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圣严法师:转化主观的感受


   日期:2012/2/10 23: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转化主观的感受 - 没有一个不变的「我」
 
   转化主观的感受
  
  没有一个不变的「我」
  
  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心中诸多的烦恼现象,总是围绕着「我」在打转。为了「我」,总是觉得不满足、不自在,经常渴望、渴求着身外之物,不时的埋怨、怀疑、嫉妒、贪求、瞋恨,而造了种种业。等到必须受报时,往往又不希望受报,就像欠了债却赖帐不还,因此又造了更多的业,这就是佛教所说的「五蕴炽盛苦」。
  
  所谓的「五蕴」:色、受、想、行、识,就是我们身心的组成,也就是构成人身的要素,可以分成精神和物质两个部分。物质的部分叫做「色」,它是形状、形态的意思,也就是身体的物质现象。其余四种都属于心理、精神现象:其中「受」是感受的意思;「想」是在感受以后所产生的认知;「行」则是在认知产生之后,兴起应该如何处理、如何反应的决定。这三种属于心理层次。
  
  而第五蕴叫做「识」,识是我们生命的主体,是从出生到死亡、从此生到来生,是整个生命过程中的主体。当我们的身体和心理两部分互相组合、影响之后,就会产生行为、动作,行为发生以后,就会形成一种力量,我们称之为「业力」,也就是我们的意识本质。行为包括身体、语言、心理三方面,因此「识」就是由身、口、意的行为所造成,并余留下来的一股力量。我们现在造了意识的因,带着这些意识,有可能在这一生就接受果报,也有可能到来生才受报。
  
  一般人以为「识」就是「灵魂」,但「灵魂」是持续不变、永远相同的,而「识」却不断地变化着。只要继续造业,无论是善业或恶业,识的成分都会随着改变,当我们接受果报时,识的成分也会随之不同。所以,接受果报的同时就在造因,造因的同时又会接受果报,如此循环不息,识的内容因此经常在变化。
  
  所谓的「我」,其实就是由五蕴的身心现象结合而成的,这是一种因缘的和合,其中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所以,昨天的你和十年前的你是不一样的,甚至一小时前的你和现在的你也不太一样,不仅身体不一样,我们的心理状态、行为模式和意识的内容也随时在改变。因此,由五蕴所构成的我,是经常不断变化的,根本不是真正的我,也没有一个不变的我。
  
  「五蕴炽盛苦」的起因,就在于不明白我们生命的主体—识,是变动不拘的。《心经》中说,观世音菩萨「照见五蕴皆空」,所以能「度一切苦厄」,而凡夫就是因为不知道「五蕴皆空」,所以苦不堪言。
  
  如果我们不知道「五蕴皆空」,五蕴就会变成制造烦恼的工具,不断地产生烦恼,就像烈火燎原一般,为我们带来很多痛苦。能够明白「五蕴皆空」,五蕴就不再制造烦恼,而转变成修福、修慧的工具,帮助我们得到彻底的解脱。


转化主观的感受 - 随时转换主观的感受
 
   随时转换主观的感受
  
  我们的身心是五蕴和合而成的,所以如果没有「五蕴皆空」的智慧,就会执着五蕴所构成的自我,持续不断地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妄念,为自己带来很多烦恼与痛苦。
  
  自我中心的妄念,是对自己的身体、想法、价值观所产生的执着,这种执着有时会与客观事实,以及环境里的人、事、物产生对立,既然有对立,就容易发生磨擦、矛盾,并造成痛苦。在我们主观的感觉上,好象事事都不能够称心如意,总觉得现实环境与自己的心意相违背,于是下雨时埋怨、天热时也埋怨。其实,并不是外在环境有问题,而是我们总是执着自己的身体,因此无法和外在环境协调,而感到不舒服。
  
  人们为了要消除不舒服的感觉、满足自己身体的喜好,于是不断地追求舒适的感受:嘴巴要吃好吃的食物,耳朵要听好听的声音,眼睛要看好看的景色。本来口渴时只需要喝水就可以了,但是为了享受,讲究一点的人就要喝好茶、喝各种饮料。人类的各种贪求没有止境,都是为了保护身体的存在而产生无边的欲望,为了满足身体的需要,花费了太多力气,反而制造了种种业因,有了业因就必须受报,为自己带来许多麻烦。所以,身体就是制造痛苦的根源。
  
