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万行大和尚:真我在哪里


   日期:2017/12/30 7: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并不是找到了自性,就大功告成,就成佛了。我们通常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在世间考大学,你拿到了录取通知书,算不算是大学生?明心见性,找到自性,跟这个道理一样,你拿到录取通知书,但又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即便成佛了,还需要学习,还需要继续修行。

  有人说既然成佛了,佛应该是万能的,我们就不用修了,佛把我们全部度走就好了。果真佛能把众生都度完,就没有今天这么多凡夫俗子了。为什么现在的众生越来越多,成就的明师、善知识越来越少呢?为什么现在学佛的条件这么好,修行成就的却这么少;过去物质那么匮乏,没有保障,修行成就的反而那么多呢?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物质丰富不仅不能助道,反而会障道。因为这个时代的文化都是满足感官的享受,很少是为心灵而设的。古人的文化,古人做任何事情,考虑的都是心灵,而不是感官——眼耳鼻舌身意的满足和享受。这个时代的文化大部分是把人往外引导,而不是往内、往心灵上引导。一个人越向外追逐,内在越空虚,越摇摆不定。只有找到内在的自性,才能找到真我,才会拥有无穷无尽的智慧。

  明心是看到了方向。见性是看到了道,但还没有得到它,没有和它融为一体。我们现在所知道、所掌握的道理,只是一些知见而已。但是,如果你的知见通透,也不失为一个修行方法。问题是我们的知见都没有串联起来,没有融会贯通,都不圆满,达不到圆融无碍。

  过去的修行人一旦认定了一个明师,确定了一个方法,在一个地方一待就是十年二十年。过去的出家人是十年住一个庙。现在的出家人是一年住十个庙,都亟不可待地寻找善知识,似乎对真理更渴望。以这种浮躁的心,怎么可能修道呢?在没有明心见性之前去找善知识都是瞎碰,善知识认识你,你不认识善知识。现在学佛的人总喜欢听别人讲,自己不愿意去阅读经典、祖师语录。成佛没有捷径,只有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地把基本功练好,基础打牢,才有可能顿悟,才有可能十地顿超,否则,一迈步就偏离了道。

  过去佛教很少在民间传播,普通老百姓连基本的衣食住行都没有保障,怎么可能真正用心去修道呢?真正修道的人在物质上是已经彻底满足了,超越了,不会在修道的时候还留恋、贪恋世间的物质享受。所以只有士大夫、贵族以上的阶层才会真正渴望开发内在的精神领域。

  但是,未必所有的士大夫、贵族阶层都渴望开发自己内在的精神领域,有一部分会沉迷于物质领域的享受。也有极小一部分挑担卖菜、砍柴的老百姓会进入精神领域。所以过去的善知识通常会先问你一句话,你答得出来,他就跟你谈道;答不出来,他说一通你听不明白的话就走了。

  佛法进入中国,说中国有大乘气象。因为中国人特别喜欢谈玄说妙,所以大乘思想确实在中国得到了继承和传播。中国自古以来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任何外来文化到了中国都融化了,被吸收了,最后体现出来的还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这个熔炉太大了。今天中国的佛教看起来似乎很兴盛,但真正有修行、有成就、证果的远远赶不上上座部佛教,也就是小乘南传佛教。

  作者:东华禅寺方丈万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践行佛法、用生命去体证生命本质的智者。

  15岁信佛、18岁出家、29岁证得生命本源,30岁复建东华禅寺、3次7年闭关、16年建寺安僧、8部著作、1.2万场开示、千万余字的开示录、16年间向社会捐款捐物4千万多元……

  从童真入道、闭关证道,到建寺安僧、讲经说法,六度万行,历经了三十余年,找到了一条能让人类证悟本源的解脱之道。

  本着普度众生的使命,将一生心血《东华禅》无私付予芸芸众生,殷切期望天下苍生通过学修《东华禅》融通人生四大关系:我与家庭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我与国家的关系,我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获得幸福圆满的人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万行大和尚       自性)(五明学佛网:万行大和尚       自性)  

 刘嘉诚博士:业自性空而能生果报 

 黄国达居士:自性见的消融 

 黄国达居士:中观无自性之研究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何谓“自性” 何谓“唯心” 

 大安法师:答当处寂光,何必取舍和唯心净土、自性弥陀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自性与生死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自性与庄严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反闻闻自性 

 宽运法师:自性弥陀 唯心净土 

 宽运法师:断欲修心 自性清净 

 永海法师:依自性光明 

 空海(惟传)法师:「缘起无自性」与「找到自性」的「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