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独尊湛现:修行中必须要注意程序,这就是捷径


   日期:2018/5/9 8: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诸位同学,大家好。修学期间有几个步骤,希望大家要警惕:

1.jpg

  第一,对善知识必须要有明确的选择性。这是我们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事情。

  第二,知见必须要正确。知见偏差是不会受益的。

  第三,必须要有理论与实践要结合,千万不要学口头禅,诵经念佛就是再熟练,不能入心,也是无济于事。即使道理明白了,行为不符合也不可以。

  必须要做到信,相信佛法的真理,然后必须要务实发心去造作。光是道理明白,心态不转,自私自利也不可以。

2.jpg

  第四,大家要对修行的三个环节程序要分明:

  1.修正,就是改正知见,或者善恶分明。

  2.静止,安心静止,把心态静止下来。

  3.清净,这个清净指在动态中所求的静态,心不被境所困,心能转物。

3.jpg

  所以说以上的这几个环节,是我们修学者非常关键的过程。

  老师若是投错了,会耽误永生的出离。轮回的路是极其危险。一步失足,万劫难复。知见偏差,背道而驰,会造成南辕北辙。

  必须要依教奉行。要与佛的智慧与知见相吻合,相融通才是。

4.jpg

  要务实行动,用一颗坚定不移的心态,要长久地坚持下去,方可受益。

  这些种种的造作行为,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破除“我执”。

  要是达到无我,心态就会自然静止,就不会被影像所困。心静则影现。也就是说心静自然明。

5.jpg

  万法只为当下一念心。大家要用心体悟,当下“一念心”是什么心?

  是静止,还是清净,还是没有意识的心,还是说短暂的那一刻。

  所以要用真心去体悟才是。在佛法里面有很多这样子的词语。

  这个净心,到底要净到什么程度,是为净心?

  俗话说,道法自然,这个自然就是说明的心态,这个心态要回复自然的表现。

6.jpg

  我就是自然,自然就是我,相融合为一体。

  这种的纯净的表现,没有办法能够用任何的语言来形容的。

  就是佛在世时,也没有办法明确地说明,只能够大概来形容。

  不然怎么能说,以心印心,只能心悟,不能言传。就是这样的。 

7.jpg

  佛法是最为究竟圆满,也是最根本的殊胜的法门,最根本也就是到了尽头,是最简单,最轻松,最广阔。

  这就是自然,万法的本质当体即空,也就是说本来无一物,也就是说没有任何的事相,事相都是来自于妄念,念起相现,念尽相灭。

  没有丝毫的念头,刹那间的放下,刹那间的一念净心就是本来。

8.jpg

  努力把这片刻的静态,长时间地延续,这就是我们佛法的主要目的。

  希望众亲要积极努力,不能懈怠,要想了脱轮回的苦海,这就是必经之路。

  在修行的过程中,内心不要对任何的事相有所住、有所执。

  保持内心的清净,才能回到原点。

  阿弥陀佛,释桑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释桑吉       学佛修行)(五明学佛网:释桑吉       学佛修行)  

 陈坚教授:学佛修行就是享受生活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学佛修行万善同归——兼论延寿 

 陈兵教授:学佛修行自塑人格 

 卢志丹居士:学佛修行的两个“基本点” 

 空海(惟传)法师:如何将学佛修行融入于日常生活中? 

 一诚法师:漫谈佛教的发展与学佛修行 

 传喜法师:学佛修行求觉悟 

 传喜法师:学佛修行要解行并重——客堂开示 

 传喜法师:次第的学佛修行——光明楼开示 

 超然法师:学佛修行之人格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为什么学佛修行? 

 真正学佛修行的人,遇到病痛时这样做,病情很快就会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