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明如居士:为什么外境是心的变现?(续)


   日期:2018/1/3 9: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个学佛之人要想走向学佛正道,一定要对“万法唯心所现”的道理进行再再观察和思维,并在心里生起定解。正如憨山大师所言:“佛祖慧命,只有八个字包括无余,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又说:“修行最初发心,要谛信唯心法门。佛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多少佛法只是解说,得此八个字分明,使人人信得及。”所以,理解了“万法唯心所现”的道理,实际上就掌握了佛法的精髓。下面,我们从唯识宗所用的“明知因”和“俱缘定因”这二大因来证明万法唯心所现的道理——也即一切外境之法皆是心的显现,除了心的显现之外,凡夫所认为存在的外境根本不存在。

  用“明知因”来证明万法唯心所现的推理公式是这样的:凡夫所承许的外境(有法),与凡夫所承许的取它的心识必为一体(立宗),因外境只是明知的显现(因)。这个逻辑推理极其深刻和严密,不明其理的人会感到莫名其妙,所以下面就来详细解释这个推理。

  我们知道,世间的一般人都认为:“所知的外境在外面,能知的心识在里面,人之所以能够认识外境,全靠里面的心识。”例如,当眼睛看到一朵鲜花时,人们往往会认为:“鲜花在外面客观存在,我之所以能够知道外境鲜花的存在,完全依赖于眼睛里面产生了一个能认知外境鲜花的‘眼识’,没有这个‘眼识’,我根本无法认知外境的鲜花。”又如,当耳朵听到外面的歌声时,人们也会认为:“声音在外面存在,我之所以能够听到外面的声音,完全依赖于耳朵里面所产生的认知外境声音的耳识。”同样,对外境的气味、食物中的味道、皮肤所触及到的冷热软硬等,人们都认为分别是通过鼻根中的鼻识、舌根中的舌识、身体触觉中的触识来认知的。所以,一般人都认为:外境在外面客观存在,能认知外境的眼识、耳识等心识在眼根、耳根等五根中存在,外境和心识是两个不同的存在。

  现见实相的智者并不认同一般人的这个观点,他们说:“这只是凡夫的错觉,凡夫所认为客观存在的外境从来就没有真实存在过;凡夫之所以认为外境客观存在,是因为他们错误地将心识认作了外境,并错误地认为在自己的眼耳鼻舌身五根里面还存在一个能认知外境的所谓心识。”在明知因的推理中,这些智者为了证明凡夫所承许的所知外境和能知心识实际上是一回事,根本不是两个不同的存在(也即是一体),用了一个浅显而深刻的事实:你们所承许的外境实际上只是明知心识的显现,换句话说,人的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所拥有的永远只能是心识,心识之外的存在五根从来没有拥有和接触过,所以你们所承许的外境实际上就是心识本身。

  对每一个人而言,如果我们感知了某个事物的存在,那我们是通过什么来认知的呢?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事物只是在自己的眼识、耳识等心识前显现的,也即只有通过在心识面前显现,才能感知对境的存在;反之,如果在心识前没有显现,则根本不能感知对境的存在。所以,如果一个事物呈现在我们的眼前,那它肯定就是心识的本体,是自己明知心的显现,除了明知心以外的显现,唯识宗根本是不承认的。

  打个比方说,假如有这样一个事实:张三这个人手上从来不拿别的东西,只拿“咕咚”这样东西,有一天我们见到了张三这个人,而且见到他手上拿着一样东西,那么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断定,张三手上拿着的东西必定是“咕咚”。同样,我们知道五根只能拥有心识,除了心识之外五根再也不会拥有其它东西,而现在我们现见五根拥有“所谓的外境”,所以外境必定就是心识了!

