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杨曾文教授:日本净土宗的判教论和中国祖师观


   日期:2020/8/17 21: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日本净土宗的判教论和中国祖师观

  杨曾文

  论文提要:联系古代中日佛教文化交流情况,主要依据日本净土宗创始人源空的《选择本愿念佛集》,对日本净土宗的判教论及所尊奉的中国祖师进行介绍,从一个侧面揭示中日两国佛教自古以来存在的血缘关系。

  关键字:源空、净土宗、念佛、选择本愿念佛集

  作者简介:杨曾文,生于1939年12月,山东省即墨市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现为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着有《日本佛教史》、《唐五代禅宗史》等。

  日本的净土宗从广义来说,包括镰仓时期(1192-1333)由源空创立的净土宗、源空弟子亲鸾创立的净土真宗以及由一遍创立的时宗,乃至包括江户时期(1603-1867)大通融观尊奉平安后期良忍的「融通念佛」思想创立的融通念佛宗。

  本文仅对源空创立的净土宗的判教论及其所尊奉的中国的祖师作概要介绍。

  一、

  日本佛教是中国佛教的移植和发展。

  西元6世纪中期中国佛教通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到进入镰仓时期佛教已经在日本流传达600多年。在此之前流传于日本的佛教宗派先后有所谓「奈良六宗」和「平安二宗」。奈良六宗是日本以奈良为国都的时期(710-784)流传于日本的佛教宗派,包括三论宗和成实宗、法相宗和俱舍宗、华严宗、律宗,皆由赴日传法的中国或朝鲜的僧人,以及由从中国留学归国的日本僧人创立的,它们在当时仅相当于佛教学派,至于其中的成实宗、俱舍宗则分别依附于三论宗、法相宗。平安二宗是日本以平安(今京都)为国都时期(794-1192)由日本僧最澄、空海分别从中国传入的天台宗和真言宗(密宗)。

  镰仓时代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日本成立了由武士掌握全国军政大权的政治体制──镰仓幕府,在京都的以天皇为首的朝廷仅拥有虚位。随着武士阶层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支配地位的确立,在以往依附于皇室和贵族的文化逐渐受到冷落,而反映武士和一般平民思想意识的新文化迅速得到发展。此时佛教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之中,与日本固有的以神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思想和宗教信仰、民间生活习俗密切结合。在新的时代潮流推动之下,一些僧人为摆脱旧有佛教的腐败、混乱和严重脱离民众的局面,相继提出适应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传法需要的学说,创立了新的宗派,其中有源空创立的净土宗、亲鸾创立的净土真宗、一遍创立的时宗、日莲创立的日莲宗。这些佛教宗派的创始人都是土生土长的日本人,也未曾到过中国留学求法,是据已经在日本流传的汉译佛教经典以及中国的佛教著述,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诠释构建自己的教义体系的。可以说这是中日两国佛教文化交流的新的形态。

  同时,从中国宋元相继传入的禅宗得到迅速传播,也得到以幕府为首的武士阶层的欢迎。

  二、

  日本平安后期,阿弥陀佛西方净土信仰开始在平安城东北的天台宗中心比睿山兴起,先后出现几位提倡净土信仰的代表人物:源信(942-1017),天台宗著名学僧,着《往生要集》三卷,分类引用汉译佛教经论和中国人的净土著述达160余种,提倡以观想阿弥陀佛为重点的「正修念佛」法门,同时也提倡口称念佛;空也(903-972)经常到民间宣传口称念佛;良忍(1072-1132)融通天台、华严思想,也提倡口称念佛。他们推动了净土信仰的流行。源空继他们之后正式创立净土宗。日本净土宗是镰仓时期成立最早的佛教宗派,因为特别提倡易于民众理解和修行的口称念佛,因而传播十分迅速,影响越来越大。

