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心花绽放超然喜怒 |
||
|
||
你会因为什么而微笑呢? ——母亲的温暖? 朋友的关怀? 抑或是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 可是,有一种笑, 不依赖任何条件, 超然喜怒,自带光芒, 如灵山会上那“拈花一笑”。 我们常常因为别人对自己好而感到幸福,也因为自己付出而幸福;我们常常因为被伤害 而痛苦,又因为伤害别人而痛苦;我们常常因为求不得而悲伤,又因为轻易得到而不加 珍惜。 心就是这样被外境死死缠缚而不自知,甚至觉得这就是人生,还十分享受。然后半生奔 跑,百年之后,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让人备受鼓舞的是,我们与佛之自性无二无别。昔日,佛于菩提树下,誓言:我今若不 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然后静坐七日,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证 道,叹到: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只要除 妄想执着,光明即现,德相即现,功德即现。后来我们看到的一切微妙佛理,皆源于世 尊此时所证之道。 我们因各种因缘接触佛法,这都是个人福报的显现,是个人前生对善根的栽培,如果今 天不好好去学去用,只是从世间法的执着进入佛法的执着,实在是对自己生命的辜负。 很多人天天诵经,任何一部经,一偈一句,都是在告诉你真相,可是,有几个人用心体 会并付诸行动了。佛想把你从颠倒梦想中叫醒,你还觉得梦里挺好,不愿意醒来,想再 留恋一会儿,等到苦不堪言,再去求佛,再去读两部经……就这样,一耽搁,就是一生 想要摆脱外境缠缚,唯有向内寻求,反闻闻自性。修行的道路或许艰辛,但内心的花朵 逐渐绽放,并超然喜怒,最终惊艳自他。 懒度庸人意,且拂明镜台。 我自拈花笑,清风徐徐来。 又是一年春好处,大众共勉! ——释恒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