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用德行带领家庭及团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日期:2012/6/15 15: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用德行带领家庭及团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蔡礼旭老师

 
    孝悌的精神我们可以在学校去推展,我们也可以在每个部门、每个行业去推展,以至於在监狱里面都可以推展。夫子给我们的教诲当中,我们带领家庭、带领团体最重要的要用德行来带领。夫子讲:“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我们看到小到家庭,大到团体,甚至整个国家的管理,不外乎这两种。我们到底用哪一种来管理,它所延伸的结果差异非常大。我们道之以政,政就是法律条文,一大堆的制度、要求。我们现在企业投入多少人去监督不可以贪污,派出一堆人监督,贪污有没有改善?我们现在很奇怪,花了更多的时间,反而效果不好。你不从根本下手,在枝末打转愈搞愈复杂。所以人要开智慧,不然人生真是徒劳无功,空忙一场。

  我们来比较一下,我们的上一代,我爷爷奶奶那一代,他们生孩子生五个、八个是正常,生十二个叫有本事。生那么多孩子,有没有花时间每天在那里盯,给我读书,给我用功,有没有?没有。怎么教?把老大教好了,其他的统统跟著做,孝悌传家。那个长子从小耳提面命,你要做弟弟妹妹的榜样,不能让父母担心。我从小是挺有责任心的,大家看得出来吗?为什么?因为我曾经去给我曾祖母扫墓,那时候很小,带去的时候,我跪在墓前把头抬起来,吓了一大跳,怎么我的名字排在第一个位置,因为我是长曾孙。突然看到那个名字深深呼一口气,我要当家族的榜样。所以我很多堂弟,他们从小叫我哥,那个声音是很有力量的,一被叫哥就不敢乱来,从小责任心就形成了。我们常常看到两个兄弟,哥哥站在前面,弟弟站在后面,哥哥做哪个动作,弟弟就做,有没有?这个情景我们太熟悉了,上行下效,除了父母之外,就是兄长、姊姊。

  像我对我的姊姊都非常的尊重,当人家问说你姊叫什么名字,我们把姊姊的名字念出来,全身不自在,觉得不够尊敬,“称尊长,勿呼名”。为什么那么感动?因为小时候我被男生欺负的时候,我姊姊就会变成无敌铁金钢,真的!那种姊姊的爱,对弟弟的那种呵护,那种正气,再怎么样凶的男生都会被她吓回去,这个我记忆都非常深刻。因为以前虽然生孩子很多,但是都知道给孩子做榜样,父母哪有不孝顺爷爷奶奶!然后都非常努力工作,为家庭付出,孩子看在眼里都感动在心里,我们想到自己父亲的时候,都会觉得父亲扛起一家的重担。现在孝悌没有承传,养一个就被折腾得要死,都往那里想,我想哪些方法把我儿子看得死死的。以前生八个、十个都不用看,现在生一个看得死死的,效果好吗?不好,他民免而无耻。

  他只想著我父母都盯著我,最好不要被他们看到;老师都盯著我,最好不要被看到。但他没有羞耻心,觉得我的行为代表我的父母,我的行为会污辱父母,他没有这个概念,他没有这种心境。所以往往生一个、生两个,都只是重在刑罚去约束他,去要求他,而没有启发他的孝悌、启发他的德行的时候,他可能一离开父母的视线,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他去学校会挥霍成怎样,会干出什么让你摇头的事,你都说不准。孩子如是,员工也如是,你不启发他的德行,只是用一堆制度一直看死著他,你上有政策,他下有对策,甚至他还觉得没被你抓到是他的本事。那就变成混水摸鱼的人有本事,因为大家都只是在互相监视,不信任而已。所以在一些近代对企业管理的角度,真的都很注重这个制度,监督的系统。

  很可能一个人去上班,第一天就要先签订一个合同,你不能犯这些错,犯了你就会受处罚。这叫齐之以刑,这个刑就是赏罚,表现好给他奖金,表现不好就处罚他,这个叫刑罚、赏罚。在一些管理的理论叫棍棒加萝卜,你拿著萝卜在它面前,它跑过来就要吃,它就往前冲。有时候你拿萝卜,它还不往前怎么办?就拿棍棒打它的屁股。所以,萝卜就是赏,给它奖赏;棍棒就是它不对的时候,你就打它屁股。诸位朋友们,棍棒加萝卜针对的对象是什么?是畜生,是兔子。现在人活到都用教畜生的方法来教人,结果会是怎么样?铁定教出畜生不如的人。因为你的标准就是畜生的标准,哪有可能会超过畜生!大家知不知道原因出在哪?原因出在我们教给下一代的思想的水准是跟畜生看齐,所以他没有羞耻心。

