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劝人学佛要讲究善巧


   日期:2011/8/11 15: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很多学佛的师兄,乐于劝人相信因果、导人向善、劝人学佛。本来是出于善意,将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介绍给别人,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 

    一个人已经形成的固有观念,不可能片言只语就能改变的。一开始就想动摇其根本观念,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抗拒,找种种理由反驳。辩论的过程中,他实际上是在明确与强化自己不信佛的理由,所以只会越说越远。这结果就会与导人向佛的初衷完全相违了。

    导人向佛,最好是从缘而起,从小处入手。针对各人的根性,晓之以理,动之以利。选择对方最关心的、或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或最能接受的一个点入手。比如告诉特别注重容貌的年轻女孩,以鲜花供佛能改善容貌的事实,她不管信不信佛,十有八九会动心。对久治不愈的病人,推荐他看看《山西小院》的视频,告诉他诵经放生有利健康,他也很可能会想试试。经常遭遇梦魇(鬼压床)的人,告诉她默念佛菩萨名号,就能应声而解,她以后碰到时肯定会试试的,这种灵验无比的方法,很快会让她建立起了对佛菩萨的信心。

    再如常开车的人,最担忧的是安全问题,让他夹一本《金刚经》在后视镜里,以保平安,时日既久,相当一部分人会不自觉就走入了佛门。太过唯物的人,介绍一些他能接受的书籍,比如南怀瑾先生的讲易理之类的书,很可能会由此动摇他的观念,旧的观念的崩塌是需要新的内容填补的。理性而烦恼重的人,可以从佛教方法论上入手,比如介绍一些观心法门,从心理分析的角度解决其当下的烦恼。喜欢辨析的人,可以介绍一些唯识学的内容,从佛教哲学的意义上令人起信。诸如此类,方法可以随机应变。每一样都是看起来不经意的小事,不影响他以往的正常生活,不动摇其既已成形的观念,不让其产生排斥心理,让他自然接受他有可能接受的一小部分。

    固有观念的就象水库,一开始就去挖人家的水库大堤,人第一反应是保护。而这些小事,就很可能成为不动声色地改变其未来观念的契机。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方法,对人的潜移默化,如同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类似的方法,并不是对谁都管用,各人有各人适合的契机。而且能否信佛是需要缘分的。有的人生生世世以来,从来没跟佛教结过善缘,让他们起信就很难;而有的人,根本不需要什么理由,闻即生信;更多的人在中间状态,可左可右。各人的根性是因,我们的方法是缘。有缘无因是结不下佛果的。就象地里没有种子,再适宜的气候、肥力、水土都不会有庄稼长出来。宝剑赠壮士,明珠送佳人,接受不了就不要多说。如六祖所言:“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大意是,对能接受的人,才讲佛法,对不能接受的人,结个善缘即可,至少不要因此惹人反感这个善缘,即有可能成为他未来走入佛门之因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劝人学佛       善巧)(五明学佛网:劝人学佛       善巧)  

 蔡礼旭老师:孙元觉善巧方便规劝父母 

 传喜法师:善巧方便对机说法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十四)~C 第345经(集生 

 法忍法师:善巧方便 

 大安法师:领纳弥陀的悲智善巧 

 女众在家修行断YIN欲,应该善巧方便处理 

 《纪文达公笔记摘要》:善巧劝诫 

 净土法门法师:这个方法好,叫善巧方便 

 索达吉堪布:如何善巧地跟人谈话? 

 宏圆法师:不以善知识善巧方便而见过失 

 宏圆法师:不以善知识善巧方便而见过失 

 什么叫善巧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