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李融尘:以我而言,戒嗔最难


   日期:2011/7/9 21: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以我而言,戒嗔最难! 

以我而言,修行佛法,戒嗔最难!

嗔,又作瞋,前者表现于口,骂人之谓也。后者表现于目,以目示怒也。

何谓嗔?生气也,对人不满也。贪、嗔、痴三毒,我毒以嗔为最。

嗔,我常犯之也。瞋 ,则少犯之。

残躯七十余年的生活中,常说坚持“真理”也,谓为“革命”献身也。以世俗之情论之,对者坚持,错者改之。但对错无一定标准,自己坚持的不一定是“真理”,自己反对的,不一定是“错误”。直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说出来后,自己的言行才找到了检验对错的依据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颇讨厌那些屡教不改、屡教不懂的学生。佛祖说:众生皆有佛的智慧,但开悟不同,对于“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师来说,应耐心教育之。若一次,若二次,若三次,我可以耐心教之,三次以外,嗔恚心生。孔子之言“朽木不可雕也”浮于脑海。故所诲学子超越三千,但感恩于我者甚少,嗔恚之心所使然也。

对于违反生活常规,违反生活公德之行为,我也不能忍之,即使对长辈,晚辈,亦如是。他人之过——无论于佛,于道,于儒,于耶,皆可曰之为“过”者,若一次、若二次,若三次,可以原谅。三次以外,不可原谅也。有传说云,某人犯过,原谅了一百次,再犯过,还原谅吗?圣者曰:那就原谅一百零一次吧···。我佛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我,佛之弟子也,难行不能行,难忍不能忍。何日得证菩提?

之所以不能行,不能忍,缘于得理不让人。前文说了:于佛于道,于儒于耶,四大宗教,均认为对的,我不坚持谁坚持?我不维护谁维护?你要维护,你要推行,别人不理解你,得忍耐呵!佛祖在《金刚经》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又说,学佛者要做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既然,一切如幻,既然,无人无我,何不得让人处且让人。万法皆由因缘和合而成,因,即如来德性(佛性、智慧),人人有之;缘,要等待呵!等待“无明”众生,因缘成就,去证菩提吧!

我得理不让人,佛菩萨是得理也让人的。佛祖住世弘法时,忍让过不少反对他的人,攻击他的人;最后,这些反对他的,攻击他的,都皈依佛道,成了正果。印度阿育王朝的阿育王,不但诋毁佛陀,而且残杀佛徒,最后也皈依于佛,以佛法治国,使古印度出现了空前的强盛。

我深知柔忍的力量要比刚斥的力量强。老子说:柔能克刚。俗语又说:忍气成财,百忍成金。忍是镇服嗔恚之法宝呵!我与父亲常因生活小节闹矛盾,如衣冠不整、吃相不雅···。但老父百般忍耐。你斥之、骂之,他不理你。我也知道,那是年老使然,又是“老土”进城,如何适应?真希望他“闻过则改”呵!若一次,若二次,若三次,还是不行,那就让他若四次、若五次、若六次、若七次吧!···。孔子曰:“欲速则不达”,何止“不达”?还会生怨呵!

我大概是娑婆世界刚烈众生的典型了。刚烈难以调伏,何日得证菩提?但我佛慈悲,不弃于我,让我皈依三宝,得闻佛法,以疗嗔毒,愿有一天也能像佛一样“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以成正果。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历二五五五年四月二十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