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钟茂森博士:捐赀以成人美


   日期:2012/5/28 8:5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捐赀以成人美。】

  安士先生在注解当中说到,「成人之美,君子素怀。欲成之中,便有所费,若不捐赀,胜事难就」。君子能成人之美,看到别人有好事,要有一种成全的心,有这样的一种存心,这个人才叫君子。要成人之美是需要有所花费的,需要付出一定的牺牲、奉献。如果在遇到好事的时候我们不能够慷慨解囊,捐赀去成就,可能这件好事也就因此不成了。所以这里讲的捐赀就是要懂得舍得,舍自己的小利,而成就别人的好事,这是一种大公无私的存心。

  下面说,「盖世间不费钱财之惠固多,而需用钱财之事尽有」。这世间对人施加恩惠当然不必一定用钱财,但是很多事情确确实实要靠钱财去成就,有这样财力的人,他们能够成人之美,成全好事,这里面就积了很大的阴德。这里举出一些例子,「且如婚姻丧葬,治病扶危,以及济人利物之事,皆赖资财,以为经理」。像成全人的婚姻,那是需要费钱财,可能结婚的双方家里比较贫寒,没有钱去办这个婚事,君子见到了,发心成全双方的好事,帮助建立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这是世间的善事。遇到丧葬,丧礼、葬礼要费钱财,如果一个家里不富裕的,纵然是儿女孝顺,却没有能力去办丧事,甚至棺材可能停放在家里,没有能力请人下葬,现在我们是用火化,火化场也要缴钱的,费用还不低,这个时候你见到了,你也慷慨解囊,成全孝子的心意,这都是阴德。治病那更是,现在治病动不动就是上万,如果不幸得了重病,譬如说肿瘤、癌症,或者是一些身体的重伤,短时间内病不能够治好的,可能要长期住院,花费惊人,往往见到许多原来幸福的家庭,因为一人有病,导致这个家庭变卖家产,一贫如洗。你这个时候能够有这个能力、有这个发心帮助他,帮他付医药费,在对方而言犹如是绝处逢生,他感恩那种心意那是非常的强烈,这种感恩之情本身就是给你的一种加持,增加你的福报。对於危难之人,譬如说遇到灾难,天灾人祸,我们看到灾民要慷慨的帮助,这叫扶危。诸如此类的种种,都是济人利物之事,济是救济,利是利益,对人和一切的生物都要去帮助、去关怀、去成全。这些事情往往都要钱财才能够办到,钱虽然不是万能的,很多事情钱财办不到,但是确实要帮助人的时候钱财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这些都需要人去出钱出力才能进行。

  下面说,「无论吾之独任其事,或半任其事,或少分之中任其事。更或吾倡之於前,众人相助以任其事。甚至有人创始,吾复赞叹随喜以任其事。捐赀不同,要其成人之美则一也」。这里讲到成人之美,具体是以捐助资产来说明。有的事我可以独自来做,有的事情可能我能力不足,一个人担当不了,要跟人合作,所以只承担一半。或者是事情比较大,需要帮助的人很多,我在其中承担少分。又或者是我提倡办这个事情,这个事情是好事,大家看到了也都随缘乐助,成全这件好事。或者是有人起头,我看到了,我能够赞叹、我能够随喜,也出一分心意。所以捐的资财数目不一样,但是发心都是为了成人之美。我记得在两年前,我的母校广州中山大学聘我做客座教授,请我来为他们的一个MBA班,就是工商管理硕士,这是一个国际MBA班,教一门课,是教金融财务。因为这个班是跟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的,所以都用麻省理工大学的教材,聘请海外的这些专家、教授来讲课,用英文上课的,学校请了我,我给他们上课。母校呼唤当然这是义不容辞的,所以我就跟母校说,你不需要给我报酬,我很乐意为母校去奉献上这门课。按照学校的规定,凡是外籍老师上课的话一定是要给费用。所以学校说不给不行,我们得遵照规定办事,所以一定要给我,而且钱还不少,我记得是一个小时一百美金。当时我给它上了一个学期,就是一个学期的课集中在两个礼拜里面上完。当时上完课之后我就跟学校的领导问起,这是岭南学院的领导,我说像我们这个学院有没有一些比较贫困的学生,上不了学的,或者是学费有困难的。他说有,也不少,特别是那些山区里来的孩子,都是很优秀的、很好学的,能够考上中山大学很不容易,但是家里确实是很贫寒,缴不起学费,所以逼著只能拼命打工来维持,这也影响学业。我就向这个领导表示,我说这钱对我来说并不是非常重要,但是对他们来讲很重要,所以希望能不能够设立一个助学金,帮助这些孩子。领导说那太好了,我们这里本来就有这种项目。他告诉我,他说我们规定凡是家庭月收入低於三百块钱,就有这个条件申请到这个助学金,完全是帮助那些贫苦孩子的。於是我就把我那个学期教的课程那个薪水统统都捐出来,专门就设立了一个助学金。他问我这个助学金要不要用你的名字?我说不要,我们的助学金就叫孝悌助学金。你看《论语》当中说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是德之本、是仁之本,我们岭南学院是个商学院,商学院顾名思义教人赚钱的,可是要知道,怎么才能赚到钱?根本还在於德。你看《大学》里面就说了,「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这说得很清楚,财是枝末,像棵大树一样,它是枝叶,但是这个根本在於德,所以商学院提倡道德很重要。那德之本又是什么?德之本是孝。所以我们要用孝悌助学金,这个名称本身就提起人的一种正念。结果那次开设了这个助学金以后,当时可以资助六位同学一年的生活、学习这些费用。

