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梦斋山人:如何智慧信佛 |
||
|
||
1、学法笔记:如何智慧信佛 都说信佛,要智慧的去信,如何理解智慧信佛呢?信与智是两个不可分割的层面,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又说:五度如盲,般若如目。这是说学佛要从信字入手,其次是要开发智慧。菩萨六度万行,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就如同盲人,般若智慧才是眼目。如果没有智慧,不论真假乱布施,不论正邪乱持戒,不讲方法胡乱忍,没有正确方向乱用功,不懂要领乱坐禅。如此修行收效甚微,害处大矣。只有开发我们的本有般若觉性,以般若为前导,这样才能讲是智慧的去信佛和学佛。南无阿弥陀佛。 2、学法笔记: 佛法不是谈玄说妙,不是卖弄玄机,佛法就是活生生的活法,是众生离苦得乐的解脱方法。它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一种生活的艺术。烦恼时的不纠缠,面对矛盾时的圆融,面对困难时的坚强,面对诱惑时的淡然,不执着一切的自在洒脱。佛法就是让我们从无处安心到无处不安心,从迷到悟顺利转换,从苦到乐的升华。有句禅语说得好:“无云生西岭,真佛道家常”。佛法是让我们实实在在的活在当下,把握当下,于当下处来开发我们本有的般若觉性。南无阿弥陀佛 3、快乐分享: 《说佛性》诸法唯心现,唯识而所变。显现不显现,变化不化变,随缘还不变,不变还随缘。无常非无常,切莫堕二边。轮回不轮回,皆属大方便。法华经有言:“诸法从本来,常住寂灭相。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一心具二门:生灭流转门,真如还灭门。依真而起妄,全真化为妄;返妄而归真,全妄即为真。离真而无妄,离妄而无真。如水与波浪,不相舍离故。妄虽不是真,离妄莫求真。转识而成智,烦恼化菩提。不一亦不异,顿入不二法。南无阿弥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