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让内在大于外在,让精神大于物资,可以让你无病无灾 |
||
|
||
文/鬼脚七 原标题为:假如我在20岁遇到这几句话,我或许会成为一个智者 最近一年多,接触的人少了,接触的事少了,我独处的时间自然多了很多。独处时,我会经常回顾以前的经历。当用另一个眼光来看自己过去几十年时,有不一样的体验。是一件有趣的事,好似一个游戏,又像一场电影。 我看着自己从小到大,环境变化,心态变化,价值观变化,有时会心一笑,有时羞愧难当。我在想,每个人都和我差不多吧,充满着各种矛盾。 嗯,你也可以找个时间试试,慢慢体会。 我最近一直在体会一个座右铭,感触颇深。我想,假如在二十岁时就看到这几句话,我或许会成为一个智者。当然,也可能那时我即使看到,也会不屑,就像现在有人看见这篇文章不屑一样。 这个座右铭是能海上师写的。 可能你不知道能海上师,这也正常。他是一位出家人,而且学的是藏传佛教。能海上师是一位公认的大成就者,弟子众多,现在五台山很多寺庙的住持是他的法脉。这是位了不起的人物,之前是位将军,朱德曾是他的学生,后来他出家了。那是真正的上马杀敌,下马念佛。 能海上师详细的经历不谈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这篇文章 《他39岁出家,只身前往藏地修行,显密双休,半生戎马,终成一代宗师》 ,今天我想说的是他的座右铭。 关于这个座右铭有不同的版本,有几个字有少许不同,但意思没有变化,关系不大。 座右铭只有四句话。为何我会如此推崇这四句话?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这就是警世名言啊! 一起来看看座右铭。 01 厚福受享,德行降落。 享福和德行没有直接关系,但这里是说如果一个人厚福受享,那他的德行肯定会降落。我不知其原理是什么,但貌似结果还真如此。 生活中例子很多,我们一起来看看。 算了,懒得举例了,你自己观察。 不过,有钱和厚福受享不一样。有人很有钱,却过着俭朴节约的生活;有人没什么钱,但天天的名牌装扮、花天酒地;有人很有钱,却仍然勤奋努力的工作,有人没什么钱,却日日游手好闲、纸醉金迷...... 什么是德行? 忽然觉得不好具体定义。看个新闻吧。 前几年天津有个九十三岁的老人走了,他蹬了二十多年的三轮车,捐款捐了三十五万,资助了三百多个学生。他就是白方礼。 每每看到类似的消息,我都会被这种“德行”感动得热泪盈眶。这就是德行吧。 有没有发现社会上的戾气越来越重?我想,可能是因为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德行降落了。 几乎每个人都在努力赚更多的钱,住更好的房子,换更好的车子,买更好的衣服,用更好的家具,吃更好的饮食...... 或许不知不觉,自己在别人眼里成了德行低下的人。 嗯,提醒自己:厚福受享,德行降落。 02 名誉光荣,我慢加等。 小时候,老师问:你们长大了想干什么。我们大部分都会说:科学家、工程师,医生、老师、解放军..... 现在的小朋友好像不这么想,他们想当明星、歌手、网红、演员...... 时代真是“进步”了! 有没有觉得现在是个唯利是图的年代?为了利,好像什么都能做。 现在有名就有利。绝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更有名,这样更有影响力,也就更有“利”。所以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在不断宣传自己...... 有名以后,除了有利,还会有很大的优越感。 所以,为了出名,有人不惜一切代价。唉....... 出名也没问题,只是别忘了:名誉光荣,我慢加等! 一个人名气越大,他内心的傲慢也会增大。 我不知其原理是什么,但貌似结果还真如此。 这个我有发言权。 和普通人比,我应该算小有名气,如果不是最近两三年我刻意“收敛”一点,应该名气会更大一点。当名声慢慢增大,内心的变化是潜移默化的。开始还不觉得有什么,后来渐渐以为自己真是个人物,对周围人的态度也开始发生变化:越来越听不进批评,越来越放不下架子,越来越自以为是...... 有人说,不尽然吧?我看很多名人表现得一点都不傲慢啊! 是啊,那是“表现”。