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这位能“降龙伏魔”的佛 |
||
|
||
在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中,有一位被誉为“神通第一”——这便是目犍连尊者。 目犍连的故事和传说,很早就已传入我国,对我国宗教、民俗、文学、艺术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据佛经记载,早在佛陀成道之初,舍利弗和目犍连就皈依了佛陀。舍利弗随佛陀出家半个月后才尽诸结漏,断除烦恼;而目犍连仅七天就尽诸结漏,现神通力,证得阿罗汉果。 按《佛本行集经》卷48《舍利目连因缘品》的说法,目犍连在过去世中,曾为一位捕螺而卖的商人,因延请辟支佛回家供养膳肴,得见辟支佛腾空飞行,遂心生莫大欢喜,发愿来生求得神通,因此今世在佛陀的诸弟子中“神通第一”。 据说,目犍连能“神足轻举,飞至十方”。他不仅在世界各地游历,还飞到别处佛土访学,尤其喜欢到地狱中去为苦难众生说法,帮助他们解脱。 而目犍连之所以经常与饿鬼、魔等打交道,除了跟他的神通有关,大概还与他前世为“魔”有因果关系。 《中阿含经》卷30《大品·降魔经》记载,目犍连自称自己的前生曾是“魔”,名叫“恶”;他有个妹妹名叫“黑”,就是魔王波旬的母亲。也就是说,目犍连的前生乃是魔王波旬的亲舅父。 由此,目犍连以长辈的身份教育波旬,“莫触挠如来,亦莫触挠如来弟子”,即切勿以种种方式伤害或阻扰佛教修行者,妨碍善法。同时,他还以自身的惨痛经历警示波旬,假若不听劝阻,胆敢进行破坏,必将堕于地狱。 原来,目犍连前生为魔时,曾化作少年用大杖击伤拘留孙佛的大弟子音尊者,为此被拘留孙佛咒入无缺大地狱,经受了百年折磨之苦。魔王波旬听完这些教训后,“即便心悸,恐怖惊惧,身毛皆竖”,而“欢喜奉行”。于是,目犍连成了佛教降魔的象征,也即佛教修行者战胜种种自我烦恼的象征! 此外,佛经中还有不少目犍连降服外道的故事,比如《龙王兄弟经》中,就记述了目犍连以神通降服龙王兄弟,并使其皈依佛教的传说。 不过,据《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等记载,目犍连这位神通广大的佛陀弟子,最后竟被一小群执杖梵志(外道)杀死了,先于佛陀而亡故。 众比丘感到难以置信——“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为什么不用神通与外道对抗,保护自己呢?于是请佛陀予以解说。佛陀便又讲了个前世因后世果的故事:原来,目犍连的前生曾是个逆子,对母亲不孝顺,所以在“五百生中”,常常遭到业报,身体被打碎,如槌芦苇。 不难看出,这仍是佛教借目犍连的故事来宣扬因果业报,即便是神通也敌不过业力,从而劝说人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当然,今世的目犍连则是个大孝子。据《佛说盂兰盆经》记述,目犍连在定中用天眼通看到母亲在饿鬼道中受倒悬之苦,万分不忍,于是求教佛陀救母之法。佛陀说这不是一人之力所能拯救,须于七月十五日僧众自恣日,用百味饭食五果等供养十方佛僧,才能超度你母亲。目犍连听后,依教奉行。 这就是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的由来! 南无阿弥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