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万行大和尚:什么决定了你的境界?


   日期:2017/9/9 6: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常常说“境界”,何为境界?什么决定一个人的境界?就是道德修养、文化素质。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平时的所作所为、言行举止,它代表了我们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你不要认为:“我没读什么书,没受什么教育,我就没有道德,没有修养。

  ”如果你这样想,那你就错了。我看你们在座的每个人的道德和你们的文化相比,道德在天上,知识和文化在地上。你们的确都有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和忘我的精神。但是,作为一个人天师表、三界导师,仅仅有这些,那还差得太远太远!

  我们学佛的都不是安分守己的人,人都不做,想做佛,人的事都不想做,想做佛事!那好啊,我恭喜你们!我随喜赞叹!有这么好的思想,这么高的境界,我能说什么呢?我只有随喜和赞叹。可是,我们的行为和我们这种所谓的愿望却是背道而驰的。

  如果你有这个恒心,敢于挑战,知难而上,任劳任怨,一如既往,一步一步地突破,你的道德、你的文化与修养,十年、二十年都会彻彻底底地改变。只努力两三年还看不到明显的效果;如果努力上十年、二十年,你就彻底改变了。

  凭我们在座每一位的智力,想做我们心中的事,足够了。你只要勇于奉献,不懈地努力,二十年,我们的理想一定会实现!我们的理想不就是了生死、成佛吗?二十年足够了!一个念头二十年不放弃,天下再笨的人都能实现。可是我们有几人能做到二十年一个念头不改变呢?

  二十年一个念头不改变,并不是说你所做的工作不改变。比如我过去在佛学院读书,后来在山洞闭关,现在又在建寺庙,当寺庙的主管领众修行。虽然手中的工作不断地变换,但我心中的念头一直没有改变。采用的形式多样化,初衷和目的一点都没有动摇和改变。

  你们能看到寺庙的现状和问题,说明你们真的在用心。还有一部分人没有发言,一是你没有用心去看,没有用心去感受。二是你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不是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你人在这里,心不在这里,所以对看到听到的事物都是视而不见,听而未闻。

  如果你是一个完整的人,就意味着你人在这里,心也在这里。如果身心都在这里,必然和这个地方融为一体,怎么可能感受不到大自然的一呼一吸,怎么可能看不出问题的所在呢?

  来到东华禅寺的每一个人,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是,我和你们交流的方式,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人我是用不理睬的方式,那是我想让你明白一个道理,想唤醒你;有的人我跟你说话很多,也是为了唤醒你,让你明白一个道理。我对你无论是远是近,是紧是松,说来也许你不相信,我是想让你走进我的心里,我也走进你的心里。当语言显得没有力量的时候,就需要换另外一种方式,也就是所谓的“超语言”——无言。

  一个人最大的成功不是他自己成功,而是让他身边的人、追随他的人都成功。换一句话来说,一个人最大的悲哀就是只有他自己成功,他身边的人都不成功。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最大的成功就是一头羊领着一群狮子,而不是一头狮子领着一群羊。

  分配给你一份工作,如果你不去做,那是你的态度、你的道德、你的品质的问题;你用心去做,但做不好,那是你水平的问题。我是个农村长大的孩子,没读多少书就当了和尚。当了和尚以后,读了几年书就一头钻进山洞,与世隔绝了七年。

  出关后突然痴心妄想,想建寺庙。现在寺庙建好了,终于把幻想变成了现实。可是,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管理,是缺乏人才。但我有信心,也有希望。我知道在座的很多人都很发心,都有奉献精神。如果大家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没有突破不了的困难。

  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前途无量。也许你们不自信,也许你们没有看到:我们这一世能出家,能闻到佛法,其实我们已经不是第一世在做这件事,现这种相了,无量劫以来我们都在现这个相,做这件事。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还是在重演一出戏。如果这出戏你不用心演,不忘我地演,这一世你还是不能超越,来世你还要继续演这出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万行大和尚       境界)(五明学佛网:万行大和尚       境界)  

 杨笑天教授:《赵朴初遗偈》的佛教境界——纪念赵朴初逝世5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十二讲 如何远离 

 鎌田茂雄:华严经讲话 五、无碍之境界——菩萨明难品 

 黄明尧居士:大慧宗杲禅法心要 三、用功原则 2、在日用逆 

 界诠法师:境界·知见·正命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10章 自我的扩展与消融 

 雪漠:艺术的四种境界 

 雪漠:大手印的三种境界 

 雪漠: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真心的妙用 

 雪漠:《金刚经》的三种境界 

 雪漠:如何达到“佛我合一”的大手印境界? 

 雪漠:世间法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