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蔡礼旭:君子务本为重 |
||
|
||
“子贡方人”,方人就是批评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子贡,你很贤德吗?“夫我则不暇”,假如是我,根本就没有空余的时间能够去看别人的过失、批评别人的过失。这是圣人修学的心境,慕贤当慕其心。而夫子每天下功夫很深,“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每天怕自己没有德日进,过日少,这是夫子的心境。没有时间去看别人的过失,批评别人的过失。我们既然跟孔子学,就把他的心境领纳在心上。“德之不修”,还有什么道德没有好好落实的。“学之不讲”,哪些从经典当中学到的学问,没有好好讲究深入落实的。这个讲是讲究,把这个理,思惟,怎么落实在生活、工作、处世待人,学一句都是扎扎实实的。“闻义不能徙”,所有本分、道义应该做的,我有没有马上去做。“不善不能改”,我的善有没有马上去奉行,过有没有马上去改。“是吾忧也”,统统都是在自身上下功夫,担忧自己蹉跎了岁月。所以古之学者为己。我们现在忧什么?不忧自己有没有提升,忧身边的人有没有学,都在那里着急紧张。本末不可倒置,正己化人,成己才能成物。所以《吕氏春秋》有一段话,师长曾经写成墨宝,“凡事之本,必先治身,成其身而天下成”,其实就是强调修身的重要,成就自己的道德学问。“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为天下者不于天下于身”,从自己的修身上下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