  完了以后,这个事情后来跟在香港的一位朋友聊起来,那位朋友听到之后很随喜,他家里财力很不错,他也发心,他说这样吧,你都辞职了,你也没钱了,这个助学金将来我们来继续。我说那太好了,有人继续,我们只是但开风气,不是说我们一直做到底的,只要有人发心那最好。所以他就发心做,而且捐的数目也不少。这是什么?我们讲到这里,『捐赀以成人美』,这些孩子想要读书,在世间上有所成就这也是不错,也是好事,我们有这一点能力就成全一点,帮助一些人。这样的行动本身可以说也能够引发不少人的善心,这个助学金后来也有好几位发心善心人士他们共同来赞助。学校每年还给我寄邀请函,它一年做一次颁发助学金的一个典礼,邀请捐助人跟这些受益人见个面,也是表示感恩。不过我是没有去,因为在此地跟师父上人学习,专心经教,这些好事有人去做,我们就可以不用去做,我们做圣贤教育的工作,这个相比之下更为重要,觉悟人心的。但是见到这些好事一定是生随喜的心、成全的心,带动起别人这么做也是成全他的好事,让他有这个修福的机会,这不也是成人之美吗?

  所以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到,凡是能够做一个社会的好的样子,善的模范,能够成全人的善心,让人的善心生起来,或者保持下去,这都是成人之美。更何况这里讲的捐赀的赀,赀财,当然包括身外之财,也包括身内之财,这内财,内财布施比外财布施功德更大、更殊胜。为什么这么说?外财布施,我们用钱财去成全好事,但是我们的身体没有在这方面去做、去努力,那种心的真切度,相比一个全心全力投入的人,他的真切度还是差一点。所以能够尽心尽力的成全好事,这个功德是圆满的。那些没有办法用外财布施,这是没办法,他没有钱,但是他把内财布施出来,身体布施出来,为人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众生服务,这个功德更为殊胜。像我们这个道场,实际禅寺有不少义工,他们每天在厨房里面烧饭、洗碗,有的打扫卫生,有的做流通法宝,协助寺院做好管理工作等等,所做的这些工作都是内财布施,需要用你的体力、用你的智力劳心劳力,这也是成人之美,成就正法道场教育的工作,弘护正法功德最为殊胜。普贤菩萨说,一切供养中法供养最。为什么?因为法供养能使人觉悟,只有真正觉悟了才能彻底离苦得乐。

  我们想想,给人一些财物的布施,是可以帮助人解决一时的困难,但是不能够永远解决他的困难。所以古人讲救急不救穷,有人有急难的时候你去相救,救他一时,救穷救不了的。为什么?因为这是他没有福报,你给他的财物还是要他有福报他才能接受得了,他没有福报他也受不了。所以不是说我们不想救穷困的人,这句话可不能理解错,救急不救穷是急能够救得了,但是穷就救不了,要他有福报我们才能救得了。那怎么办?要他修福,劝他行善、劝他布施。你看这样劝化他,这就是法布施,法供养。让他明白了之后,知道业因果报,不再怨天尤人。在这个逆境里面,在困境里面,依然能够修福,很快他的境界就转了,他就变得有福报了,这才是真正的救他。所以法布施真的超过财布施。法布施,佛陀的教育就是正法,寺院是弘扬佛陀教育的场所,我们在此地天天布施正法,帮助来参学的人提升。我们的法宝能够流通到各地,我们在此地习讲,通过网路传播到全世界,这都有赖於四众同修的护持。所以为什么护持正法有这样大的功德我们就知道了。这统统都叫成人之美。