  关于源空的传记,主要有信阿《知恩讲记》、源智《净土随闻记》、《法然上人私日记》、托名圣觉记的《黑谷源空上人传》、舜昌《法然上人行状绘图》、《法然上人传》及师炼《元亨释书》卷五〈源空传〉等。

  源空(1133-1212),号法然,俗姓漆间,美作国(今冈山县)人。父亲是位负责地方治安的武士,在源空九岁时因遭人袭击受伤而死。源空受父遗命不得为他复仇并出家为僧为他祈福。源空先从其舅、天台宗僧观觉出家,十三岁入天台宗中心京都东北的比睿山,先后师事源光、皇圆。皇圆是著名史书《扶桑略记》的作者。源空跟他学习天台三大部──《摩诃止观》、《法华玄义》、《法华文句》等,并从他受戒。三年后,源空投到西塔黑谷睿空的门下,听他讲授源信的《往生要集》,并受传净土法门。睿空对他刻苦修学的精神十分赏识,称赞他「法然具足」,给他起法号「法然」,并且用他的先师名字「源光」和自己名字「睿空」中的「源」、「空」二字为他起法名「源空」。

  此后,源空曾闭关修行,到南都奈良游学。他在奈良接触到多种提倡净土念佛的学说。其中有代表意义的有:三论宗僧永观着有《往生拾因》,珍海《决定往生集》,他们已据中国唐代善导《观无量寿经疏》提倡弥陀本愿他力的净土法门。他还广泛学习三论宗、律宗、真言宗等教理。

  源空从奈良回到黑谷,集中阅读佛教藏经,对宣扬净土法门的经论和著述特别用心阅读。他在精心阅读源信《往生要集》过程中对书中引述的道绰《安乐集》、善导《观无量寿经疏》、《往生礼赞》、《观念法门》、《法事赞》等著作中的语句非常感兴趣,并且找到原著仔细研读,受到很大启发。他经过比较,认为源信提倡的以观想念佛为主的念佛法门难以为一般人理解和修行,而善导特别提倡的口称念佛法门简单易学,容易为普通民众接受。据现存信阿手抄本《知恩讲私记》记载,他曾赞叹说:「善导是弥陀化身也,此疏(按:《观经疏》)弥陀直说。」他由此决定舍弃以往积累和修持的诸宗教义和法门,确立以口称念佛为中心的净土教说。

  此后,他开始了艰苦的传教过程。他先到京都北面的大原胜林院,邀集当时南北二京著名高僧前来听他讲述以口称念佛为主要内容的净土教义,并回答他们提出的质询,强调在「末法」时代只有靠阿弥陀佛的本愿他力,专念弥陀名号,才能使一切人往生净土,达到解脱。源空在僧俗两界逐渐出名,归依他的人中不仅有一般民众,也有上层贵族。摄政九条兼实(1149-1207)接受他的净土念佛法门,勤修口称念佛,并且从他受戒。源空受他之托,将自己的净土主张写成文字,此即著名的《选择本愿念佛集》。

  《选择本愿念佛集》是日本净土宗所依据的主要著作,开宗名义的第一句话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往生之业,念佛为先」,概括出了源空净土主张的基本特色。全书由引述净土经论、著述--正文和源空评述的「私曰」两大部分组成。正文除引证净土三部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外,还大量引证善导的《观经疏》及《往生礼赞》、《观念法门》、《法事赞》,还有道绰《安乐集》、法照《五会法事赞》、窥基《西方要决》等,在评述中也引用中国北魏昙鸾《往生论注》、日本源信《往生要集》等书。然而源空清楚地表明,自己是「偏依善导一师」,是以弘扬口称念佛的净土法门为主旨的。

  源空的净土教说在武士、农民、渔民等普通民众中得到广泛传播后,虽曾受到天台宗、法相宗等旧有教派势力的激烈反对,并且由于这些教派一再奏告朝廷招致朝廷的镇压和禁止念佛,然而最后毕竟没能阻挡源空净土法门的流行,在13世纪以后成为日本迅速兴起的新兴民族佛教宗派之一。

