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我在烦恼,烦恼在我?


   日期:2012/3/6 14: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生在世孰能无烦恼,纵使一时逃避了,最后仍要面对,根本之道是认清烦恼本质、破除我执,练习与烦恼共存,在烦恼中安我、调我、化我,了解到烦恼不惹我,我自寻烦恼罢了。

我的学生中有好些人已年届不惑,有天一位学生很感慨地说:要是日子可以重新来过,不知有多好!问他为何如此感慨?他说:十来岁时不识愁滋味,听人说十七岁的烦恼,却不知那是什么样的感觉,只好每天傻傻地对着风、对着星星找烦恼。现在四十岁了,难得有不烦恼的时候,既害怕日落,更害怕日出,想没烦恼实在很难!接着又说:每日庸庸碌碌,太阳西下,又是一天过去了,不知如何面对一事无成的空虚;日出时,张开眼又要面临夫妻、亲子、人际关系的琐细无奈,再加经济不景气的生活压力,每天有许多的无力感!人活着实在太辛苦了!听他这么说,旁边另一位同属四年级的学生马上接腔:哪一个人没烦恼?不理它就不烦了!是的,烦恼人人有,大小轻重各不同,然而不理会烦恼并不保证就能不烦恼,逃避烦恼只是一时的,有时还得面对后续更多的烦恼!

 

认清烦恼,练习与烦恼共存

 

相信没有人会喜欢烦恼,但只要活几乎不可能没烦恼。习惯逃避的人,在烦恼来时往往寻求别的事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藉此忽略已发生的烦恼,然而其结果往往是逃离一个烦恼,却又滚进另一个烦恼;旧的烦恼未去,新的烦恼又来,生活便在因循苟且中渡过。因此,要减少烦恼的苦,不能逃避,而应练习当下解缚。解缚要从接受烦恼开始练习,能与烦恼共存,能知道烦恼形成的原因,也才能从中练习,学到解脱烦恼缠缚的方法。

 

烦恼来袭时,我们通常处在热恼与不安的情境之下。不安的感觉来自于对立,包括自我与现前外境的对立,以及自我之内的前念与后念对立。对立的结果,显现于外的是我与环境的摩擦,使得我与外境互动失调而难以安处;对内则是自我内心的冲突、取舍、爱恨、是非、怨怒、嫉害、谄诳、自卑、憍矜、戚欢交杂,因此焦虑难安,身心失调。于是身心交疲,我与环境互动更形无力。因为无力,所以方寸大乱,于是内心壅塞昏乱,外在关系窒碍不前,内外交相煎熬,此时想要不烦,其实很难。

 

如果细细体察我们在烦恼中的状况,不难发现烦恼现前时,人往往不知如何安顿自己的感觉,更不知如何定位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因此,烦恼是失调的结果,自我身心失调、人我关系失调便引生烦恼。再仔细一点观察,一切的烦恼中都有,都有不知如何安顿的困惑,因此烦恼也与人的智慧有关。烦恼的症结既然是我,遭受烦恼来时不妨改变习惯,试着逆势操作,不要急着改变外在世界求突破,先试着向内用方法安我、调我与化我。心内的纠结能解,便不再制造对立而能超越烦恼的障碍。

 

放下我执 放下烦恼 

 

是什么?我是五蕴假名所成,是色、受、想、行、识的假合而已!我们习惯把这个身体当作是,把身体感官的觉受当作是我的感觉,依着感官对境所起的觉受而有知觉,对知觉境界的违顺、苦乐,赋予贪嗔等感情,依着贪嗔情绪而起无数的分别念头,然后再把这些念头安上,冠上我的看法、我的想法,由知觉经验形成我的价值观与世界观,然后再拿这些经验与价值观来看待世间、来与环境相应。

 

在五蕴与环境不断的互动互薰中,微细难察的习性慢慢形成,这些习性不知不觉成为我们的认知习惯、情绪习惯以及思考习惯,这些习性就构成了一个模糊却很坚固的。于是,是真的,世间也是真的,然后用我情识左右世间,世间的变动也左右我,于是这个世界就变成纷扰世间,难得安宁。其实,我就是无明习性,它左右了我们生命,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忧悲苦恼,都是被这个给骗了!

 

什么是?肉体与见闻觉知而已,这些都是缘生缘灭的,不论从时间或空间的关系来看,都是空的、是幻有。一切烦恼的根本是人不能认清是空、是假,因而生出执著与对立。因为认为我是实我,便把我所知所见也当作真实,而执著有实法可得,于是对一切的违顺境界,起贪、嗔、痴等烦恼,追逐境界不舍便苦恼难安。简要地说,人对内妄执色、受、想、行、识之五蕴为自身,而于身见中妄执断见、常见之一边,心中对我、对世间的真相无法了解而起执著,生内着烦恼;对于外境,执著其为真实而贪着顺逆,生出贪、嗔、痴等外着烦恼。随着内外着烦恼的互侵互扰,生出许多自苦恼他的恶行,成就了自他的恶业而苦在一起、恼成一团。

 

烦恼中最难放下的是,最难转的是我的感觉。一般人的很刚强、很傲慢,往往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可以主宰世间,认为我是优秀的,我好就是好,永远都不会变的,因此才产生自我对立与人我对立的苦恼。其实,五蕴本空,不是真我。如果我是真实不变的,那我就不会老、不会病、不会死,然而我们却无法主宰自己的生命,令其不老、不病、不死。不仅身体不是我,身体之内的念头也不是我!我一切的精神活动都是感官与环境相应而生,是因缘和合而有,因此念头与精神活动都是缘生缘灭,不是永恒存在的。人的念头川流不息,前念灭谢后念即起,前后念头间从未有停驻的时候,因此念头生灭中并无真实不变的自我,我也无力令念头永远停驻一处。精神活动需要身体强健才会活跃,一旦一命呜呼,身体四大分离后,念头还有依歇处吗?念头还会是吗?

 

  经上说:贪欲不生灭,不能令心恼。若人有我心,及有得见者,是人为贪欲,将入于地狱。烦恼是因的身心对境贪爱染着而起,因此想要少忧少烦,应先学着不被所骗,学着在烦恼中调伏刚强的贪、嗔、痴心,化去我执,自得平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