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劝谏兄弟的智慧


   日期:2012/6/6 8:4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蔡礼旭老师

 
    古代人劝自己的兄弟都非常有耐性,也很有智慧。明朝的时候,有一位读书人叫陈世恩,他的弟弟每天在外面游手好闲不干正事,大哥就很生气,每天弟弟三更半夜回来,大哥就对他破口大骂,气得半死,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弟弟仍然没有改善。

    后来陈世恩就对他大哥说:“哥哥,你就别再骂弟弟了,让我来试试看。”当天晚上陈世恩就站在门口等他弟弟回来,结果过了十二点,弟弟才走进门来。这时你会说什么?会不会火气都上来了?——所以,很多时候要靠我们的修养,靠我们忍耐的功夫,所谓“一切法得成于忍”。当他看见弟弟回来,马上跑过去说:“弟弟,你穿得这么少,会不会冷?”说完就一边扶着他一边说:“你肚子一定很饿了,我叫嫂子帮你煮一碗面。”然后把他弟弟带进来。第二天还是一样地站在门口等,第三天、第四天都是这样做,而且每次见到弟弟都是充满一种关怀、爱护之情,把他带进家门。

    其实一个人在外游手好闲,会不会觉得很快乐?——他也会觉得内心空虚,当他感受到兄长对他的爱护,就会慢慢地悔改。没有人喜欢自甘堕落,只要你让他有台阶下,只要你让他知道怎么走才是对的,你拉他一把,没有人不愿意接受,但要让他接受就要靠我们的修养跟智慧。后来,他弟弟再也不游手好闲了。

    古代人常常可以演出好戏,但我们却演不出,反而是坏戏连篇。问题何在?修养不够。要想成就一件事,一定要从修身开始,而不是要求别人。所以,不能感动身旁的亲友,就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因为“德未修”,所以“感未至”。儒家有句心法叫“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任何事做不好,要先检讨自己。如果我们有此存心,时间绝对不会消耗在烦恼事或批评别人上。我常常告诉学生,“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我们劝导别人没有成功,一定是在态度、方法上有所不妥。所以,应该进一步自我反省以求调整,而不是劝了没有用就生气,或者觉得对方不受教,没有善根,这样用心就不正确。

    《中庸》里有一句教诲值得深思,孔子说“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射箭很像君子之道,“正鹄”是指射箭的目标。这是说我们不能因为射箭没有射中目标,就说这支箭质量太差,或者说这支弓的制作不好,把责任都推到弓箭上。所以,当有些事无法成就时,就应该反省自己的态度与方法是否有不得当之处。当我们能时时反省,必然会想到很好的方法,而对方也会被我们这份真诚心所感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蔡礼旭       劝谏)(五明学佛网:蔡礼旭       劝谏)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 

 蔡礼旭老师: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谦卑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定是以身作则 

 蔡礼旭老师:夫妻相处不好怎么办? 

 蔡礼旭老师:伦理道德教育影响一个人 

 蔡礼旭老师:夫妇关系要慎于始 

 蔡礼旭老师:学贵力行 

 蔡礼旭老师:相夫教子的心境就是去成就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