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本有的四大天赋是修习净业的得力工具


   日期:2011/12/28 14: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西方人文学者通过细致的研究得出结论,我们人类异于动物,外在的特征(语言、劳动)不是最主要的差别,某些动物也能进行简单的语言和劳动,其实最主要的差别体现在心理特征方面,也即是人所独有的四大天赋,决定了人在世间万象中的灵长性和优越性,同时,这也是决定人是否能成为道器(修习净业)的根本因素。以下详细分说。 

    人的四大天赋:自我意识、良知、想像力、独立意志。       人本有的四大天赋是修习净业的得力工具 - 《净土》杂志 - 《净土》杂志

       首先,自我意识,并不仅仅限于身见或我执层次,以唯识观来看,这正是人的意识之自证分和证自证分的体现。通俗来说,是反思以及对于反思的反思功能。而动物界则不具有,所以动物只循本能而求生存,不能思考、量证生命的意义,所以也谈不上追求解脱。净业行人若能时时提起自我意识(非自我执著、而是自我反思,以及再反思,从而发起择法之志,趋向于解脱之道),如此则能不忘失净业正念(净业三福等),一句阿弥陀佛摄住心念,令贪嗔痴不起,久而久之,成为习惯,也即不念而念,即近于圣贤境界,在日常生活中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临终自然心不颠倒,生死业力不能相系,阿弥陀佛与二圣即现眼前,与彼国当往生有份。

    复次,良知,同义转换一下,也可以说是惭愧心,古德云:无惭无愧,不生净行。亦有佛教诗人云:若猫咪丢了,到邻居家去找;若良心丢了,请到惭愧里去找。可谓是至理名言,我等佛子宜刻骨铭心,时刻不忘。众所周知,净戒的依因就是惭愧,也即惭愧生净戒。净业行人,以持戒念佛为第一,若时刻不忘良知,惭愧心里求安隐,则不必过于执著戒相,而净戒亦自然具足,净戒具足则魔不能乱,从而专心信愿持名,成办净业。

    复次,想像力,这对净业行人而言,更是至关重要的修行工具,如《观无量寿经》中佛陀所开示的十六种观想,若不引发适当的想像力以为辅助,则西方极乐世界的形象不能显了于心,即便信深愿切,彼佛国土境界亦难于自动投影(净土法门正是以西方极乐世界庄严胜境为归宿),则于往生横起障碍。而此想像力正是我们人类的天赋之一,人人具足,只不过部分同修久而不用,以致于生疏、不易操作,其实稍加练习即可自如。

    复次,独立意志,百法中行蕴所摄,令心造行之功能,以净业而言,正是吾等净业行人之信愿也,信真愿切,为往生之根本条件,这里没有半点含糊。正因为我们有独立意志,我们才自主选择信仰净土法门,才能发深心大愿,为利众生愿成佛(往生亦是成佛之方便,至西方与大至势等为法侣,则成佛有份)。古往今来,宗门教下各大德(像虚公、印光大师等)难行能行,难忍难忍,不辞万死成办道业,这种可歌可泣的宗教情怀,其实正是这种独立意志之天赋的体现。可谓:信,深于海; 愿,广如海;行,如浪流不绝如海。总之,是菩萨心如大海,于自我,则能游戏如来大寂灭海,心乐常定;于众生,则悲心似海,常行六度,方便成熟,庄严佛土。

    总之,人类这四大天赋完全对应于净业行人所必需的四种事,宜深自揣摩以为行止:

    一、修福兼慧,心不颠倒(阿弥陀经云:不可以少福德智慧因缘得生彼国,故详而说之);

    二、持戒清净(自不待言,此乃一切行人修道之基础,不持戒的人是为漏器,所有功德都会漏光);

    三、观念能力(观想以及持名念佛是净业行人的专业能力,正如内科医生之于解剖学、教师之于备课板书,自应熟习,方能应因施缘,仗彼往生);

    四、信真愿切(信为道源功德母,亦是西方世界因。法藏菩萨自化西方极乐世界,吾人不信,则无交涉。所以,彼有、我信是为往生彼佛国土之正因,而持戒念佛等则是增上缘,因缘和合故得往生,其中义理明白,全无玄奥。深信则能深愿,不发愿往生者,皆因不信其实有也。故总说为信真愿切,信真即愿切也,信真而愿不切,无有是处,世上果有如此痴人乎?)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天赋       净业)(五明学佛网:天赋       净业)  

 蔡惠明居士:至诚恭敬 修习净业——纪念印光大师圆寂五十周 

 蔡惠明居士:信愿行是净业三资粮——学习梦东大师语录的体会 

 法界法师:《金刚经》释义 第十六品、能净业障分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结语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专诚念佛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弃仙取净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成仙未出轮回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摄心妙法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往生例证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深信不疑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日常修持方法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临终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