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柳氏家风严谨:清晨问安,暮时论道,荒年节食,救济贫民 |
||
|
||
唐代柳公绰(768-832)一门显贵,柳公绰与其弟柳公权、其子柳仲郢、其孙柳璧、柳玭等皆至高官。柳家也以治家严谨闻名于世,柳氏家法成为时人教育子孙的榜样。 唐朝柳公绰先生,他施行的家教是极好的,每天清早,小辈必定穿整齐了衣服到尊长处问好,到了晚上,柳先生亲自读几章经书给他们听,然后讲论做人之道,怎样修身,治家,服务公职,有时也论些文章技艺之事,或是弹弹琴,然后各自归寝。柳先生说:我从前侍奉先君时,平时不许我食肉,就怕我享用惯了,不肯刻苦用功,你们现在应该藉此自励。有一次,逢荒年,贫民饿死的很多,先生就吩咐合家每天只吃一顿饭,并且说,当着荒年,家计好的,也就忘节绝,把节省下来的救济贫民,若只是图自己温饱,那便是没仁心的人。他的儿子们,都遵行这种家教,所以历代显荣。 柳公绰十分重视长幼顺序,他在外任官时,一次其子柳仲郢前来看望。柳公绰要求他在距离衙门很远的地方就要下马,以示对长辈的尊敬。同时还要求他要尊重府中的各种职员,不要因为职位低而轻视他们,也要对他们行晚辈之礼。在严谨家法的影响下,柳玭写下了《诫子弟书》和《柳氏序训》,从做人到治家,集中体现了柳氏家法的精髓。 柳公绰对子女们要求十分严格,一到灾荒的年月,家中虽然储备甚足,但摆在子侄们面前的却始终是一碟菜。他还经常让他们吃野菜,对他们说:“你们爷爷在世的时候,曾经因为我们兄弟学习不好,就不给我们肉吃,我们终身没有忘记他老人家的教诲啊!”柳家子侄们听后很受教育。柳公绰试图通过这种方法,教育子孙一方面要勤俭持家,同时还要勤学苦读。 柳公绰十分重视长幼顺序,他在外任官时,一次其子柳仲郢前来看望。柳公绰要求他在距离衙门很远的地方就要下马,以示对长辈的尊敬。同时还要求他要尊重府中的各种职员,不要因为职位低而轻视他们,也要对他们行晚辈之礼。在严谨家法的影响下,柳玭写下了《诫子弟书》和《柳氏序训》,从做人到治家,集中体现了柳氏家法的精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