  我们都喜欢凉快、柔软、细腻、温暖、轻巧的感觉,但是不可能总是处在这么舒服的环境中。俗话说:「眼不见为净」,只要耳不闻、眼不见,就不会受到环境影响,可见我们的身体所感受到的不和谐,其实并不一定是外在环境的问题,而是和内心的妄念有关。如果我们没有自我中心的执着,虽然有身体,也不会与外境产生矛盾,就算发生任何问题,也不会觉得很严重。当身心与外境发生冲突时,转变内心的「受」才是根本的解决方式。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当我们觉得太热的时候,除了少穿一点衣服,更重要的是要让心安静下来,不要急躁,因为内心急躁会觉得更热。如果心不能静,可以试着诵念佛号,念佛能够帮助我们静心,就不会觉得热得很痛苦,这就是心的力量。
  
  如果不能够调整内心的「受」,就会经常处于受苦、贪求的情境之中。贪求表面上好象是追求快乐,其实是建筑在贪念之上的追求,这样,永远不会满足、永远不会快乐,反而会制造种种困扰与痛苦。
  
  虽然五蕴中的任何一蕴,都会制造很多烦恼,让我们痛苦不已,但我们不能为了避免五蕴炽盛之苦,就否定身体的存在。因为身体存在的本意是好的,也是让我们求福、求慧的工具。只要能够观照「五蕴皆空」,就可以化解五蕴炽盛之苦,也能让我们好好运用这个身体,为自己种福、培福,更进一步造福人群。

转化主观的感受 - 不以自我为中心
 
   不以自我为中心
  
  《心经》中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是化解、对治「五蕴炽盛」苦最好的方法。可是有人却认为,就是因为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才能呈现人间生机盎然的一面,也才能证明我们存在的价值,否则就如槁木死灰一般。这样的说法,其实是误解了五蕴皆空的意思。
  
  五蕴皆空的境界,绝对不会像木头、石头一样万念俱灰,否则观世音菩萨在照见五蕴皆空以后,就不会想要度众生了。相反地,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后,不仅解脱了自己的痛苦,甚至还为众生救苦救难,自愿以无限的时间、无边的悲愿,把自己奉献给众生,这样活泼的生命,怎么会是槁木死灰呢?
  
  所以,「五蕴皆空」和「五蕴炽盛」的差别,在于我们行事的心态:如果以自我中心为出发点,就是「五蕴炽盛」;如果是为了救度众生的悲愿,就是「五蕴皆空」,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当我们的自我中心太强、自私心太重时,就会不断地向外追求,同时又不断地排斥外在环境中的一切,所以会带来许多痛苦。虽然社会上往往把自我中心很强的人形容为强者,但是他们几乎没有长久的朋友。因为一旦他们的朋友成为旗鼓相当的对手时,就会因为不能包容对方的强悍,而成为彼此的敌人。由此可知,凡是强悍的人都很孤独、痛苦,但他们表面上都不承认。因为他们害怕丢脸、担心没有退路,深怕自己失败后就站不起来,所以一定要奋战到底,但如此一来,反而凸显他们情感的脆弱。可见,当个强人并不好受。
  
  有时乍看之下,强人似乎是推动世界进步的原动力,社会要靠他们来维持、推动。事实上,强人并不是这个社会中最高层次的人,最高层次的应该是宗教家、哲学家,因为他们放弃自我,把自己的生命与全世界共同分享。
  
  例如,释迦牟尼佛并不想得到任何地位、名望,除了奉献自我,别无所求。另外还有一些伟人,他们也是为了奉献而奉献,并不是为了争取任何利益而凸显自我。但是强人和伟人很难从外表判断出来,必须从他们的内心修养来分辨,究竟是自我中心的人?还是天下为公的人?如果是以自我为中心,就只能算是强人,还是会有「五蕴炽盛」的痛苦,无法从烦恼中得到解脱。
  
  一般人也许做不到观世音菩萨的程度,但是在日常生活里,还是可以一点一滴地学习菩萨精神。例如,当我们感到痛苦、恐惧、愤怒时,就告诉自己:「观世音菩萨运用智慧,看到由五蕴构成的自我是空的。而我现在感到这么痛苦,这就是五蕴炽盛、自讨苦吃,没有必要。」或是诵念《心经》的经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用佛法的智慧来告诉自己,自我中心是五蕴皆空的,不必那么执着、那么痛苦。
  
  如果我们常用这个方法来自我训练,就会发现,要在生活中「照见五蕴皆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当我们渐渐放弃自我中心的烦恼,就能随时随地感受到豁然开朗、清凉自在的快乐。

