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圣严法师:非结婚不可吗?


   日期:2011/8/5 11: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台湾人愈来愈晚婚,甚至不婚。父母急着为三十好几的女儿、儿子作媒,就怕儿女老了没有后代照顾。但也有人说,早就养儿不防老了,只要自己过得好,何必结婚呢?人生非结婚不可吗?随着时代的改变,年轻人愈来愈怕结婚。看起来,怕结婚的原因是太麻烦了。万一要分手,结婚双方在财产、法律、家属上的问题,都比没婚约只同居的人麻烦,所以干脆不结婚了。如此一来,男女之间好像更自由,似乎彼此谁都不要控制谁、谁也不需要负担谁的责任。但是这些新的作法,看在老一辈父母的眼中很不习惯。 

在父母的年代,一般人多半会结婚;因为老人家要抱孙子,自己死了,还有子孙可上坟。这是上一代父母的想法。年轻人不再在乎家族香火是不是有人继嗣,他们不在乎家族,而是在乎自己的感受。不结婚到底好不好,要由心理上、生理上、生活上、精神上各个层面去思考。我常说,人生对于伴侣的需求,可以分几阶段来看。青年男女谈恋爱,是找情感上的伴侣;结婚之后,开始生儿育女,这时生理伴侣的角色就相对明显,当然也有生活上的扶持。到了中年,儿女渐长,男女之间更是生活伴侣,一起解决家庭问题;到了老年,老伴是精神伴侣,老了,还有人可以说说话,互相照顾。为了填补人生过程的孤独、寂寞、还有无奈等情绪,人是需要伴侣的。 

在我留学期间,有个朋友常常待在咖啡馆,喝茶看书;朋友都走了,他还不回家。为什么呢?他说,有人的地方才算是家。在咖啡馆还可以看到人,回到住的地方,只是堆书的「图书室」;没有人的地方,不算是家,所以他宁愿晚些回去。如果一个人不属于任何家庭、任何群体,当然觉得孤独。法鼓山有不少信众没有结婚,但是他们不孤独,因为他们有修行的伴侣。如果人生四阶段的需求,可以在婚姻之外找到,不结婚当然也是可以的。晚婚、不婚成了趋势,社会也要留一些空间给他们。不选择传统婚姻和家庭的人,要找到自己的归属感。有些老人家把猫狗当成家人,把动物当成生活上的伴侣,动物伴侣需要他、围绕他,让他们因此有了情感寄托。其实,人还是愚痴啊!结婚一辈子,人老了,两口之中总有一人先走,人总还是会有孤单的一天。不选择传统婚姻和家庭的人,要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本文摘录自《方外看红尘》

有智慧的人,
知道如何以和婉的态度跟旁人沟通协调,
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做人群中的润滑剂,
巧妙解决人与人的纷争;
然后,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让自己的理念,得到别人的认同,
集聚众人的力量,完成理想的志业。
这样,不但成就了理想,也成就了众人。

人行道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圣严法师       结婚)(五明学佛网:圣严法师       结婚)  

 李富华教授:沉重悼念圣严法师 

 温金柯博士:圣严法师的思想特色 

 王孺童居士:沉痛悼念台湾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 

 圣严法师:六根清净怎么讲 

 圣严法师:印顺长老著述中的真常唯心论以《大乘起信论讲记》 

 蔡礼旭老师:什么时候可以谈恋爱与结婚? 

 圣严法师:自信心是做人处事的原动力 

 圣严法师:金刚经讲记 

 圣严法师:明末佛教研究 第四章 明末的居士佛教 

 圣严法师:明末佛教研究 第三章 明末的唯识学者及其思想 

 圣严法师:明末佛教研究 第二章 明末的净土教人物及其思想 

 圣严法师:明末佛教研究 第一章 明末的禅宗人物及其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