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王骧陆居士:观微杂说 |
||
|
||
观微杂说 观人 平时观其所好,贪虚荣者必是贱相,以贵者不必求贵,惟其贱是以求贵。贪富财者必是贫相,义亦如是。如功利者必喜侵轧而忌才,贪者必量小,量小者必福薄。凡自奉厚者必薄待于人,不足交也。豪富之家,且先观其穷苦戚族,能厚相结者,其家必昌,交友其次之。中产之家,且先观其子弟有礼貌能读书者,其家必昌。贫苦之家,且先察其勤惰,能勤者其家必昌。 富贵之家人无骄气,中等之家人无暮气,贫寒之家人无陋气,不得分贫富,皆是昌大之象,为国家之宝。 入其室,先看其地下,往往打扫不净者,其人必懒,不久即堕落矣。 贫寒之家,其子女衣服破旧无碍,若不洁净者,其家必懒。 家庭不论贫富,最忌者有七事:一不早起,二无礼貌,三眠食无定时,四蓄赌具,五闲,六收支无预算,七借债而不还。但诸病皆从“闲”字起。 一、不早起者,一切奸恶隐蔽等事自然而发生。 二、无礼貌者,永不得向上与有道人相交接,自然堕落。 三、眠食无定时者,有无形浪费,抑且多病。 四、蓄赌具者,必招恶友,且伤感情,男女混杂,伤财、伤德、伤时、伤精神,为无形之盗贼。 五、闲则精神颓惰,养成懒习性,做无聊事,是最丧志者。 六、收支无预算,则于收入每存希望心,于支出漫无限止,自然贫苦,而前恶皆从贫而丧志起。 七、借钱并非坏事,人有通财之义,本无所谓,惟不还成习是最危险,顶好不借,借则必时时警惕。 百喻 卧病 牛皮胶 理发员朱某 花 住 逝 发白非性白 烦恼是宝 杂谈苦恼 “苦恼”二字当有别解,言苦从恼生,无恼即无苦,而恼自有心起,以未明心本来空,故认一切为实,有此即妄也,惑也,业苦随之矣。 修道人最忌有争,争名争利,生死之最坚固者也。高于我者,莫与争名;下于我者,莫与争利;等于我者,莫与争能。争则意气生,是非起,世法尚不许,况出世法乎? 参须实参,悟须真悟,不可徒托空言,以敌不得生死。故所言实者须亲见实相,真者须到真实不虚地。且事到其间自有个真实考验处,否则成为未得谓得之大妄,自欺之愚,亦已甚矣。 名心未死,莫为人师,如星火未熄,随时可燃也。然而除法见为最难,《维摩经·法供养品》有句云:不复起见,是为最上法之供养。此世尊四十九年说无量法之总持也。 学到老 世界之大,宇宙之广,我所见闻者,尚不及恒沙一粒,岂可自大?越老越感觉学问之不够,力量之不足。今行年垂七十矣,虽有利众之心愿,苦无济世之善法。年老精力就衰,不能起而行者,或可坐言笔录,事不论巨细,苟有所得,即愿公诸同好。兹将老来见闻,逐段记录,亦不敢善小勿为之意也。 插瓶花一事可为细矣,但不久即谢。闻诸花匠云:花瓶内水只可寸许,切勿多放,花上勿著水、亦不可靠著他物,以免吸收水分,每两日换一水。我试之极妙,经多日不萎。牡丹芍药插瓶前持剪处于火上烧焦再入水则易开发。有云水中放炭一块尤妙。 院内四周墙角,欲其经久不倒,须每年墙脚草清除一次,以除根为妙。植树离墙宜远宜深。 手足或被水火烫伤,急用碱水化敷之,水不可太多,立可止痛。 人身百病,内喘外癣为最难治。喘病尤苦,近得一方:用北瓜六斤去子,饴糖四斤,老姜半斤取汁,三药同煮成膏,于立冬日起,每日服一汤匙,开水冲服,轻者一冬便愈,重者三冬见效。 黑木耳功力较白木耳数倍,凡病后每日食二钱,要炖烂,服一斤得奇效。有郑老居士服十多年,今八十六矣仍健在。但青年有滑精病者不可多吃。 凡恼怒不可制止时,急想自己脚心下,使火下降,即无中风之虞,以血不冲入脑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