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素食护生 -->健康

 清苦高僧为何能长寿


   日期:2011/9/26 23: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有人曾把历代高僧的寿命与历代皇帝的寿命相比较,发现生活清苦的高僧平均寿命高于皇帝。这些人健康长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原因要归功于禅定(又称坐禅)。

  禅定对养生的重要作用,可以用中医的观点来加以解释。《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明精神的安定与和谐在抵抗疾病和延年益寿方面的重要性。

  由于禅定的特殊功效,许多人都欲修习禅定、瑜伽等功法,其中既有渴望健康长寿的老年人,也有追求心理放松的年轻人。然而,对普通人群而言,目前修习禅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注重性格修养,没有调整好心态,最终导致修习失败。作为初学者,应该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要了解修习禅定的一些基本要求,千万不可急于求成。修习禅定需要做以下调理:

  调理饮食食不宜过饱,过饱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也不宜过少,过少则身虚心悬,意念不固。每餐八成饱即可,饭后一小时入坐为宜。

  调理睡眠睡眠不宜过多,初学者以每日不超过八小时为宜。随着修习功深,可逐渐减少,因为静坐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休息方式。

  调身所谓调身,即端正身体姿态,因为它与人的呼吸及精神状态有很大关系。禅定所说的调身主要指坐禅的身体姿态。入坐之初,宽衣解带。若用跏趺坐(双盘),即将左脚小腿曲加于右腿之上,使左脚掌略与右腿齐,再把右脚牵上加于左腿上。初学者或年纪较大的人双跏趺有困难,可改用半趺(单盘)。

  调息所谓调息,即调整呼吸的状态。无论是印度的瑜伽、佛教的禅定还是道家的内丹功,都十分重视对呼吸的调节。一般来说,呼吸方式分为四种:

  喉头呼吸:这是一种不好的呼吸方式和习惯,呼吸短而浅,仅仅在喉头出入。

  胸式呼吸:气体吸入后能够达到胸部,使肺叶比较充满,这是一般人常用的呼吸方式。它与喉头呼吸属于自然呼吸,但不能算做调息。

  腹式呼吸:气体吸入后能够达到小腹,在吸气时,空气入肺,肺底舒张,把膈肌压下,这时胸部空松,腹部外突;呼气时,肺部紧缩,膈肌被推而上,紧抵肺部,使肺中浊气尽量外散。此种呼吸强度较大,需加意念。

  体呼吸:呼吸深长绵细,一出一入,自己不知不觉,好像进入了无呼吸状态。到此地步,便达到了调息的极致。

  除了做到以上的调整外,禅定还要求修炼者做到调心,所谓调心,即调整好心理状态,令其不沉不浮不宽不急。

  以上为坐禅在调身、息、心方面的基本要求。若练功完毕出现气急、身体不端正等现象,需随时矫正;若身体姿势自我感觉良好,而气、心不调和,要随时将其调至适中,如此能较快并持久地进入禅定境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禅定       长寿)(五明学佛网:禅定       长寿)  

 华方田教授:试论中国佛教禅定的特质 

 华方田教授:般若与禅定 

 仁焕法师:健康长寿之本 

 曾琦云居士:培养定力,开发智力——论传统禅定在当代教学实 

 其它:从演译杂阿含经论原始佛教禅定学的特质与意义(黄连忠 

 大安法师:禅定修福 

 大安法师:《西方确指》持戒近善、转短命为长寿之法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10章 自我的扩展与消融 

 宽运法师:你今天笑了没有?──宽心无忧.快乐长寿 

 达照法师:永嘉禅法 第八章 入禅定之门 

 达照法师:永嘉禅法 七章 禅定方便法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廿七章 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