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安般念,是最稳妥的修定方法


   日期:2012/2/25 8:5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安般念,是最稳妥的修定方法

 

念安般是释迦牟尼佛亲自倡导的修法。

《杂阿含经》卷二十九中记载,世尊谆谆告诫诸比丘:“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得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大藏经中有《佛说大安般守意经》,系后汉安世高大师翻译的,详细讲述了安那般那的修法,包括数息相随止观还净等内容。

对安世高大师的译本,南怀瑾先生评价说,“文字古老一点,它意思讲得最清楚了。”对该法流传的情况,南先生感慨道:“现在世界上还在流传安那般那——利用呼吸修行的方法,印度也好,中国也好,几千年都在流传,都变了。中国后来就变成乱七八糟的气功,也不懂得真正的气。印度也一样。”因此,古文底子好的朋友,最好能研读一下原典。

安般念,是最稳妥的修定方法。调息不仅能克制散乱,还会使气脉通达,获得治病的效果,产生生理上的其他反应,甚至获得超常的经验,但这都被认为是很自然的现象。印顺大师说:“修习久了,如少腹充满,发热,或吸气时直达到足跟趾端,或觉脐下气息下达,由尾闾而沿脊髓上升,或气过时,幻觉有光色、音声等──这都是气息通畅,生理上的自然现象。切勿惊奇夸眩。” “精神集中的禅师,身心能有某些超常经验,这是不成问题的。这不是佛法的特色,不能获得正觉的解脱。” “佛法所重的是漏尽通,即自觉烦恼的清净。”因此,如出现上述景象,且不可著相停留,应以平常心视之,进行智慧观照,不起善恶念头,不可执取,不可祈求再来。反之,就会着魔出毛病。

因此,紧接着“数息、随息、止心”之后,应再修“观、还、净”等三法门:

四.观,观五阴虚妄,破种种颠倒妄见。有修观、证观二种。修观者,观微细出入息相如空中风,皮肉筋骨、三十六物如芭蕉不实,心识无常,刹那不住,无有我人。证观者,觉息出入遍诸毛孔,心眼开明,彻见三十六物及诸虫户,内外不净,刹那变易,心生悲喜,得四念处,破四颠倒。四念处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通过观身不净[1] 、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而对治常、乐、我、净等四颠倒。

五.还,收心还照,知能观之心非实,则我执自亡。有修还、证还二者。修还者,知观从心生,应反观观心,则知观心本自不生,不生故不有。不有故即空。空故无观心。若无观心,岂有观境。境智双亡,即还源之要。证还者,心慧开发,不加功力,任运自能破折,返本还源。

六.净,心无所依,妄念不起,不住不著,洞然清净,断惑证真。有修净、证净二种。修净者,能知色净,不起分别妄想,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故能息妄想垢、分别垢、取我垢。证净者,豁然心慧相应,无碍方便,任运开发,三昧正受,心无依恃。

“数息、随息、止心”等,是修止,属于定学;“观、还、净”等是修观,已经属于慧学的范畴。《大安般守意经》将前三相称为外,后三相称为内。这六项合在一起,在智者大师那里就称为六妙法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安般念       修定)(五明学佛网:安般念       修定)  

 逸尘居士:禅定指要 九、用《楞严经》的思想来指导修定 

 逸尘居士:禅定指要 四、密勒日巴修定 

 逸尘居士:禅定指要 二、现代人可以用修定的方法悟道吗 

 逸尘居士:禅定指要 一、释迦牟尼佛是从修定悟道的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修定调心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7.修定与发慧 

 梦参法师:修定的资粮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三讲 大手印之定 六、下机渐道凡 

 传明法师:禅修的主要途径 五 修定的过程是排除昏沉与掉举 

 其它:由呼吸通达实相——佛教安般念对空性的开显(覃江) 

 智中法师:止观禅修之修定资粮 

 性广法师:结期精进之禅观所缘──安般念、四界分别与无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