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四祖寺第三届禅七开示:临济四料简 (2005年11月28日) 各位大德: 今年的禅七与过去两次禅七有很大的不同。不仅是人数多一些,禅堂安静一些,大家投入的精神集中一些,更重要的是,真正有一些很用功、很用心的人。而且还有人到丈里室问话,问的话有相当的分量,有一定的尖锐性,这都是非常好的现象。如果所有问话的人,对和尚讲的话都只是一片赞扬,那就说明问话的人没有用心,没有用功,不是说的心里话。问话的人能够提出不同的看法,那就说明问话的人是在用心,是在真正地用功,是真正想解决自己的问题。打开古代禅师的语录一看,许多的大禅师都是在面对非常尖锐的提问面前,能够开发自己的智慧,启发自己的智慧。我自己无法同古人相比,有人尖锐地提问,也可以帮助我更好地消化曾经学习过的东西,推动我在修行上更加努力。这种现象、这种事情,值得鼓励,也值得常住庆幸。因为这不仅是四祖寺这一期禅七的收获之一,如果说这些用功的人、有问题的人,能够开发智慧,解决问题,将来对于佛法的兴旺,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这是佛法的希望。古人有所谓法战,就是为了佛法,为了一个问题,有时会争得面红耳赤,我不让你,你不让我,各坚持自己的意见,这就是所谓的法战。这种传统在藏地还有,即所谓“辩经”,在汉地很少见到。如果有的话,多半成为意气用事。法战要完全抛开意气用事,完全从佛法出发。这本来是佛教内部辨明是非的优良传统,可惜这个传统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在这些问话中,牵涉到一个问题,即临济禅师提出的“四料简”。临济禅师有一天开示大众说:“我开示学人,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人境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夺。”当时有学人就问临济禅师如何是“夺人不夺境”乃至“人境俱不夺”,临济禅师当时对每一问题都用两句诗来回答。 关于“夺人不夺境”,临济禅师说:“煦日发生铺地锦,婴孩垂发白如丝。”什么是“夺境不夺人”?临济禅师说:“王令已行天下遍,将军塞外绝尘烟。”什么是“人境俱夺”?临济禅师说:“并汾绝信,各处一方。”什么是“人境俱不夺”?临济禅师说:“王登宝殿,野老讴歌。” 临济禅师是一位非常有文采的禅师,也是六祖以后最杰出的禅师之一。为什么叫“四料简”呢?所谓“料简”,料就是要处理的问题,简就是选择何种方法处理问题。四料简就是处理问题,辨别是非,开示学人的四种方式。这四种方式与所谓的四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谓“夺人不夺境”,夺者,扫除、破除。人指我执,境指法执;或者说人是指主观意识,境是指客观环境。我们众生在每一件事物上可能有种种不同的烦恼和执着,但是总的来说,不出两个方面。一者我执(人我执),二者法执(法我执)。禅师在接引学人的时候,应该根据学人执着情况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果来请法的学人,从他的言谈举止中,看得出来他的我执比较重、法执比较轻,那么禅师就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来破除他的我执,用“夺人不夺境”的方法加以接引。两句诗的意思,实际上只能是仿佛而已。它是借用世俗的文学语言来形容我执重的情况。“煦日发生铺地锦”,早上初升起的太阳,光芒万丈照耀大地,好像一片锦绣一般。“婴孩垂发白如丝”,初生的小孩头发却长得很长,而且已经白了,就像一根根的银丝一般,我执严重的人就是这么一种情况。因为处处从我出发,就像是刚刚出生婴儿,等闲白了少年头。透过优美的文学语言,我们就能认识到我执是多么顽固难调。 “王令已行天下遍,将军塞外绝尘烟。”这是借用军事语言来形容法执重、我执轻的情况。所谓“王令已行天下遍”,就是说我们对已有的外在事物坚执不放,这就是法执比较重的情况。“将军塞外绝尘烟”,将领在塞外作战,已经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将军之令可以不再行使了。那就是我执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淡化。这也就是“夺境不夺人”的境界。 “如何是人境俱夺?”我执也重,法执也重,自己无法控制由我执、法执产生的烦恼。“并汾绝信,各处一方。”“并”就是并州(并州治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汾”就是汾州(汾州治西河,今山西汾阳县)。在唐末的时候,地处山西的并汾二州,中央已经无法控制局面,那里的节度使各自为政。“中央”代表我们的觉照。觉照对人我执、法我执都没有办法克服,就像国家对地方政府和官员无法调遣一样。所以要“人境俱夺”,这个时候既要收复失地,又要把准备叛逆的将领加以调服,所以叫人境俱夺。 “如何是人境俱不夺?”对于那些我执烦恼和法执烦恼都比较轻的人,怎么去接引他?他的情况又是怎么样呢?“王登宝殿,”我执得到了调伏,就像国王登上了宝殿,能够安守本分,不再恣意妄为,作应作之事;“野老讴歌”,表示法执也得到了调服,乡下那些“王法于我何有哉”的老汉,也能够规规矩矩、安守本份,能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开心快乐地唱歌。实际上,我们的人我执、法我执天天在“造反”,弄得心地不得安宁。 临济禅师用文学语言来描述我们的我执和法执。这是古人接引学人的一种方法。这个时候的禅风,应该说在某种程度上,逐渐从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随缘引导的阶段,向公式化的阶段过渡,禅宗的参学逐渐有了一定的模式,可以从思维上加以捉摸,可以运用一些固有的方法来处理烦恼障和所知障。也就是说,这时祖师禅逐渐过渡到文字禅,不立文字逐渐过渡到不离文字。可见禅宗这一法,越古老越直接,越到各家宗派形成之后,越公式化。一公式化了,作为学人就觉得有个路数可以来模仿。看古代祖师的语录,六祖、马祖、百丈,这些早期禅师的语录比较平实;自五家宗派形成以后乃至五家宗派形成的过程当中,就慢慢地形成了一些模式。正因为形成了不同的模式,所以才有了不同的宗派。如果没有这些不同的模式,这些宗派、宗风也就形成不了。所以有模式,有它有利于的一面,可以形成一宗一派的特色与优势;也有它不利的一面,那就是公式化了。任何事物如果走到公式化了,它就变得死板,成为教条。禅宗本来是活泼泼的,公式化、模式化了,就会退化;直指人心的开悟,就会变成可以思维的知识。 因为有几位禅人去丈室问话,不免把祖师的这些葛藤在各位面前抖露抖露。实际上古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我们来讲,仅仅只能作为借鉴而已,不能完全照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