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修行人放下悭贪不舍,便能步步迈向光明 |
||
|
||
修行人放下悭贪不舍,便能步步迈向光明 悭贪是众苦之根本 “复次示放逸果。欲令众生不放逸故。我昔曾闻。有大商主子名曰亿耳。入海采宝。既得回还与伴别宿。失伴慞惶。饥渴所逼。遥见一城谓为有水。往至城边欲索水饮。然此城者是饿鬼城。到彼城中四衢道头。众人集处空无所见。饥渴所逼。唱言水水。诸饿鬼辈闻是水声。皆来云集。谁慈悲者欲与我水。此诸饿鬼身如燋柱以发自缠。皆来合掌作如是言。愿乞我水。亿耳语言。我渴所逼故来求水。尔时饿鬼闻亿耳为渴所逼自行求水。希望都息。皆各长叹作如是言。汝可不知此饿鬼城。云何此中而索水耶。” 《大庄严论经》卷第四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有一位大商主子名叫亿耳,与同伴一起入海采宝,自海中得宝返回,与同伴别宿,因为失去了同伴又为饥渴所逼,而感到慞惶不安。在饥渴当中,遥见远方有一座城市,以为城中必定有水,于是便往城边走去,欲索水来饮用。 殊不知此城是一座饿鬼城,走在城中的大马路上却看不到任何人,由于饥渴所逼,亿耳便大声喊着:“水!水!” 城中的饿鬼们听到有人在喊水的声音,便都聚集而来,并说:“是哪位慈悲的人要给我们水喝?”只见此城的饿鬼个个身如燋柱,以发自缠,全都到了亿耳面前合掌说:“愿乞我水。”亿耳回答:“我正是因为饥渴所逼,所以来此求水。” 这时饿鬼们听到之后,求水的希望都息灭了,并感叹地说:“你难道不知道这是一座饿鬼城吗?为何要到此处索水?” 克孜尔石窟壁画 亿耳遇饿鬼本生故事画 年代 隋 随即又说:“我们居住在此城中,百千万年来尚未听闻过水名,遑论能喝到水?譬如多罗树林被大火焚烧,我等饿鬼亦是如此,支节皆被猛火所烧,头发悉蓬乱,形体皆毁破,为了饮食奔走求索十方,昼夜思念却求之不得,受到饥渴所逼迫。又时时为人执杖所逼,受鞭打苦毒,双耳所闻皆是恶音,未曾听一善语,更何况能得到一滴水,来滋润干枯的喉舌。 若是山谷间有天龙降甘露,甘露却都变为沸火灌注到我身上;若见到渠水河流,皆会变成流火,池沼及河泉悉皆干竭,或变成浓血,臭秽不堪,极为可恶。假使欲上前走去,夜叉便会拿着铁捶鞭打,使我们不得靠近。我们受此苦难,又怎么可能得到水,而布施给你呢?这都是由于我们过去生悭贪不舍,所招感的果报。”即说偈言: “我等先身时,悭贪极嫉妒, 不曾施一人,将水及饮食。 自物不与他,抑彼令不施, 以是重业故,今受是苦恼。 施得大果报,春种秋获子, 我等不种子,今日受是苦。 放逸悭贪惜,受是苦无穷, 一切苦种子,无过于贪嫉, 应当勤方便,除去如是患。 施为善种子,能生诸利乐, 是故应修施,莫如我受苦。 等同在人中,身形无差别, 造业既不同,受报亦复异。 富贵饶财宝,贫者来请求, 诸天同器食,饭色各有异。 若堕畜生中,业报亦不同, 有得受福乐,有受苦恼者。 以此贪毒故,人天及畜生, 为悭嫉所抃,所在皆损减。 饿鬼炽然苦,支节烟焰起, 如似树赤华,醉象以鼻端, 远掷虚空中,华下被身赤。 贤圣作是说,贪嫉最苦器, 见于乞求者,其心则恼浊, 恼浊刹那中,则能作鄙漏。 愚痴悭不施,以种贫穷本, 贪心而积聚,即堕于恶道, 如此悭贪者,众苦恼根本。 是故有智者,应断除悭贪, 谁有欲自乐,名称恭敬等, 而舍于正道,随逐曲恶径? 今身得苦恼,来世亦复然, 世界结使业,能遮净施报, 所谓是悭贪,众怨中最大。 是身大臃肿,衣食及汤药, 一切众乐具,贪嫉所遮断。 贪嫉极微细,细入难遮制, 当以施牢门,心屋使致密。 莫听彼贪嫉,而得进入中, 贪嫉设入心,渠河及大海。 能遮使不饮。” 亿耳见到因为放逸而有如是种种过患,马上生起厌恶生死之心,并归求出家。出家之后,精勤修习定慧,最后证得阿罗汉果。 典故摘自:《大庄严论经·卷第四》 省 思: 《圆觉经》云:“一切诸众生,不得大解脱,皆由贪欲故,堕落于生死。若能断憎爱,及与贪瞋痴,不因差别性,皆得成佛道。”若是放逸这念心,悭贪不肯布施,不但感得贫穷的果报,更是众多苦恼的根本,故经云:“如此悭贪者,众苦恼根本。”因此,行者切莫放纵贪欲,当依教奉行佛陀的教法,从舍除悭贪开始努力,勤修布施波罗蜜,以欢喜心布施,以慈悲心助人,放下贪爱执着,如此便能步步迈向光明,成佛决定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