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戒色沉思录(三)戒色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
||
|
||
戒色沉思录(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世间万物皆有定时 生有时,死有时 悲恸有时,跳舞有时 花开有时,凋零有时 …… …… 情动有时 ——前言 六祖说过一句话,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很多人都会说这句话,但是不知道有几人真正明白他的意思,并且身体力行做到它的意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唯有实验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所以我也半知半解。 或许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虚无的,过去是假的,回忆是不存在的,以往的一切春天都不复存在,连那狂乱而又最坚韧的爱情归跟结底,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假像,世间上,唯有孤独永恒。 于是钱财富贵如水中的幻影, 凡人迷离以为以为那是无价宝石, 流离的人不顾一切追寻, 猴子抓月却跌落在水井里。 成了亡魂才知水中的背景, 倒映出夜空中的点点繁星, 人心眉上的咫尺爱恨, 万花盛开的最美一瞬, 可终究只是水面的点点波纹。 用来迷惑世人的眼睛, 有的人看的清 淡薄平静, 有的人看不清终老一生, 也不过有欲望的囚徒名分。 谁又知道,井中的水,究竟有多深, 是否最深处已经恶臭难闻, 夹杂着四周剥落的灰尘, 连接着延升进来的老树根。 既然都是水中的幻影,我们又何必去求,得不到,是不求,求也得不到,是妄求。 但人生在天地之间,不免有许多执着,许多不得已的事情,许多选择奇奇怪怪的梦想,几人能像老庄逍遥相望于江湖呢? 没有几个人。 这时面对烦恼又还这么办呢? 我也不知道。 六祖前的神秀也作了一首揭。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我认为我们没有能于高山流水前顿悟时,修行便应该是这样子。 像论语里的一句话,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每天反省自己是缺点,改正自己的缺点,虽然很累,但生命本身就是疲惫的。 但我不懂修行, 所以不说修行。 我说的是, 戒色。 对于戒色,这不得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拿我来说,戒了三年多,也还没有真正完全的戒掉,其中不知道用过多少的方法,发过多少的誓,却还是失败。 甚至想过, 死, 一死了之,就再也不会去邪YIN手YIN了。 然而生死是一件大事。 什么是死,是永别,是再也握不住的手,再也见不到的人,你会永远呆在一个漆黑的屋子里,不见天日,忍受永久的寂寞与空虚,寂寞与空虚的极限,岂非就是死,就是黑暗。 想到这些,岂非活着更好一些? 但不一定。 因为邪YIN者过的便是一种暗无天日,生不如死的生活。 会忍受很多的痛苦与悲哀,会得到很多非人的折磨,会命运多舛,颠沛流离,会贫困颠倒,一事无成。 你会诅咒你自己,仿佛来自地狱深处的幽魂在折磨你,所有血泪的呼喊都在谩骂你,所有的人都会抛弃你,你会一无所有,你除了悲哀与肤浅的死去之外,其余一无所能。 只要你邪YIN,你的人生将不会有一丝希望,就像极昼的黑暗里见不到一丝阳光,冰冷的冬天赤身裸体没有一件衣裳。 业障要如何被原谅才能走到地老天荒,天寒地冻路死马亡那里不是悲伤,人生再不会有希望,只有绝望边缘崩溃的呐喊与彷徨。 这便是邪YIN者的人生,所以我们要戒色。 但戒色不好戒。 因我们本来的心或许是肮脏与恶心的,不是干净如白雪的纯洁,如岁末的忧伤,如那一声声动人肺腑的低吟浅唱。 所以我们就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易经有一句话,叫“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我觉得用来说戒色再合适不过,因为我们每一天都可能破戒。 每一天都像在凝望无尽的深渊,你在凝望深渊的同时,深渊也在看着你,深渊很可能把你吞噬得点滴不剩。也像是寒风肃杀的冬天踩在一层薄如纸面的寒冰上,随时可能被冰冷的水淹没。 因为我们随时可能破戒。 我们每一天都处于破戒的边缘,每一天都会被这个世界所诱惑,即使复仇的魔鬼,天下之恶,也会被悲哀吞没,更何况我们这些戒色的人,更会被爱欲的狂潮所淹没,如果你不能每一天都保持正心正念,那么,可能今天就是你的破戒之日。 阿弥陀佛, 故我们戒色,每一天都要有无比小心的心态,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每天都要学习戒色知识,中国的传统文化,佛儒道经典,以这些人间的正气之书来洗涤自己心中的污秽,以火山般的热流来融化那坚硬如冰的YIN欲心。而很多戒色者,到了一定时间,放松学习,因此破戒的人不是没有,反而很多。 所以每一天都要小心,都要学习。 宁可守戒而死,不可破戒而生。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天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