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梦斋山人:再论般若空性义 |
||
|
||
龙树菩萨的《中论》在阐述般若空性方面,有其深意。论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是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我们现在所生活的世间,就是众多因缘和合而生的万法。这个缘生法所建立的世间,在佛菩萨看来就是当体即空,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一切都是相似相续的变化相。那么这一切现象皆是假名安立虚妄不实,虽说虚妄不实,但幻象宛然,是依空而有,这个幻象当下就是中道实相。 我们现在的修行人,大多都是心外求法相外求性。总认为离开我们的身心之体和所拥有的器世间之外,有一个法的存在,有一个佛的存在。所以今人到寺院者,大多是求神拜佛保平安,求福求寿发大财。求不犯毛病,但看如何求。众生求这求那,就是不知求自心,总在相上打转转。论说:未尝有一法,不从因缘生,亦无有一法。而不是空者。缘生就是无生,本体的空性不生不灭,生起来的是缘。我们把缘生的假象当做真实执为实有,顺者贪逆者嗔,造下了众多恶业。金刚经说:见相非相,即见如来。当我们看到山河大地以及我们的身体等诸相时,即刻用缘起如幻做观,万法当体即空,非相就是空相,此时就证见本性如来。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些法语都在说明离开世间的心色二法,并没有一个独立的般若空性存在。 般若空性是离一切相的。我们不可以用我或无我、常断、有无、是非等相对的观念去理解去寻找般若空性,那样是永远找不到的,也永远不能理解般若空性。论说:虽空亦不断,虽有亦不常,业果报不失,是名佛所说。又说:诸佛或说我,或说于无我,诸法实相中,无我无非我。楞严经说:般若空性是非因非缘,亦非自然,非不自然,无非不非,无是非是,离即离非,是即非即,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些法语是在说明般若空性,离文字相、语言相、思维相和人我众生寿者等一切相。这就是让我们在相上不执著。 有些人不解佛义,认为离一切相就是啥都不存在了,啥都不在乎了。便执理废事执性废修,堕入断灭空的邪见之中。他们只记得离一切相,而忘记了即一切法。论说: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又说: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惠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觅兔角。这些法语都是说,离开相也没有一个性的独立存在。也就是楞严经所说的四科七大皆如来藏妙真如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