  之前我们好像在网路当中,看到我们的一些大学生有个顺口溜说到,“考试不作弊,明年当学弟”,这是上联,下联是什么?“宁可没人格,不可不及格”。这是大学生写的,大家有没有心惊胆跳?你敢聘用这样的员工吗?这是什么结果?民免而无耻,你根本没有启发他的善良。当我们花了十多年的金钱、力量、精神,来教导一个小孩变成大学生,结果是宁可没人格,不可不及格,请问那张学历又有什意义?教育的大根大本是长善!一个人有没有素质,一个人能不能利益家庭、利益社会,是那颗心决定,不是那张学历决定。企业界假如能够重视,我们往后要找的人材一定就是有德行的,这样从企业界对人才的正确认知,也能带动教育界朝著育人,教人最重要做人做事这才是教育的主轴,这个方向能够慢慢调过来;不然这个偏颇下去,整个社会未来的风气不堪设想。还有个调查是中学生三分之二以上认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都是这一代价值的偏颇。都让我们社会大众,很重要的教育界的,以至於企业界的,包含您是公司团体的领导,要从我们来扭转这个偏颇的地方。

  另外这一个管理家庭、团队的方式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你用德行去教导、去感化晚辈,感化你的下属,他们就会觉得有羞耻心,我要以这个领导为榜样好好的来做。有个企业家他推展《弟子规》,推了两年,效果不是很好。诸位朋友,为什么效果不好?还是老问题,以身作则。这个德就是要能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君就是做表率,所以君当中的第一个精神就是以身作则。再来能够换位思考,能反求诸己,能够先恕而后教,这是一个君的德风、德范在这些精神当中流露出来。他虽然推了两年,他说他每天规定员工要开早会,可是他一个礼拜来不到一次。所以在那里很懊恼,我都为他们好,怎么效果这么差?后来他亲自到我们中心跟我们交流,他体会到以身作则的重要性,他从回去之后的差不多三、四个礼拜时间,从他自己做起以后,他跟我们分享说,当我的心境转了以后,往后的每天我的公司都有好消息。

  所以圣贤人说依报随著正报转,正报是我们的心,依报就是我们所处的家庭、团队,我们的心境转了,家人的改变很快。因为他听完以后,他每天早会的时候是站在门口迎接他的下属,每个人进来:早上好。给他敬礼,从自己做起。他的员工讲到,本来早上来没吃饭,还有点没睡醒,心情不怎么样,看到老板这一个躬鞠下去,精神焕发。他提到我是用真诚的心鞠躬,他说我每天能够欢欢喜喜的看到大家,是因为诸位同仁昨天辛勤的劳动。因为有你们辛勤的劳动,我的公司今天还在,他是用感恩的心去鞠这个躬。所以员工也很感动,以后早会气氛就非常好,每天都会有各个部门报告学《弟子规》以后的感动。

  其中因为他回来以后,他就先去工厂,他是家俱公司,他到车间去,因为那是最吵、最热、最辛劳的地方,他带著一些饮料去看望最辛苦的这些同仁。结果过没几天,就有其他部门主管也去看车间工厂里面的同仁。因为有同仁生病了,他去看望他们,还给他包了点钱。车间的同仁就说,你们是不同部门,反正有老板来看望我们就好,你们就不用了!这个部门的人就说,老板是老板的心意,我们是我们的心意。所以《大学》说“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老板有仁慈心,底下的人重情义,立竿见影,关键在以身作则上面。
 
 
 
恭摘自《弟子规学习系列演讲一 承先启后 继往开来》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四十四集) 52-180-44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蔡礼旭       德行)(五明学佛网:蔡礼旭       德行)  

 大寂尼师:一佛名号开显万佛德行 

 其它法师: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德行法师) 

 其它法师: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德行法师) 

 林克智居士:通向极乐之路 高德行证 净土宗师 学人楷模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之积集德行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 

 蔡礼旭老师: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谦卑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定是以身作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