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百岁高僧离欲上人修行开示


   日期:2012/4/26 13: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百岁高僧离欲上人修行开示

 



离欲上人德相,离欲上人世寿107岁(一说124岁) 

古来,我佛度人,无非就是断除妄念。自我披剃出家为僧以来,时时都是坚决根除妄念,发勇猛心,不随妄想习气境界转,在一切时中,不分行住坐卧,动静一相,本自如如。妄念不生,自然疾病减少,并能健康长寿。

  妄念一断,即能明心见性,岂但健康长寿。古德说:“若能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全部佛法,归结到一点,即是断除妄念。妄念,又称为“妄想”。例如,我们早晨睁眼,脑筋里不断想事情,种种念头,种种幻想,公事私事,人我是非,八百年的往事,都像电影一幕一幕地过去,又像奔流不息的瀑布,没有一分一秒停止。这个常常想事的心,就是“妄心”。断妄心,实在不容易。古人说:“断妄念如断四十里流”。谈何容易。

  我们每天从早晨到晚上,一切动作与思维,都离不开妄念,妄念是分别心,第六识。如眼之于色,耳之于声,鼻之于香,舌之于味,身之于触,意之于想,皆是识的作用。内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外有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六根与六尘一接触,就产生六识。此六识因为受了第七末那识“执我”之影响,一切言语行为,莫不为自己打算,以我为本位。因而发生人我是非,种种烦恼。此“执我”之一念,即是根本无明。由此无明便造种种业,受种种报,以致流转生死,永无止息,我们想拨除生死之本,对于永无体歇的六识心浪,必须予以停止,相续不断的意识便不起作用。此时的心理状态是动静如如,湛寂常照,灵明不昧,不思维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事物,故称之为“无念”。如能永远维持此心之寂静,那么,健康长寿,永葆青春,不过是随之而来的副产物而已。

  此种无念真心,是绝诸相待,没有大小、方圆、长短、善恶、是非、垢净、增减、生灭、断常、来去等相;一尘不染,空空洞洞,什么都加不上。这是禅宗所求的终极目标---明心见性,也就是祖师的指标,在二六时中,不分行、住、坐卧、动静,一相本自如如,妄念不生,何患长寿不了。若不如此,总是忙忙碌碌,从朝至暮,从生到死,空过光阴。在修持上固然是劳而无功,在身心上也永远不得安定。这样和健康长寿也是背道而驰的。

  因此,我们应当知道,妄念对于人生实在是关系太大,必须认真对治。

   (这篇文章是离欲上人极少公开发表文章中的一篇,总结了上人自己的体悟。) 



上人一生诲人不倦,普度有缘,皈依弟子逾万,遍及海内外
图为上人和部分弟子

 

上人部分遗物

 

伴随上人一生的风火蒲团

 

上人用了几十年的床单

 

上人使用多年的蜂桶

 

上人用过的草鞋机头

 

上人亲手编制的帐目上人自制的功德簿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离欲上人       修行)(五明学佛网:离欲上人       修行)  

 耕云先生:唱禅歌就是修行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