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万行大和尚:只有发心才能成佛


   日期:2017/8/21 8: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念清净,无明去,智慧现;一念执着,无明起,烦恼生。实际上在修学佛法的道路上所遇到的问题,都跳不出《降伏其心》。在座的有几位把《降伏其心》读过三遍?读书本身就是在修行。可是很多学佛的人宁可整天闭着眼睛,盘着腿,胡思乱想,浑浑噩噩,不看书,不学习。

  实际上这种所谓的“修行”是用来掩饰自己的惰性。修行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固定的作息时间,到了打坐时间就打坐,到了学习时间就学习。知识累积不够是开不了智慧的,只有量变才能达到质变。我们之所以开不了智慧,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知识。当你的知识和经历累积到一定程度,由量变达到质变,转识成智,你就开智慧了。

  我们头脑的活动是与生俱来的,你不让它记忆佛经,思考佛经,不给它信息,它就会胡思乱想,妄念纷飞。你白天看了哪一部经,晚上打坐就参里面的某一句话。比如什么叫“应无所住”?什么叫“妙明真心”?什么叫“本自具足,本自圆满”……你的头脑有事做,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就大家目前的水平,尽管放心大胆地去用功,绝对不会走火入魔,不会进入枯木禅,不会走错路。你都没有上路,怎么会走错路呢?要达到三禅以上,才会进入枯木禅。枯木禅是一心不乱,身心两忘,在身心两忘的同时觉照也丢失了,只处在止上,忘掉了观。止为定,观为慧。只止不观,是处在死定当中,身心像一潭死水。

  过去禅宗有一句话叫“枯木倚寒岩”——本来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之躯,坐在这里却如同枯木一般,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都没有了。一个修行人不仅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而且他的情绪、情感、觉受比世俗人要敏锐、强烈、精确数万倍。

  一个修行人的六根是同时起用的,你只要起个心,动个念,说句话,或流露出一个眼神,他就知道你处在什么境界,是什么状况,该用什么方法对治,根本不需要你多说。六根处于散乱之中的普通人才接收不到他人的信息,感受不到他人的起心动念。

  菩萨的悲心、佛祖的智慧,是因为他们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达到了顶峰,由量变达到了质变而产生的。如果佛菩萨没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怎么能感受到众生的痛苦和渴望,又怎么能解除众生的疑惑呢?

  如果修行人像木头石头一样没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跟死人有什么区别?众生来到我们面前述说他们的痛苦、愿望,我们又怎么能感同身受,怎么能生起悲心,为他们拔除痛苦呢?

  我们之所以没有悲心,就是因为我们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不够强烈,不够精确到位,不够圆满。我们所谓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都是处在散乱当中,当无明的众生带着烦恼、痛苦来到我们面前,我们无动于衷,没有感觉。

  因为我们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所以感受不到别人的喜怒哀乐。你千万不要说修行人没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你这么说,就两个答案:一,你是个白痴傻瓜。二,你是个没有灵魂的人。

  我被病痛折磨得死去活来,痛苦不堪,你为什么感受不到呢?我贫穷困顿,无法赡养父母,你为什么感受不到呢?我终于找到了明师,战胜了自我的贪婪,修成了正果,我的喜悦为什么你也感受不到呢?……你感受不到,怎么能对症下药,为众生拔除痛苦呢?佛菩萨的悲心是因为看到感受到众生的痛苦才生起的。佛菩萨的智慧是因为看到了众生的无明才打开的。

  想成佛,必须有佛的心量和承受力。你的承受力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你能包容多少,就能和佛菩萨感应多少,就能获得多少佛菩萨的加持力。你们可以问问自己有没有佛的心量,有没有佛的承受力。如果没有,你这辈子注定不可能成佛!

  很多人所想所说和所做的相差太远了,想出家,没有牺牲和奉献精神,怎么能出家呢?为什么古人那么尊重出家人?因为出家人把自己的一生全都奉献给了三宝,没有个人的私心。现在很多人说自己要“发心出家”,什么叫发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万行大和尚       成佛)(五明学佛网:万行大和尚       成佛)  

 沈海燕教授:圆满的成佛之境 

 仁焕法师:念佛、用佛、做佛与成佛 

 黄国达居士:‘成佛之道’导读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只有在娑婆世界才能成佛吗? 

 吕建福教授:论唐密的即身成佛思想 

 宽运法师:发心之初 成佛有余──信心与学佛 

 雪漠:顽石欲成佛,当历千刀功 

 卢志丹居士:一只乌龟的成佛誓愿 

 卢志丹居士:打骂你的人,都要成佛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三章 成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三章 成 

 程叔彪居士:无门直指 第五十七节 见性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