  如果承认心识和外境在空间上是分离的——也即外境在外面存在,心识在五根中存在,那么外境对于心来说,就成了永远没有照过面的“彼岸”了,因为心永远只能拥有心识,而不能逾越心识这个“中间媒体”直接和外境照面。所以,凡夫对心识和外境分离的承许是站不住脚的。

  用“俱缘定因”来证明万法唯心所现的推理公式是这样的:所见到的外境(有法),与取它的识是一体(立宗),必定同时缘之故(因),如同二月(比喻)。如同二月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我们的眼睛发花,会在天上看到两个月亮,这两个月亮绝对是眼睛的错觉,实际上只是一个月亮。这两个月亮,如果一者消失,另外一个决定也会同时消失;一者显现,另外一者必定也会同时显现,两个月亮的显现和消失在时间上是不会有先后的。在这个推理中,心识和外境如同二月,两者必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不会有先后。所以,心识和外境必定是一体。理解这个推理,需要对下列两个事实反复进行观察并加以认定:①如果两个事物出现或消失的时刻有先后,则这两个事物一定是他体;反之,则一定是一体;②心识和外境是同时出现同时消失的,它们出现和消失的时刻不可能有先后。

  如果将明知因和俱缘定因加以比较可以发现,这两大因分别利用了心识和外境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一体性来证成了“外境就是心识”的事实。

  有人说,既然心识和外境是一回事,为什么在我们的感觉上这两者是分离的呢?也即会感觉“外境在外、心识在内”呢?我们需要知道,“外境在外、心识在内”的感觉并非源于眼耳鼻舌身这五根,这五根只会诚实地默默无闻地工作,不会产生任何执著。是谁让我们产生了这样的感觉呢?是末那识和意识这两识的非理作意使我们产生了这样的错觉!末那识一直默默无闻地将第八识执为“自我”,并将前五识执为“外境”,在此基础上,意识又将末那识的这种非理执取加以放大和强化,并形成坚固的思维定势。当前五识从阿赖耶识中浮现出来时,末那识和意识会立刻在其上进行捏造——这是外境,“我”(心识)在认知这个外境。上师索达吉堪布在《因明讲记》中说:“刚开始学的时候,唯识宗所说的万法唯心的观点显得比较难懂。为什么呢?从无始以来凡夫都在执著外境,并认为:外境在那边,有境(心识)在这边,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空间,自心不是外境,外境不是自心等。所以大乘显宗、密宗皆说,众生最大的迷惑就在这里,即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反而执著为存在。对唯识宗的道理有所认识后就会知道:外境虽然显现,但实际上除了自己的心识以外,其本体少许也不存在。懂得这个道理,才说明你对唯识宗的观点有所认识。”

  事实上,凡夫对业果没有信心,也是源于这种错觉:外境在外面,心识在里面;外境是所知,心识是能知;外境客观存在,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如果知道了外境就是心识的事实,对业果自然会生起定解。实际上,从唯识宗的八识来观察业果定律,就会觉得业果定律很顺理成章。在唯识宗里面,将第六识和第七识,也即意识和末那识,称为“因识”;将“眼耳鼻舌身”前五识称为“果识”,而将第八识阿赖耶识称为“藏识”。为什么呢?一切的业皆因第六和第七识而造,所以称其为因识;所造之业含藏在阿赖耶识中,并在阿赖耶识中成熟,所以阿赖耶识被称为藏识;成熟之后就从阿赖耶识中现起前五识——果识。《楞伽经》中说:“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意思是说,阿赖耶识像海水一样,第六和第七识好比吹动水面的风,前五识好比水面泛起的波浪。水面的一切波浪都是因为风的鼓动产生的;同样,前五识的一切显现都是由第六识和第七识,也即我们的起心动念来决定的。

  不断思维万法唯心的道理,就会对业果生起定解;对业果生起定解,就会认真取舍业果。愿一切有情都能通达“万法唯心所现”的道理,并对业果定律生起决定的信解!

  摘自《放生心语》(明如居士 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明如居士       放生)(五明学佛网:明如居士       放生)  

 陈坚教授:论智顗的“生态放生”及其对当代佛教“放生”的启 

 仁焕法师:为什么要护生放生 

 衍慈法师:放生的意义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放生的现代意义 

 宽运法师:西方寺北角码头放生法会开示 

 宽运法师:戒杀与放生 

 宽运法师:素食、放生与生态环保 

 宽运法师:庆生放生 增福延寿──放生之意义与功德 

 妙祥法师:放生不会刺激养殖业发展 放生是光明 一灯能除千 

 怡僧法师:放生的意义 

 传喜法师:放生日 欢喜日 

 宽运法师:上天好生 怜悯万物──略述中国佛教放生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