  三、

  「判教」或称「教判」,是站在特定的立场对全部佛法进行分类,按大小乘及教理的所谓深浅、高低、显密等进行排列,将自己最信奉和推崇的教法置于最高地位。中国隋唐时代成立的诸宗派皆有自己的判教理论,作为自己开教立宗的依据,例如天台宗的五时八教论、三论宗的二藏三*轮论、法相宗的三时教论、华严宗的五教十宗论、净土宗的二道二门论等。

  中国的净土宗虽然没有比较严格的传法世系,然而从北魏昙鸾开始直至唐代道绰、善导,也相继形成自己的二门二道的判教理论。大意是说:进入佛教面临空前危机的「末法」时代,只有宣说阿弥陀佛西方净土法门和教人念佛的教说才能引导众生往生极乐世界,从苦难中得到解脱,称此为净土门,而其他宣说通过自己读经、修行、坐禅、做种种功德等追求觉悟解脱的教说是圣道门;说净土门易于为一般人理解,故称易行道,而圣道门难以为一般人理解和接受,称之为难行道。

  源空的判教学说基本上是继承了自昙鸾至道绰、善导的判教理论。他在《选择本愿念佛集》中说:

  凡此集中立圣道、净土二门意者,为令舍圣道入净土门也。就此有二由: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

  此宗之中立二门者非独道绰、昙鸾,天台、迦才、慈恩等诸师皆有此意。且昙鸾法师《往生论注》云:

  谨案,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云:

  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

  难行道者,谓于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分以示义意: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三者无顾恶人,破他胜德。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毘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已上)

  此中难行道者即是圣道门也,易行道者即是净土门也。难行、易行,圣道、净土,其言虽异,其意是同。天台、迦才同之,应知。又《西方要决》云:

  仰惟释迦启运,弘益有缘,教阐随方,并沾法润。亲逢圣化,道悟三乘。福薄因疏,劝归净土。作此业者专念弥陀,一切善根,回生彼国。弥陀本愿,誓度娑婆。上尽现生一形,下至临终十念,俱能决定,皆得往生。(已上)

  又同后序云:

  夫以生居像季,去圣斯遥。道预三乘,无方契悟。人天两位,躁动不安。智博情弘,能堪久处。若也识痴行浅,恐溺幽涂。必须远迹娑婆,栖心净域。(已上)

  此中三乘者即是圣道门意也,净土者即是净土门意也。三乘、净土,圣道、净土,其名虽异,其意亦同。净土宗学者先须知此旨。设虽先学圣道门人,若于净土门有其志者,须弃圣道归于净土。例如彼(昙)鸾法师舍「四论」讲说一向归净土,道绰禅师搁《涅槃》广业,偏弘西方行。上古贤哲犹以如此,末代愚鲁宁不遵之哉!

  现对上述引文略作说明:

  (一)源空在对《选择本愿念佛集》所设立的圣道、净土二门理由进行解释中,引用唐代道绰《安乐集》提出的两点:一是此时离佛(「大圣」)在世时已很遥远,意为已进入信众素质低下的「末法」时代;二、佛所宣述的「圣道」——所谓三乘(声闻、缘觉、菩萨三种教法——小乘与大乘)、四乘(外加佛乘)的教法,道理深奥,已经难为信众普遍接受和流通,所以在圣道门之外,特立净土门来教化民众,引导他们念佛往生净土,以达到解脱。

