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拜佛仪规常识


   日期:2011/12/27 17:0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几沙门居士女尼亦在内,以下例此。

  见佛像时,无塑像画像,皆应整衣礼拜,最少亦须问讯即作揖或合掌。

  若在佛殿经堂见佛像,则必须礼拜。

  拜时当默念偈云:“天上天下无知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安缚(音袜)曰(音只)喇(音纳)斛。”三遍。凡偈文只念一遍,凡咒语须念三遍,以下例此。

  凡入佛殿经堂不得携带器物,除佛经像及供佛物。

  
入内不得东西顾视,必于礼拜后,始可抬头瞻视,默念偈云:“若得见佛,当愿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又须默赞云:“法王无上尊,三界无伦匹;天人之导师,四生之慈父。我今得皈依,能灭三祗业:称扬若赞叹,亿劫莫能尽。”凡在殿堂经行,必右绕不得左旋(左右以殿为主)三匝或七匝。皆须平视直行念佛,不得谈世谛语言。即言佛法,亦勿高声。不得笑,不得坐,不得涕唾,不得倚壁靠桌。若咳嗽,须以袖掩口。凡礼拜,必须从容,五体投地,精勤作观,不得急落急起。教列七种礼,不可不知。

  七种者:

  一、我慢礼。谓依位次,无恭敬心,心驰外境,五体不具,如捣碓然。

  二,唱和礼。谓心无静想,见人则身轻急礼,人去则身惰心疲,盖心散而口和也。

  三、身心恭敬礼。谓口称佛名,心存佛想,身心恭敬,精无厌怠。

  四、发智清静礼。谓达佛境界,随心现量,礼一拜,则礼一切佛:礼一拜,则礼法界.盖诸佛法身融通故。

  五、遍入法界礼。谓白观身心等法,从本以来,不离法界,佛我平等。今礼—佛,即礼法界诸佛。

  六、正观礼。谓礼自佛,不缘想他佛,以一切众生,各有平等佛性故。

  七、实相平等礼。谓上六种,有礼有观,自他两异。惟此一礼,无自他分别,凡圣一如,体用不二。故文殊菩萨云:能礼所礼性空寂云云。此七种前三名事礼,后四名理礼。学者当依后五种不依前二。

  凡拜佛、拜塔、拜经、拜大沙门,皆须如此,下不重宣。若于各处遇见有佛像、佛经、或一佛字,在不洁净处,急宜两手捧持,安于净处。若见他人对佛经像有不恭敬者,宜于二人共坐时,细细以正义劝之。

  凡佛像,不得安于卧室内。若安卧室内则须常坐不卧,纵卧亦不得久卧,更不得并置溺器于卧室内。盖像在即如佛在也,安得不敬。

  常见世人,于佛经义,则极其深慕赞叹,而于经像则多视若寻常,以为佛法不在经像。殊不知敬佛经像,原为成就自己品行德行。若于经像不敬,则其佛法妙理,又奚从来哉。是故无论何人,皆应敬佛经像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拜佛       仪规)(五明学佛网:拜佛       仪规)  

 惟觉法师:拜佛的真义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佛门仪规的重要性 

 法界法师:拜佛之密意法语开示 

 星云法师:星云大师解“贪官拜佛” 

 本性法师:福州开元寺信众皈依三宝仪规 

 仁焕法师:弥陀本愿专修仪规 

 乐崇辉居士:为什么拜佛 

 本焕法师:《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仪规及唱念规范》序 

 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授居家二众三皈、五戒仪规 

 空海(惟传)法师:如何拜经、拜佛、诵经,才能得到受益? 

 心律法师:进庙拜佛必知的十大礼仪 

 药师山·紫虚居士:礼佛拜佛或念佛等是否心外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