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索达吉堪布:按窍诀实修菩提心用不着学很多理论


   日期:2012/7/23 18: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修四无量心时,在论典中通常顺序是慈、悲、喜、舍;但按照上师们的窍诀,如无垢光尊者、华智仁波切的教言,则应先修舍无量心,真正做到自他平等之后,才观得起来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

  我们在这里也是同样,按照论典的观点,修菩提心的话,先要通达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的基本道理;但从窍诀的角度而言,则用不着学很多理论,关键是内心中要生起“一切众生都是我母亲,跟今生的母亲一模一样”的念头。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而实修,这就叫做窍诀。

  所以,窍诀的实修,跟理论的讲法完全不同,它不需要太多的教证和理证。现在很多知识分子特别强调理论,经常用因明、中观的逻辑推理分析事情,这样的分别念,对很多修法不一定适合。因此,我们在实修时,应将理论上的推断暂时放下来,然后按照传承上师们的教言,次第去实地修持,以令所修的内容在心里浮现出来,自心与法融入一体,这才是修行的目的。

  大家修加行时也是如此,不管是菩提心,还是其他修法,实际修持才最有意义。如果没有这样,理论上再怎么精通、再怎么会说,这些法也跟你的相续相隔千里。因此,传承上师非常强调实修的重要。

  尤其是藏传佛教中,修行的次第相当完整,这在其他传承中极为罕见。如今大家有幸值遇这样的教法,一定要按照前辈大德的教言去做。否则,有些人口口声声自称是大乘佛子,实际上根本没有大悲心,对众生也没有同情心,甚至有时候连世间人都不如,那就很值得惭愧了。

  我听说有一个领导,看了11个孤儿的贫困家庭后,在开会时一直流泪,别人见了也深受感动。我们反观自己,自认为是大乘佛子、是密宗行人,但看到这种情景,会不会觉得心如刀割?还有些其他宗教的人,不顾自己的安危,到特别严重的传染病群体中去,一心一意帮助他们,或者在大海里轮船被毁时,自己不愿意坐救生船,而把生存的机会让给了老弱病残,这种无我利他的精神,我们学大乘佛法的人有没有?所以有时候看来,我们利益他众的大悲心,确实很差劲。明白自己的境界后,就算别人怎么赞美你,你也要有自知之明。

  要知道,菩提心的基础是慈悲心,慈悲心的基础就是一颗善心。倘若连一颗善心都没有,对所有众生恨之入骨,那你能不能列入大乘行列,自己应该心知肚明。假如没有大乘种性的善根,再宣扬自己是学大乘佛法的,也很难做到名副其实。

  那么,什么样的人有大乘种性呢?有两种情况 :按照《入中论》的观点 ,当你听到般若空性的法音,欢喜得汗毛竖立、眼泪直流,这是大乘种性苏醒的一种标志;还有,根据《大乘庄严经论》中所说 ,当你体会到众生的痛苦,发自内心地流下悲悯之泪,这也是大乘种性复苏的一种象征。

  当然,这两者都跟前世的善根有关。前世学过大乘空性,或修过菩提心的人,因缘成熟时才会有这种现象。而有些人的话,听了多少大乘经论,看过多少菩提心的功德,也像听气功报告一样,心里没有什么感觉。即使偶尔有一点点,也像云间的阳光一样,一下子就被分别念的乌云障蔽了。这样的人,不但称不上是“密宗大师”,连“大乘行者”的名号也当之有愧。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索达吉堪布       菩提心)(五明学佛网:索达吉堪布       菩提心)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1.如何读诵阿弥陀经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0~3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20~2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10~1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1~9) 

 傅味琴居士:不退菩提心为解救众生倒悬之苦 

 傅味琴居士:学习释迦佛,祈请善知识为胜为导,不退菩提心(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不失菩提心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菩提心的邪行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100~104)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90~9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7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