你现在看见鬼脚七,他表现的不只是不傲慢,还很谦逊低调,但他内心时不时会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为什么?因为他是“名人”啊! 名誉光荣,不只是指网络上的名声,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当周围的人都在夸自己时,内心的骄傲会不知不觉升起...... 所以,当越来越多的人夸你时或者当你越来越出名时,提醒自己:名誉光荣,我慢加等! 03 养生优厚,病难更多。 好似不符合科学道理。越注意养生,应该得病越少吧!怎么会病难更多?! 不过环顾一下周围,你看你那些特别注重养生的朋友,身体都不怎么样!没错吧?! 有人说,可能是因为他们身体不好,才开始注重养生的!有可能吧!各有各的看法。 讲个故事。 我有个四爷爷,今年应该快九十了,年轻的时候手就残疾了。现在种地、养羊、养猪、修路,他前些年还说要赚五十万,用来修教堂。他现在还经常蹬着三轮车,摔了几次,不过都没死。虽然伤得不轻,过些天就好了。有次受伤了,问他不怕疼么?他说:“不要紧。有本事疼死我!疼不死我,还继续干!” 真是个倔强的老头啊!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两个老人的故事》,就是他的故事。 无独有偶,蔡崇达写过一本书叫《皮囊》,当时看得我热泪盈眶。文中的阿太,一位99岁的老太太,没文化,是个神婆。她却教给作者具有启示力量的生活态度:“身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是啊,身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只是很多人弄反了,终其一生,都在想方设法伺候这个身体。 养生优厚,病难更多。 如果你就是那种对养生很看重的人,看到这里或许会有些不舒服。 没事,你可以继续你的养生。但你可以敞开心扉,偶尔静下来思考一下,会不会真的是因为我太注重养生,反而让身体问题多多? 提醒一下,不要理解成,可以随意折腾自己的身体。 我想能海上师的意思是,不要太执著于身体吧! 04 顺境安逸,般若无缘。 般若,也是智慧。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顺顺利利:读书顺顺利利考个好大学;顺顺利利毕业找个好工作;工作顺利不断晋级加薪;顺利谈个恋爱结个婚;顺利要个小孩...... 以前我很羡慕那些一切都很顺利的人,他们家境好,长得好,成绩好,事业好,爱情好.......直到有一天,我不羡慕他们了。因为我发现自己成长最快的阶段,都是自己最困难的时候。那些顺顺利利的日子,过着是很舒服,但过完之后,仿佛没有留下任何印记。 有一次看尼采说: 我的第一宗人间的智慧是:让我自己被欺骗,而不使我自己防卫着欺骗者。 ...... 谁都不愿在人群中渴死,便得学会用一切杯子饮水;谁想在人群里保持清洁,便得学用污水自洗。 而这是我常常自我安慰的话:“勇敢些!鼓舞起来吧!老而益壮的心!你在一个恶运里失败了:享受它如你的幸福吧!” 享受它如你的幸福!仔细品味一下。 能力的增长,需要困难;智慧的增长,需要苦难。 所以当你顺境的时候,不要得意忘形,因为这样可能会让你和般若无缘。 当你逆境的时候,不要灰心丧气,因为这正是你增长智慧的机会。 对那些想要在生活中修行的人来说,一定要提醒自己:别让自己过得太顺太安逸! 当然,有些人过得不顺不安逸,智慧也没增长,脾气抱怨倒长了很多。 那怎么办?学佛啊。呵呵! 开玩笑的,学不学佛不重要。要向内求!嗯,对!向内求! 05 座右铭讲完了。 你可以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 厚福受享,德行降落。 名誉光荣,我慢加等。 养生优厚,病难更多。 顺境安逸,般若无缘。 记住,是对照自己,不要用来对照别人!你懂的那些道理,要用在自己身上,而不是用来教导他人。 其实,没有人需要教导,除了自己。 生活总是矛盾的,看清楚这些矛盾,生活才会变得不矛盾。 有时看得越多,越觉得生活本身没什么意思,那个“看”却变得很有意思起来。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