转化主观的感受 - 感同身受,就能放下执着
 
   感同身受,就能放下执着
  
  凡人都有七情六欲,当我们刚陷入七情六欲的泥淖里时,都会觉得很甜蜜、很美好,但最后一定苦不堪言。《四十二章经》中说:「财色之于人,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意思是说,受财色所诱惑的人,就像用舌头在刀口上舔蜜一样,虽然尝到一时的甜头,结果舌头却被割掉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小心,不能够一看到美好的事物就受不了诱惑,如果能有这样的警觉心,就能为自己减少很多麻烦、烦恼和痛苦。例如,某位女孩已经有一个要好的男朋友,但是当另外一位英俊聪明、体贴多金的男孩出现时,她又心动而舍不得放弃原来那位。像这样脚踏两条船,就是在玩爱情游戏,这比玩火更可怕!如果她心里能够有所警觉,知道这样下去,不但会引起自己与别人的困扰,甚至可能会把彼此的性命送掉,就能在铸成大错之前,赶紧悬崖勒马。如果没有这种警觉心,明明知道有问题,却还自我安慰:「也许不会出问题,反正船到桥头自然直,管他会有什么后果。」一旦存着这种心态,就无法抗拒自己的欲念了。
  
  所以,在诱惑当前时,我们可以选择远离,或是转变自己的观念,只要能够保持警觉心,就能调和理性和感性,而避免被七情六欲的执着所苦。不过,如果只是不断地告诉自己要远离诱惑,通常还是不容易彻底做到,这是因为没有充分感受到问题与自己的生命息息相关。因此,除了纠正观念,随时随地保持警觉、自我提醒之外,我们还需要具备「感同身受」的胸怀。
  
  曾经有一则新闻提到,美国的牛肉大多是从南美洲进口,巴西热带雨林的农夫为了蓄养牛只,便将雨林砍掉,改种植大片牧草,但如此一来却破坏了大气层,危害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有一位年仅十三岁的美国小孩,在报纸上看到这则报导以后,便毅然决定不再吃牛肉、汉堡等。他的父亲认为大家都在吃牛肉,他一个人不吃是没用的,热带雨林还是一样会被破坏,这个孩子却坚定地回答:「少了我一个人吃牛肉,牛肉就会少消耗一点,就可以多保留一棵树,所以我绝对不吃!」
  
  这个小孩果真从此以后就不再吃牛肉,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行为和整个地球环境息息相关,所以他能够贯彻自己的决心。像这样感受到自己与其他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迫切性,就是「感同身受」,这种感受能够帮助我们兴起进一步改变自我的动力。
  
  所以,当七情六欲的诱惑出现时,除了随时随地保持警觉心,用正确的观念来纠正自己,还要用心感受自己与万物是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如此一来,就会发现,一旦顺从自己的欲望,会对自己及他人造成多大的伤害,也就不会让自己陷入欲望的泥淖里。只要我们依循佛法的智慧,就能减少七情六欲所引起的烦恼,轻松自在地过生活。

转化主观的感受 - 慈悲是为了保护自己
 
   慈悲是为了保护自己
  
  感同身受的慈悲,可以帮助我们破除执着、抗拒诱惑。但是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上,虽然自己对别人处处慈悲,别人未必会以慈悲回馈自己。因此,面对名利、财色的争夺时,难免担心自己会吃亏。
  
  对别人慈悲,从眼前来看好象吃亏了,但如果把范围放大来看,就会发现非但不吃亏,而且最终对自己或他人都是有益的。例如过独木桥时,如果两个人在桥上互不相让,最后的结局就是两败俱伤。就像俗话所说:「两虎相斗,非死即伤」,到了这个地步,没有一个人能占便宜。如果我们能够对别人慈悲,让一条路给别人先走,自己一时之间好象吃亏了,但是至少彼此的性命还在,毫发未伤。
  
  因此,当我们遇到非常强硬的对手,双方僵持不下时,知道再争下去一定是两败俱伤,还是尽早把成败得失放下吧!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慈悲不但能利益别人,还能保护自己。当别人因为自己的退让而成功了,此时自己看起来似乎懦弱、无能,是个失败者,但这其实保护了自己生命的安全,也是为了保全实力,使自己不受重大的伤害。
  
  现代人最割舍不下的不外乎感情问题,当自己不断地付出,却又收不回来时,就会感到十分不甘心、不情愿。其实,宝贵的人生经验都是从吃亏、挫折、失败之中得来的,如果已经为对方付出很多还是失恋了,却仍一心想再把对方追回来,这等于是缘木求鱼。就像赌输的人心中不服气,老是想翻本,钱输光了就想办法再借,借了再赌、赌了又输、输了再借,就这样愈陷愈深而无法自拔,这种行为实在很愚蠢。
  
