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知福的人长寿,知足的人长乐,知福惜福,才能再造福! |
||
|
||
我们总是在生活中寻找很多理由,怪别人不好。村子里有两户人家,东边的王家经常吵架,互相敌视,生活得十分痛苦;西边的李家,一团和气,个个笑容满面,快乐无比。有一天,王家的主人又在家里大吵大闹,于是他前往李家请教为什么自己家总是吵闹而对方家里却一直很平安。老王问:“为什么你们家永远是愉快的?”老李回答:“因为我们常做错事。”老王正感疑惑时,忽见李家的媳妇匆匆由外归来,走进大厅时跌了一跤,正在拖地的婆婆立刻跑过去,扶起她说:“媳妇啊,都是我的错,把地擦得太湿了。”站在大门口的儿子也跟着进来懊恼地说:“都是我的错,没告诉你大厅正在擦地,害你跌倒。”被扶起的媳妇则愧疚自责地说:“不,是我的错,都怪我自己太不小心了。”前来请教的老王看了这一幕,心领神会,他已经知道答案了。很多人心里总是抱怨都是别人的错,很难与身边的人相处。中华传统文化说“君子反求诸己”“小人无错,君子常过”,倘若反观自身,看到自己有改正的地方,不仅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经常说都是我的错,是一种自律,让自己不断提升;都是我的错,是一种胸怀,时刻为别人着想;都是我的错,是一种美德,让彼此之间的心更加贴近;都是我的错,是一种难得的修为,真修当不见世人过;都是我的错,自净其意,常养身心。 心美看什么都美,心恶看什么都不顺眼,学佛人对人要宽心,说话要细心,佛友之间无私的爱让人越来越开心。一个人的快乐并不是他拥有的多,而是他计较的少。学佛人不计较、不贪求,心包太虚。吃苦的人了苦,苦尽甘来;享福的人了福,福尽悲来。心宽如朝霞,是非放得下,帮助别人就是成全自己。 拥有感恩心的人最有福气,慈悲帮助别人是德,加起来就是福德;能消除烦恼的人是慧,付出善心的人是福,加起来就是福慧。 学佛人要懂得:被人误解的时候能微微一笑,是修养;受委屈的时候能坦然一笑,是解脱;吃亏的时候能开心一笑,是大度;无奈的时候能达观一笑,是境界;危难的时候能泰然一笑,是随缘;被人看轻的时候能平静一笑,是看破;烦恼的时候能轻轻一笑,是放下;对痛苦的人生哈哈大笑,那就是开悟。 有一个性子特别急的年轻人去拜访一位朋友,他来到朋友楼下,按响了朋友家的门铃。门铃响了两声,里面没有动静,他等不及了,就返身回家。刚刚走了几步,他又觉得这样回 去不甘心,于是又返回来重新按门铃。还是没有回应,他没耐心,又等不及回去了。但是想想再回去试试看,他又返回来了。这次他刚把门铃按响,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就觉得脖子一凉,浑身上下被冷水浇了个透!原来朋友一直在家,几次来开门外面都没有动静,他怀疑有人捣乱,就从楼上向下面泼了一 瓢冷水,作为报复。这样去按朋友的门铃会被泼一瓢冷水,那么我们修改命运的门铃,又怎么能不被命运浇一瓢冷水呢?刚学佛,希望一求就灵,一看还未显灵,马上不学了,犹如刚种下的稻谷,不可能马上长出。生活的幸福是需要等待的,尤其是在命运的门前,如果着急,灾难就会像一盆凉水从你头上浇到脚下。 种因必定得果,不管善恶种子,只要种下去,一定会长出来。学佛人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一定会得到真实的果实。喜欢好人,要把自己变成好人;天天拜佛,要把自己修成佛。并非拥有是幸福,问心无愧最快乐最幸福。知福的人长寿,知足的人常乐。知福惜福,才能再造福;难为能为,才能升华自我的人格魅力。希望大家好好学佛,每一天都在进步、都在提升自己的境界,这样很快就能接近菩萨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