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药师山·紫虚居士:谈五毒心与业障 |
||
|
||
谈五毒心与业障 药师山紫虚居士 壹、前言 贰、五毒是无明与五智的结合 「无明」依其粗细不同而有无始、业相、转相、根本、尘沙与枝末六种,除枝末无明属第六识的障碍外其余皆属第八识以上的障碍。 次说「五智」,五智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与「真如缘起智」(或称法界体性智)。 当最后修成法身佛时第八识才转成大圆镜智而圆满成就佛的三身四智。大圆镜智如明镜可彻照宇宙恒河沙的种子(即形成一切有情、无情诸世间的种子);平等性智了知诸法的体性不二(即空),因此不生「我相」;妙观察智善观诸法的差别相状;成所作智即是成就五大神通,故能圆满成就所要做的事;真如缘起智能明白了知宇宙一切现象都是由「真如」(即本体)起「无明」而「如幻缘生」。五智是众生本有,但因无明遮蔽而无法现出,要经过长时间修行后,慢慢转识成智才会现出。 最后说五毒心的本质,五毒心是属意识心(即众生心)的层次,意识心是根尘与八种识共同作用所产生的。嗔心是大圆镜智与无明所成者,其余痴、慢、贪与疑四种心则分别是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真如缘起智与无明所成。此中无明主要来自「六道无明」(即枝末与尘沙无明之合称)详细情形将说明于下面。 参、业障的形成 肆、详述五毒心的形成 例如就贪钱而言,钱本身是名相符号,本是虚妄不实,但因为我们有「尘沙无明」的缘故,当我们看到金钱时就妄执以为「实有」,由于以为实有之故,我们会想拥有它。贪钱其它的原因很多,主要是钱可以满足「我的」各种精神与物质的欲望,例如可使「我有」娇妻美妾、使「我有」房屋、汽车、会使「我有」名望地位等等,这些原因其实就是「我执」的缘故。而产生我执的原因是「枝末无明」(详细见药师山通讯第三期第一页)。因此,形成「贪钱的心」的主要因素是「眼的视觉」与「六道无明」。 详细分析可知,贪心不离人的前五根、前五识及六道无明,也可以说贪心是成所作智与六道无明所成者。贪心产生后会在第六识产生贪的业障(属名色),亦会在第八识形成贪的业障种子。由于自无始以来已经在六道轮回无数次,前五识经长期熏染的结果就会形成色蕴与受蕴(细腻身),此色、受二蕴就是使我们不能成就五神通的主要原因,也可以说贪的业障是形成色受二蕴的主因,也是障碍成所作智不能现出的原因。 (二)嗔心 嗔心的产生至少包括三样东西:能嗔恨的「我」、所嗔恨的对象及引起嗔恨的「媒介」。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嗔恨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缺少慈悲心,不知道引起嗔心的「媒介」皆如幻非实及不知「无我」,此是嗔心会产生的原因。众生在无数次的轮回中彼此都有亲密相依的关系,若能开大圆镜智则会了知众生亲密相依的种子而产生同体的大悲心,嗔恨就不会产生。因此可知,大圆镜智被遮蔽,与众生自己的「我执」与「法执」,这些就是使我们面对某些境界会起嗔心的原因。也可以说嗔心是大圆镜智与六道无明的产物。 (三)痴心 痴心的根本原因是「不能控制的心动」。这种源于「第七识」的心动使其只能觉知其所心动的事,其他的事都被其「忽略」而不知。因此,痴心会使人对很多周边的事不觉知而显得呆笨。这种情况就好像当男女的爱情正在火热的进行时,当事人很多事情是不能自制的,也有很多事很容易被他们忽略而不知。痴心很多是源于直觉而非经详细思考。人之所以会对某些事情发生心动而不能自制,主要原因是不明白这些现象是如幻不实,这些人对这一点比一般人来得不明白,故是痴。 此外,「我爱」、「我有」等「我执」亦是原因之一。因此,形成痴心的无明主要是「六道无明」。因为第七识是平等性智被遮蔽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说痴心是平等性智与无明的产物。痴心会使人在第六识中形成名色的痴业,亦会在第八识中形成痴业的种子。痴业是轮回到畜牲道的根本业障,畜牲道的众生都有一种极为顽强的痴业存在,例如猪是好吃成痴,蛇类是嗔恨成痴,而鸳鸯类则是两性相爱成痴。 (四)慢心 憍慢的结果亦会产生「不精进心」,因为「已经最好」当然就不再需要求进步了,因此憍慢心会障碍精进心与妙观察智的成就。此外,憍慢自大的结果会使别人觉得他自视甚高,曲高和寡,在菩萨道上渡生亦会形成障碍。天道众生由于福报大,衣食俱足身相庄严,故憍慢心较强。憍慢心会造作身口意的憍慢业,在第六识形成憍慢的业障及在第八识形成憍慢业障的种子,有时亦形成不精进业障。 (五)疑心 疑心会使人造作口业与意业,在第六识形成疑的业障,亦在第八识形成疑的业障种子。疑心也会引起杀业、嗔业等其他业障。疑业是鬼界众生的根本业障。我个人认为疑业对修行的影响最严重,因疑业使修行者不相信三宝,常会因此断了学佛之路。疑业使修行者不信佛菩萨或其指导上师,因此在「加持」与「相应」上都会发生问题。 伍、消除业障的意义与方法 例如经由消除枝末无明以去除第六识中的业障;经由消除根本无明以消第八识中的业障。由于无明的消除,内心就不再认为业障是实有或不认为是「我」的业障,不认为有我在受业障,这样就可以消除某一些业障。 第二种消除业障的方法是直接消除在第六识或第八识中的业障,如消除贪业或杀业等,当然不同原因而起的贪业(或其他业障)有时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消除。念某位佛菩萨的圣号主要可消除某些业障,在密部佛法中有很多咒语可有效的消除某些业障,至于各种无明的消除似乎只有密咒比较有效。 除了以上两种常用的方法外,消除业障的第三种方法是直观「业障本空」,但这种方法必须修行到很高层次才可用,一般修行人最好不要使用,以免陷入「我慢」的修行症候。 第四种很有用的消业障方法是忏悔,尤其在诸佛菩萨面前忏悔会比较有效(此与佛菩萨之愿力有关)。忏悔在理论上是以自己的心力了解自己的过错而可自行解除自心的障碍。但问题在于我们一般无法知道自己的错误(即业障)来自何处。例如某种与贪业有关的现象出现(也许是生理或心理上的病症),但它到底是贪YIN或贪什么我们无法得知,故心理学上的自我忏悔或者靠自力的忏悔可能都使不上力,因此,业障之忏悔除了自心要真诚有悔意外,诚心向佛菩萨表白求其加被,如能蒙佛菩萨佛力之相助也许才更能有效的找到业障之源而消除之。 陆、结语 修行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消除各种业障(即内心的垃圾)。其方法可以持咒、念佛、忏悔或观空等行之,但最好要有善知识指导。业障去除则「本心」自会现出,修行者有少数因为多生之努力,业障已甚少,今生很快就能以内观之慧力而现出本心,但这是极少数的「大善根」,有的可能是乘愿再来的菩萨,一般修行人切莫以为不必什么修行,只要自己「想」成是佛就可以,那是「妄想」,很容易陷入「憍慢自大」,甚至会犯未证谓证的毛病,那就不好了。 最后愿各位同修自发大心精进修行,誓求今生解脱,誓愿自渡渡人,如此,我相信佛菩萨会助你度过无边的「业障大海」,使你顺利到解脱的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