。

  现在很多人,对时间长一点的回忆,都认为是病症。据新闻报道,英国有一位二十岁的男子,十年之内的所有事情,比如接触过什么样的人,吃过什么样的饭,说过什么样的话等,都记得清清楚楚。医学界认为,他患有超忆症。若这样断定,那佛陀及其弟子所拥有的过目不忘、洞达三世的功德,就属于“超超忆症”了。实际上,这就是世间的无知。不过,若没有功德却说有功德,就是真正的病态。因此,为了维护佛教及个人的形象,所有佛教徒都不应该说妄语。

  大家都清楚,上师法王如意宝具有很多超世的智慧,但一辈子连一个活佛都没有认定过,可以说这就是他对佛教的贡献。所以在座的道友,在说话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说妄语,否则自欺欺人、损坏自他。如《正法念处经》云:“妄语先自诳,然后诳他人,若不舍妄语,自他俱破坏。”但现在世间很多人,都以说妄语为光荣,比如:你看我口才很不错,又把他骗了等。其实,这是很可怕的!

  以前,汉地经常说:某位领导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某位领导是大势至菩萨的化身……对于这种说法,以前根登群佩很风趣地说过:在藏地,人们认为某位女人是度母的化身,但她却不知道度母是什么样的。如果她真是度母的化身,至少她会知道,自己是绿度母还是白度母或其他度母,但她却不知道,所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因此,在说一些超人的境界时,大家都应该谨慎。当然,我并没有说不准说,如果你真有境界,需要度化众生,说一下也未尝不可,但要仔细观察是否能够成功。

  恭录于索达吉堪布仁波切《修心利刃轮释》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索达吉堪布       境界)(五明学佛网:索达吉堪布       境界)  

 杨笑天教授:《赵朴初遗偈》的佛教境界——纪念赵朴初逝世5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十二讲 如何远离 

 鎌田茂雄:华严经讲话 五、无碍之境界——菩萨明难品 

 黄明尧居士:大慧宗杲禅法心要 三、用功原则 2、在日用逆 

 界诠法师:境界·知见·正命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10章 自我的扩展与消融 

 雪漠:艺术的四种境界 

 雪漠:大手印的三种境界 

 雪漠: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真心的妙用 

 雪漠:《金刚经》的三种境界 

 雪漠:如何达到“佛我合一”的大手印境界? 

 雪漠:世间法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