  下面说,「细玩美字,当以修善修福,利及於世者为第一」。这个成人之美的美我们细细的去揣摩、去体味,美字以什么为第一?是修善修福,利及於世为第一。所以能够让人修善修福,能够让人利益众生,这样就真叫美事,世间第一美事。所以我们要发心劝化世人修善修福,要从什么开始做?从伦理、道德、因果教育做起,这是真正利益社会,安定社会的基石。《礼记•学记》里面讲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一个国家它要安定繁荣,首先要提倡教育。具体是什么教育?就是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这真正是利益世间,我们现在讲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都要用这种教育。人能明白伦理道德,他就耻於作恶,他就乐意修善,人能够明白因果报应,他就不敢作恶,他就乐於修福。所以安士先生就在这篇《文昌帝君阴骘文》的广义节录里面讲到,「人人相信因果,大治之道也。人人不信因果,大乱之道也」。所以要利益世间第一要务还是教化。我们如果能够自己能教化,自己要担起这种使命,发愿弘法利生;假如我们自己没有这个条件,可能是少一些辩才,或者是年纪可能比较大,学习古代的传统文化又恐自己能力不足,也没有关系,听懂一句我们做一句,跟别人分享一句,不一定上讲台讲那才叫弘法利生,凡是遇到人,劝他断恶修善,这也是弘法利生,或者送他一片光碟,向他推荐这个光碟很好,你回去看看,决定对你有好处,鼓励他学习,这也是弘法利生。不用自己说,你看这随喜功德。

  下面说,「成就一人、一家者次之」。第一美事是对於整个社会有利益的,次一级的是成就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这就比较小了。所以我们做善事,希望积功累德,要看这个善事的影响力有多大。现在我们师父上人提倡用远程教学,通过卫星、网路、媒体来传播圣贤教育,这个事情真正是第一美事。次一等的,这个范围小一些,对於一个社区,再小一些,对一个家庭,总要帮助他们修善修福,这叫成人之美。所以这个美事它是有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伦理、道德、因果。不是说见到人家想做一件事情就帮助他做,这件事情到底是好是坏、是善是恶都分不清楚,这就不是成人之美了。万一那件事情是恶事,是危害众生的事,那就变成成人之恶,那不仅没有功德,反而造罪业,这叫助纣为虐。所以我们自己要懂得判断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才知道如何成人之美。

  下面举出一些反面的例子,「至於赛会迎神,张灯演剧,开设茶坊酒肆,建造水陆神只庙宇,此皆诲YIN诲盗、杀生斗殴之根源,但招业果,初非美事,不可不知」。这种所谓赛会迎神,民间里有的会搞这些。张灯演剧,演的这些剧不是什么忠孝节义的片子,可能都是诲YIN诲盗的,暴力色情的片子,那就不可以。开设茶坊酒肆,茶坊酒肆是有一些游手好闲的人在那里聚会,这个对社会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利益,特别是酒肆,我们现在讲酒吧。人喝了酒容易乱性,所以佛门里五戒把酒做为一个重戒,五戒之一。这些我们不要随喜、不要参与。甚至还包括一些赌场、卡拉OK,这些歌舞厅、KTV,这些统统都是对於社会没有利益的,什么电子游戏机室、网吧这些,我们就不要随喜。

  还有建造水陆神只庙宇,这主要是拜神的,拜鬼神的这些庙,这些容易诲YIN诲盗,诲是引导人,教人做这些不好的事情。另外这些场所里面很容易产生斗殴,像酗酒的人在酒吧里面是很容易起这些口角、斗殴的事情。杀生,譬如说这些神庙,往往人不懂,就用杀生来祭祀。我曾经去过云南鸡足山,那边有同修来启请我讲《文昌帝君阴骘文》,因为他告诉我们,说他们那边都很信奉文昌帝君,古时候也有文庙,但是人不懂道理,盲目崇拜,对文昌帝君都很虔诚恭敬,但是每次去祭典都杀很多生灵,鸡、鸭、牛、羊,血流成河,他看了非常痛心,这哪是拜祭文昌帝君?文昌帝君他教人戒杀、吃素的,教人放生的,怎么可以用杀生来拜祭他?这简直叫亵渎神灵。所以他就启请我,说把这些道理跟大家讲一讲,让大家懂得怎么一回事,拜文昌帝君该怎么个拜法,怎么样子去求神才能够如法、才能如理。於是我也答应他了,我还去参观过新建起来的文庙,在那里还发了愿要把《文昌帝君阴骘文》讲解圆满。确实《阴骘文》太好了,安士先生的注解真是尽善尽美。所以印光大师赞叹,《安士全书》是善世第一奇书,说安士先生是佛菩萨再来的,确实我们深信不疑。

