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除去妄想 心静如禅


   日期:2018/4/13 15: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常人之所以有分别,完全因为起心动念。因此,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心动则事象差别现前,如何达到动静一如的境界,关键就在吾人的心是否能去除差别妄想。

  抛却心中的“妄念”,才能够使你于利不趋,于色不近,于失不馁,于得不骄,进入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人生中该收手时就要收手,切莫让得到也变成了另外意义上的失去。合理地放弃一些东西吧,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更珍贵的东西。

  “非宁静而无以致远。”诸葛武侯如是说。静是什么?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是大胸襟,也是大觉悟,非丝非竹而自恬愉,非烟非茗而自清芬。

  现代人品味着生活的紧张与焦灼,已很难品味到静的清芬与恬愉,都渐渐浮躁起来,可是浮躁往往不利于事情的发展。因此,与其让浮躁影响我们正常的思维,不如放开胸怀,静下心来,默享生活的原味。毕竟唯有宁静的心灵,才不眼热显赫权势,不奢望成堆的金银,不乞求声名鹊起,不羡慕美宅华第,因为所有的眼热、奢望、乞求和羡慕,都是一相情愿,只能加重生命的负荷,加速心灵的浮躁,而与豁达康乐无缘。

  老街上有一位老铁匠,由于早已没人需要打制的铁器,而改卖铁锅、斧头和拴小狗的链子。

  他的经营方式非常古老和传统。人坐在门内,货物摆在门外,不吆喝,不还价,晚上也不收摊。你无论什么时候从这儿经过,都会看到他在竹椅上躺着,手里是一个半导体,身旁是一把紫砂壶。

  他的生意也没有好坏之说,每天的收入正好够他吃饭和喝茶。他老了,已不再需要多余的东西,因此他非常满足。

  一天,一个古董商从老街经过,偶然看到老铁匠身旁的那把紫砂壶。因为那把壶古朴雅致,紫黑如墨,有清代制壶名家戴振公的风格,他走过去,顺手端起那把壶。

  壶嘴内有一记印章,果然是戴振公的,商人惊喜不已。因为戴振公有捏泥成金的美名,据说他的作品现在仅存3件,一件在美国纽约州立博物馆里;一件在中国台湾地区某博物院;还有一件在泰国某位华侨手里,是1993年在伦敦拍卖市场上以16万美元的拍卖价买下的。

  商人端着那把壶,想以10万元的价格买下它。当他说出这个数字时,老铁匠先是一惊,后又拒绝了,因为这把壶是他爷爷留下的,他们祖孙三代打铁时都喝这把壶里的水。

  壶虽没卖,但商人走后,老铁匠有生以来第一次失眠了。这把壶他用了近60年,并且一直以为是把普普通通的壶,现在竟有人要以10万元的价钱买下它,他转不过神来。

  过去他躺在椅子上喝水,都是闭着眼睛把壶放在小桌上,现在他总要坐起来再看一眼,这让他非常不舒服。特别让他不能容忍的是,当人们知道他有一把价值连城的茶壶后,蜂拥而至,有的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宝贝,有的开始向他借钱,更有甚者,晚上来敲他的门。他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他不知该怎样处置这把壶。

  当那位商人带着20万元现金,第二次登门的时候,老铁匠再也坐不住了。他招来左右店铺的人和前后邻居,拿起一把斧头,当众把那把紫砂壶砸了个粉碎。

  后来,老铁匠一直卖铁锅、斧头和拴小狗的链子,据说他活过了百岁。

  就这样,老铁匠打破了名利对心的束缚,重获宁静。宁静可以沉淀出生活中许多纷杂的浮躁,过滤出浅薄、粗率等人性的杂质,可以避免许多鲁莽、无聊、荒谬的事情发生。宁静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充满内涵的悠远。安之若素,沉默从容,往往要比气急败坏、声嘶力竭更显涵养和理智。

  如何进入静之境,我们可参悟佛陀的智慧,不要轻易起心动念。如此才能达到“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的境界。其实,人生真的不必太急功近利,不如将心跳放缓,随青山绿水而舞,见鱼跃鸢飞而动。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此心常在静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人生常在静中,纷扰红尘,悟得禅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妄想       禅定)(五明学佛网:妄想       禅定)  

 华方田教授:试论中国佛教禅定的特质 

 华方田教授:般若与禅定 

 曾琦云居士:培养定力,开发智力——论传统禅定在当代教学实 

 其它:从演译杂阿含经论原始佛教禅定学的特质与意义(黄连忠 

 大安法师:禅定修福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10章 自我的扩展与消融 

 达照法师:永嘉禅法 第八章 入禅定之门 

 达照法师:永嘉禅法 七章 禅定方便法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廿七章 修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廿七章 修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二十七章 修习禅定 

 正净法师:如何对治妄念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