  人生其他方面也都是如此,如果自己不是别人的对手,已经全盘皆输,不可能挽回局面时,就不要再陷下去了。此时应该赶快撤退,就算输掉了也无所谓,只要能以此为戒、学到经验就够了,这就是对自己慈悲。
  
  面对别人的慈悲,虽然有些人会感谢,但大部分的人会认为这是他比你强的缘故,所以你得不到是你活该,而他抢得到是他应得的,并不需要感谢他人。遇到这种情形时,不需要把它当成奇耻大辱,也不用觉得自卑,因为慈悲主要还是从自我保护的角度来考量。
  
  不过,中国人说「当仁不让」,当你不断地慈悲别人以后,对方反而得寸进尺地去伤害他人,那就不能继续再让了。当然,在争取权益之前,必须先估量一下自己的力量,如果有所把握,就要勇往直前、力争到底,否则对方会伤害更多人。
  
  对人慈悲,就是让别人有路走,而整个世界是个生命共同体,让别人过得快乐、自由、有希望,最终一定也会利益自己。所以,慈悲不仅能利益别人,事实上,也是为了保护自己。如果我们能常常生起慈悲心,对所有人都会有帮助的。

转化主观的感受 - 「因缘」就是自然现象
 
   「因缘」就是自然现象
  
  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有一种「因缘观」,能帮助我们转变观念、破除执着,做出正确的决定,避免被七情六欲所困。
  
  当我们面对各种诱惑或刺激时,无论产生的感受是痛苦或快乐,都要马上想到,这些境界以及伴随而来的感觉,只不过是物质彼此接触后所产生的一种效果,并非真实的存在。例如,当我们看到一朵花时,不要立刻判断自己喜不喜欢它,因为花仅是花而已,要将它独立在所有价值判断之外,才不会产生诱惑、刺激的问题。可是如果我们赋予它价值判断,当「美」的念头出现后,心想:「这个颜色好美!我从来没有看过这么美的花!」单纯的物质现象就变成诱惑,因为有了「喜欢」的念头,就会想将它据为己有,一连串的烦恼就会接连而来。所以,当我们看到一朵花时,念头就要止于「这是一朵花」,而不要有好恶的分别。
  
  有时我们以为自己喜欢某些事物,事实上却不一定真的如此。有一年春天我到英国旅行,看见路旁花团锦簇,我觉得这样的景色很美、很有意思,但是看多了以后,就渐渐觉得不稀奇,也就视而不见了!等我到达禅修道场后,那是一个干干净净的地方,只有草、没有花,所以当有人摘了几朵花插在瓶子里、放在餐桌上时,我又注意到花了。于是我心想:「我究竟喜不喜欢花呢?」然后我再看看它,了解到其实并没有所谓的喜不喜欢,从因缘的角度来看,花就只是花,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任何事物都是因缘所构成,有因、有缘,当各方面条件聚合之后就会发生;当因缘不具足时,自然就消散了。一朵花也是如此,当它渐渐枯萎之后,就会被当成垃圾丢掉,此时已经没有美不美的问题,只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已。《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把自己的生命和花朵联想在一起,因为有这种联想,所以产生了烦恼与执着。当她看到花朵掉落在地上,就会触景伤情,觉得花朵好可怜。相反地,如果能够独立看待这些自然现象,花开时就是开,花落时就是落,知道一切都是因缘,就不会产生烦恼。
  
  所以,聚是因缘、散也是因缘,所有的一切无论好坏,都是因缘。只要从因缘的角度来看待,世界上就没有任何事物能够让我们产生烦恼、执着而感到痛苦了,当然,这是需要不断地练习。例如,当我们看到了自己很喜爱,但并不是很需要的东西时,马上用因缘观来看,心想这个东西原本就是这样,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我现在也不需要它,如此便不会受诱惑了。
  
  当我们能够分清楚自己和外在事物之间的主客关系,不让自己与它产生关联性的想象,就不会有太多的执着。走进百货公司时,看到很多美丽的服装以及化妆品,但是我既不能穿、也不能用,所以它们和我没有关系,既然和自己没有关系,就没有诱惑的问题。
  
  分得清楚「没有关系」和「有关系」就是因缘观,但有些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有时只是觉得好玩,就想把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带回家。例如,有些人觉得飞机上的杂志不错,就把它带回家,但带回家之后却不一定有时间阅读。或是逛书店时,看到每一本书都喜欢,结果买了一大堆书回家,往书架上一放,从此就不闻不问。
  