  (二)源空主要引证的是中国昙鸾、道绰曾经阐述过的难行、易行二道和圣道、净土二门的判教思想,同时也引证并非专门弘传净土法门的学者的语句作为证明,即所谓「此宗之中立二门者非独道绰、昙鸾,天台、迦才、慈恩等诸师皆有此意」。北魏昙鸾着《往生论注》,最早对印度龙树《十住毗婆沙论》中的「难行道」、「易行道」进行阐释,提出弥陀本愿「他力」和修行者「自力」的思想。唐代道绰着《安乐集》,进一步阐释难行、易行二道,并立足「末法」时代的社会环境和信众的素质,对比「圣道门」、「净土门」的优劣、难易,除继续提倡观想念佛外,还提倡口称念佛,并且强调一切「恶人」皆可通过口称念佛来灭罪,死后往生净土世界。源空认为,不仅他们二人有此主张,即使不专弘扬净土法门的天台、迦才、慈恩也这样主张。他所提到的天台是隋朝天台宗创始人智顗,着有《观无量寿经疏》、《阿弥陀经义疏》、《净土十疑论》等;迦才,唐代贞观年间住于长安弘法寺,弘扬净土法门,着有《净土论》,主张观想念佛;慈恩是玄奘的弟子窥基,虽弘扬法相宗,也提倡净土法门,着有《西方要决》(即《西方要决释疑通规》。

  (三)他直接引用昙鸾《往生论注》中关于龙树《十住毗婆沙论》的难行、易行二道的解释。为什么圣道门难以修行呢?世处「五浊」之时,众生追求达到不退转(「阿毗跋致」)的觉悟境界是非常困难的,概括起来有五点:一是有「外道」存在,不断扰乱大乘佛法;二是小乘教法教人只追求自己解脱,从而阻碍了大乘以解脱众生为宗旨的菩萨慈悲之道;三是无所不为的「恶人」破坏人的修行功德;四是恶人颠倒善恶因果,破坏人的净善之行;五是修行者相信和依靠「自力」,而不相信佛本愿的「他力」在接引众生往生净土中的殊胜作用。这样一来,修行好比选择陆路走道,非常吃力。相反,如果相信并依靠阿弥陀佛的本愿之力,就可以在「佛力住持」之下毫不费力地在死后往生净土,达到大乘的不退转的解脱境地。好像乘船,非常省力。因此他说,圣道门(也可以称为「三乘」)就是难行道,而净土门就是易行道,劝人舍弃圣道门而改奉净土门。

  可以说,以上判教理论就是源空在旧有诸宗并行的社会环境中另创立净土宗的理由,希望世人认清时代和自己的素质,舍弃难以修行的「圣道」佛法,而改奉易于修行的净土念佛法门。

  四、

  中国隋唐时代成立的佛教宗派,一般皆有前后相承的传法世系--「相承血脉」、「师资相承血脉」。传到日本的佛教宗派,一般在继承这个世系的基础上再加上日本的传承世系。那么,源空创立的净土宗的传法世系如何呢?《选择本愿念佛集》记述:

  问曰:圣道家诸宗各有师资相承,谓如天台宗者慧文、南岳、天台、章安、智威、慧威、玄朗、湛然次第相承;如真言宗者大日如来、金刚萨埵、龙树、龙智、金智、不空次第相承。自余诸宗又各有相承血脉。而今所言净土宗有师资相承血脉谱乎?

  答曰:如圣道家血脉,净土宗亦有血脉。但于净土一宗,诸家不同。所谓庐山慧远法师,慈愍三藏,道绰、善导等是也。今且依道绰、善导之一家论师资相承血脉者。此亦有两说:一者,菩提流支三藏、慧宠法师、道场法师、昙鸾法师、大海禅师、法上法师(已上出《安乐集》);二者,菩提流支三藏、昙鸾法师、道绰法师、善导禅师、怀感法师、少康法师。(已上出唐宗两传)

  源空自设答问,以问者的名义提到中国天台宗、密教的传承世系,说天台宗以南北朝时的慧文、南岳慧思,隋朝的天台智顗、章安灌顶,唐代的智威、慧威、玄朗、湛然等人前后相承(如果以印度龙树为初祖,则为九祖相承);密教真言宗以法身佛大日如来,印度的金刚萨埵、龙树、龙智,唐朝时来华的金刚智、不空前后相承。那么净土宗有没有自己的「相承血脉」呢?

