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知识使人复杂,智慧使人单纯


   日期:2011/2/23 10: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经商忙,从政忙,读书更忙。小学生背着沉重的书包,中学生高考前紧张复习,年轻教师为职称辛勤奋斗,老教授为带动学术研究不懈努力。庄子在二千多年前就感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何况今天的知识,比两千年前又增长了百千万倍。我感觉知识就像太平洋的波涛,人类早就被自己制造出来的知识淹没了。

任何一个学科,从产生到流传就出现了许多相关著作,后人对这些原著的研究,又出现了许多成果,每年每月都会在杂志上刊登无数论文。佛教理论自从被学者纳入学术研究范围后,也成了一种纯学术。在日本,佛教和文学、物理学一样,被当作专门学科去研究。

佛教成了佛教学,佛法几乎就死掉了。把佛学当做学术研究之后,佛学就成了一种专门供人研究的学问。因此,许多研究者反而忘记了佛陀创立佛教的最初意义--佛教是为改善现实人生服务的。许多学者的研究,很少考虑佛教契理契机的问题。为了研究一个问题,把大量时间花在看资料上,整个身心都陷入错综复杂的资料堆中,终日案牍劳形,身心疲惫不堪。当然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学佛方式,但那是和做人没有关系的方式。

真正的学问,要以自己的生命去感悟。不是为了应付什么,而是自由、自发的学习。同时,心中不能有任何成见,观念中不能有任何框框套套。对一个领域的学习,除了掌握一些该学科必要的知识,读几本经典性的原著之外,应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对该学科的重要问题作自由思考。

我觉得治学应该像做人一样,要简明。知识使人复杂,智慧使人单纯。我们培养出的人才,不能像个图书馆一样,给人感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一开口就不断冒出各种各样的知识。而是要有智慧,能过滤吸收,像胃肠一样,只吸收那些对自己真正有用的东西,把多余的通通排泄掉,丝毫不留在体内,造成生命的负担。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知识       智慧)(五明学佛网:知识       智慧)  

 仁焕法师:神通、智慧与了脱生死 

 仁焕法师:修行要有智慧 

 仁焕法师:智慧与觉悟 

 仁焕法师:用智慧面对生死 

 仁焕法师:佛的智慧是免灾难 

 仁焕法师:知恩就是智慧 

 仁焕法师:智慧与福德福报 

 李尚全教授:真禅法师与当代中国大陆汉传佛教出版事业——以 

 李尚全教授:意识形态化、草根化和知识化——汉吴佛教文化形 

 水野弘元:原始佛教的特质 九、般若智慧与无我之实践 

 仁焕法师:觉悟、智慧与慈悲 

 仁焕法师:觉悟、智慧与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