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超然世外 享受人生孤寂里有大美


   日期:2011/7/30 11: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喧哗的白昼过去了,世界重归于宁静。我坐在灯下,感到一种独处的满足。


我总是不太喜欢喧闹的地方,那种独自一人坐拥在自己的王国享受孤寂的感觉,成了最迷人的甘酿。谁说只有野兽与圣人才喜欢孤寂,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些恰如其分的孤寂时刻来完整他自己的生命。

孤寂井非单指一人,孤寂是一种心情、一种境界。孤寂的人最爱独处,一个人静静地站着、坐着、躺着,看着周围的风景,听着风吹过的声响,让阳光照耀着自己的全身,什么都不去想,因为没有什么值得此时此刻去喜、去怒、去哀、去乐。那心情正像佛语所云的“超然世外”,享受着整个世界,却不为它所动。

“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花间一壶酒,对影成三人”、“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这些大概都是前人们孤寂的境界吧!伯牙之琴声,世间惟有钟子期可懂,子期一死,伯牙摔琴便也好理解了,然而最可悲的是没有一个人能赏识认同自己的事业,那就要遗憾终生了。孔子三千弟子生前围绕在身边,可他老人家还要说:“不怨天,不尤人,知我者莫天夫。”(了解我的人可能只有老天了)。梵高一生潦倒穷困,无人赏识,死后却殊荣,那种活着时的孤寂,有谁可以体察?

现在的人越来越害怕独处,怕一个人面对自己赤裸的灵魂。要尽力地去找热闹的场所,把自己的孤寂忘掉,其实这是不明智的做法。逃避是因为不愿意从内心做起,不愿意去静下心来做事、思考,去整理自己凌乱的事物和心情。所谓的举刀断水、借酒浇愁,实在是无用功。孤寂不是什么特殊的情绪,在时间的流逝中和事态的变化间会自然消失的。它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机会,可以给予我们一个整理自己生活的机会以及考验自己的机会,善于利用者从中受益匪浅,或者能成就一个更合理的生活方式与更完美的人格。若让孤寂的情绪消磨了我们的毅力,或者这样的情绪白白的过去,难过也难过了,凄凉也凄凉了,非但—点审美的收益没有,就连以后的生活也是没有一点点的经验借鉴可言,那真是失败中的失败了。

如果是无人理解,尤其是月下独酌,以至于凄凉的心境都出来了,那么不妨赶快开始自我剖析和内省,跳跃前进、完善自我的机会到了;如果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极品式的孤寂,那真是该恭喜了。人若活到那样的境界,只有山水日月树木青草为伴,可以共语,可以互通,又只有让后来人可以了解品味,想那如水的月光之中,对影成三人,衣衫飘动,心情散落,孤独剪影,闪闪烁烁……人生的孤寂里有大美,此情此景,美哉斯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孤寂       超然)(五明学佛网:孤寂       超然)  

 超然法师:《四十二章经》白话(下) 

 超然法师:《四十二章经》白话(上) 

 超然法师:《金刚经》白话(下) 

 超然法师:《金刚经》白话(上) 

 超然法师:《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白话 

 超然法师:《佛遗教经》 白话 

 超然法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十二章 贤善 

 超然法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十一章 圆觉 

 超然法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十章 普觉菩 

 超然法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九章 净诸业 

 超然法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八章 辨音菩 

 超然法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七章 威德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