  源空在回答中说:净土宗也有自己的血脉相承,然而说法不一。他提出有三家传法世系:一是尊奉东晋庐山慧远(334-416)为初祖的法系,二是尊奉唐代慈愍慧日(680-748)为初祖的法系,三是唐代道绰、善导相承的法系。他明确地表示,他创立的净土宗是尊奉道绰、善导传承的法系。

  对这一法系,他进而介绍存在两种说法:一是根据道绰《安乐集》卷下的说法:从北魏时在中国北方传法的印度僧菩提流支开始,下传慧宠(当即地论北派道宠)、道场、昙鸾、大海、北齐僧统法上等人;一是菩提流支传昙鸾,再下相承有唐代道绰、善导、怀感(着《释净土群疑论》)、少康(被称为后善导)。

  源空采取后一种说法,以菩提流支、昙鸾、道绰、善导、怀感、少康六人为日本净土宗的六祖。在这六祖中,除道绰、善导和怀感三人有前后相承的关系外,皆无直接的传承关系。据《续高僧传》卷六〈昙鸾传〉记载,菩提流支曾赠昙鸾以《观无量寿经》,昙鸾从此舍弃神仙道教信仰而一心信奉净土法门。少康是因读善导的《行西方化导文》(《往生礼赞》)受到启示而专弘净土法门的,于是也被列入道绰、善导一系的传承世系之中。

  然而此后源空在自己编录的《类聚净土五祖传》(载《黑谷上人语灯录》卷九)中去掉菩提流支,只以昙鸾、道绰、善导、怀感、少康五人为净土宗五祖,并且详细地摘录唐代道宣《续高僧传》、迦才《净土论》、《往生西方净土瑞应传》、《新修往生传》(当即宋戒珠《净土往生传》)、宋代王日休《龙舒净土文》等对这些高僧的生平作详细介绍。源空的弟子亲鸾创立的净土真宗,以昙鸾、道绰、善导为继承印度龙树、世亲之后的中国三祖,并以源信、源空为日本二祖。

  关于菩提流支与昙鸾的事迹,在任继愈主编的《中国佛教史》第五章由笔者执笔第三节《昙鸾和弥陀净土信仰的发展》中已作详细介绍;至于道绰、善导及其弟子怀感、少康等人的生平和净土思想,在拙著《道绰、善导和唐代净土宗》中已经介绍。这里一概从略。

  综上所述,由源空创立的日本净土宗是继承和发挥中国净土宗高僧的判教理论为自己开教立宗提供依据的,并且尊奉昙鸾、道绰、善导等净土高僧为祖师。

  中日两国的佛教自古以来形成密切的血缘关系,彼此之间的佛教文化交流十分密切,是东亚佛教黄金纽带的重要的组成环节。昙鸾、道绰和善导曾经居住和传法的山西省交城县西北的玄中寺,不仅是中国净土宗的重要祖庭,也是日本净土宗、净土真宗的祖庭,在上世纪的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中曾发挥重要作用,相信在新世纪联接中日两国佛教徒的友好往来和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中也一定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2004年7月2日于北京华威西里自宅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杨曾文教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杨曾文教授)  

 杨曾文教授:中国禅宗的兴起及其主要特色 

 杨曾文教授:实践人间佛教思想的楷模——纪念真禅法师圆寂十 

 杨曾文教授:隐元东渡和日本黄檗宗 

 杨曾文教授:中日佛教学术会议(1985-1999) 

 杨曾文教授:慧能的劝善止恶伦理思想试析 

 杨曾文教授:新世纪中国佛教的使命和社会关怀 

 杨曾文教授:鉴真大和尚东渡 

 杨曾文教授:中国历史上的《法华经》及其在21世纪的意义 

 杨曾文教授:在日本的《法华经》思想和文化 

 杨曾文教授:痛悼净慧长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