  一本书要从头到尾看完才算是真正拥有,否则买再多书也都和你「没有关系」。但我们总习惯向外攀缘,看到任何美好、漂亮的事物就想拥有,才会造成这么多苦恼。因此,唯有明白因缘的道理,分清楚自己和外在事物之间的关系,才能让我们免除诱惑及七情六欲所带来的痛苦。

转化主观的感受 - 收心的练习
 
   收心的练习
  
  佛法教导我们抗拒诱惑、破除对七情六欲的执着,多利用因缘观、慈悲观,以及转变观念等方法,但有时这些方法还来不及用上、观念还来不及转变,就已经陷入欲望的泥沼了。所以最根本的方法,还是要「收摄六根」,也就是把自己的心收回来,使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注意力向内,而不要向外。
  
  通常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等身体器官,接触外物之后就会喜欢它,希望占有它、争取它,而无法拒绝诱惑。有时候即使眼睛闭起来了,心里的影子还在,把耳朵塞起来不听也没有用,总是余音犹存,此时就要感受一下,这种困扰的感觉究竟舒不舒服、快不快乐?是痛苦、还是享受?事实上,如果把眼睛闭起来,还是有影子在前面晃来晃去,这其实是非常痛苦的,并不是快乐。
  
  就像谈恋爱谈得非常入迷时,对方的容貌、笑颜、声音总是萦绕在脑际,放也放不下、丢也丢不开。即使对方远在千里之外,却好象就在眼前,这就是患了相思病。如果不是两情相悦,而是单相思、单恋,那就更加痛苦了。
  
  我们可以好好分析,这种萦绕脑际的影像和音声究竟是不是真的?脑海中的影像在睁开眼睛以后,可能就不见了;耳朵听到的声音只要经过仔细分辨,也就消失了,一切都只是脑子里的想象而已。所以,我们要常常提醒自己,这些都只是内心的幻觉,而不是真正的快乐。
  
  如果还是想得很痛苦,我们可以不断地注意自己的呼吸,用注意呼吸的感觉来享受呼吸。如此一来,就会产生移情作用,心里挥之不去的念头,在注意呼吸后可能就会转移了。
  
  此外,分析自己的念头也是收摄六根的方法之一。我们的念头都是一个接着一个、不断地出现,所以当出现粗钝、强烈的念头而又无法摆脱时,就可以试着数呼吸、享受呼吸。当再有其他念头出现时,就能慢慢体会到,刚才明明还在想的事情,现在又不想了,而现在不想的原因,就是因为你正在注意呼吸,所以刚才的念头已经被切断,变成一段一段的。
  
  然而,我们的脑袋会不由自主地继续想别的事,「注意呼吸、享受呼吸」这个念头本身,也会不断地再被其他念头切断。每当我们发现其他念头出现时,不必理会那些念头,还是继续回到呼吸的感觉,藉此把那些念头切断。像这样交错着把念头切断,这些念头就变成片断的,既然是片断的,那就是幻觉、幻相,便可以渐渐把这些念头放下了。
  
  另外,妄念太杂乱、无法控制时,拜佛也相当有用。拜佛时,要注意自己身体的觉受,专注在拜下、起立每一个动作的感觉,一般人如果不知道怎么拜佛也没有关系,跪在佛前专心磕头也是有用的。此外,也可以出去散散步,散步时注意每一个脚步踏出去的感觉,当我们这么做时,会把注意力收回到自己的身体上,也就能收摄自己的心。
  
  在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的时间,我们的心其实是向外发散的。我们要经常练习把它向内收摄回来,回到自己的呼吸、念头以及动作的感觉上。透过这样的练习,就能够逐渐放下外在的干扰,达到收摄六根的目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圣严法师       主观)(五明学佛网:圣严法师       主观)  

 黄夏年教授:悼念圣严法师 

 圣严法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一门深入” 

 圣严法师:圣严法师谈祈愿·发愿·还愿 

 方广锠教授:悼念圣严法师 

 圣严法师:只顾耕耘 

 李富华教授:沉重悼念圣严法师 

 温金柯博士:圣严法师的思想特色 

 王孺童居士:沉痛悼念台湾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 

 圣严法师:六根清净怎么讲 

 圣严法师:印顺长老著述中的真常唯心论以《大乘起信论讲记》 

 圣严法师:自信心是做人处事的原动力 

 圣严法师:金刚经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