  这里讲到不要去做这些建造水陆神只庙宇的事情,我们要懂得为什么安士先生这么提。不是说我们不该建这些庙,而是什么?如果建了这个庙,没有把这个教育的内容跟大家介绍清楚,就会导致人们盲目崇拜,甚至杀生害物,这就是让人造罪业了。所以祭祀神灵必定要用素食,而且真正对神明的尊重那是要断恶修善,自己要做一个正人君子,做一个善人,自然就有神明护佑,这才是真正恭敬神明。所以怎样拜文昌帝君呢?把《文昌帝君阴骘文》认真的学习、认真的落实,你就是文昌帝君的好学生,文昌帝君最喜爱你了,他怎么能够不保佑你?所以这个道理要懂就不至於迷信。我过去听过一位台湾的同学讲起来,他跟我一起读博士,他就跟我讲过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他说在台湾一到要考试的时候,好多那些学生,有中学生、有小学生、还有大学生,都去拜文昌庙。为什么?文昌帝君是主管文运的,要考试考第几名是文昌帝君管的。所以他们都去拜,希望考得好一些。甚至把自己参加考试的准考证都供奉在帝君的神庙下面,供奉一夜,第二天要考试的时候才把它请回来,希望能够让神明足足加持一夜,就会考得好一些。结果有不少的人把这个准考证供在那儿,第二天去找,找不到了,不知道给谁收走了,考试都考不了。这真的是让人啼笑皆非,哪里是这样子拜文昌帝君的。所以总要懂得如理如法的来敬奉神明,这样才不至於招致业果。如果是迷信或者是不如法,这就不叫美事了,所以不可不知。所以凡是这些宗教的场所,最重要的还是要恢复教育的内涵,把这里面的内容跟大家讲解清楚,不至於迷信,弄出一些让人啼笑不得的这些怪事。所以讲来讲去还是教育最重要,我们在这里讲解《阴骘文》,推广《阴骘文》的道理,这也等於成人之美。帮助文昌帝君教化众生,我们出一分协助。我们流通《阴骘文》,流通《安士全书》,神明欢喜。所以一定要懂得这里面的道理。

  安士先生引徵了一个故事,叫「乐善不倦」,出自於《懿行录》。这里讲的是明朝有一个人叫做张振之,他是太仓县人,曾经在吉安做过官。在吉安有一位官员叫张大猷,他到晚年有一个妾生了一个儿子,才三岁结果张大猷跟这个妾就相继病故,於是这个三岁的孩子也就流离失所。张振之知道这个事情之后,就替他将保姆请回来,来照顾这个孩子,把这个孩子抚养成人,这成人之美。另外还有一个官员,姓沈的,他一家人也相继死亡,这位张振之他为这个家庭办丧事,给他下葬,而且对於仅存的一个孤孙,也托有关人员来护养。另外还有天台县有一个官员死在任上,不能够回归故土,家属一直在流浪,有一个小孙女,年纪很小,结果落到坏人手里,做了妓女。张振之听说之后,非常感伤,流下眼泪,就把这个小孙女赎回来,替她选择良配,把她嫁了出去。就这样子张振之做了很多捐钱救人的善事,乐善不倦,结果他的儿子张际阳成为了当时的一位名流人物,他的子孙都特别的兴盛,真的是善有善报。安士先生在评论当中说到,救济贫困使人能够回乡是在生前成全别人的好事,绵延后代使人走出患难是在死后成全别人的好事。所以总有一颗成人之美这样的心,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就做出什么样的举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钟茂森       文昌帝君阴骘文)(五明学佛网:钟茂森       文昌帝君阴骘文)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下(周安士)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上(周安士) 

 净土法门法师:文昌帝君阴骘文节要 

 寿康宝鉴悔过案六,施送文昌帝君阴骘文的华亭人张某 

 文昌帝君阴骘文原文及白话文 

 文昌帝君阴骘文原文与白话文 

 黄柏霖: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08集 

 黄柏霖: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07集 

 黄柏霖: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06集 

 黄柏霖: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05集 

 黄柏霖: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04集 

 黄柏霖: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03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