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你为他人付出是你的事,他人是否感恩是他人的事


   日期:2012/8/27 17: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你为他人付出是你的事,他人是否感恩是他人的事 

    有的人说话直来直去,不分场合、对象,发现别人的过失就要指出来,还觉得这是一种优点、功德,是在帮助别人。其实,圆融温和才是真正的优点,悦耳语才是真正的功德,能让对方愉快地接受你的指正,才是真正的帮助。 

    现在的人都爱干净,东西稍微有点不清洁,就不愿意接触。然而最脏的人民币,我们却一点也不嫌弃,紧紧地握在手里,生怕它失去。这就是心的力量:它有能力制造污秽,也有能力制造清净;它有能力制造尘土,也有能力制造净土。 

    有的人说:“祈请上师三宝加持我,让我做生意赚到钱吧!我赚到五百万,就拿出四百万来做供养。”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样。赚到五百万的时候,你的心态和现在就不一样了,还会想赚一千万、一个亿……欲望永远没有穷尽的时候,你解脱的慧命也随之断掉了。其实,你的成就才是对上师三宝最大的供养哦!    

    不求今生的回报,不求来世的福报,才是真正的布施。    

    总是去思维众生对我们不好的地方,然后嗔恨、想要报复,这是痛苦的因,你当下是痛苦的,将来还会感受恶果。总是去思维众生对我们的恩德与帮助,然后感恩、想要回报,这是快乐的因,你当下是快乐的,将来也会得到究竟的快乐。断除痛苦的因,修持快乐的因,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哦! 

    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刹那都是解脱的机会,也是堕落的机会。解脱、成就不在某年某月,就看你在当下的每一个瞬间能否把握住相续,把握住生命。 

    我们平时在一些好的处境当中,也能感受到快乐,但这都是属于轮回的,都是有漏的、无常的,并不是真正的快乐。当我们为了众生忘却了自我,没有什么快乐可执着,没有什么痛苦可逃避的时候,那种无漏的快乐才能真实显现出来。 

    当你事情做得不好,或者刚开始做的时候,别人会轻视你,在你面前有傲慢心;当你事情做得好,或者跟他人能力相当的时候,别人会敌视你,在你面前有嫉妒心。凡夫的习性嘛!这也很正常。我们也是凡夫,每天的起心动念肯定会有不清净,有自己意识不到的时候。所以要不停地忏悔自己,修正自己。 

    以后要成大器,为佛法做贡献,就不能懈怠懒惰,但也不要操之过急。没有因,不会有果的。我们都见过莲花,莲花是怎样开放的?是一点一点开放的。心里的莲花也是如此。 

    在逆境当中,大家都知道是对境,都知道调整心态,都知道祈祷上师,但是在顺境当中就不知道是对境了。顺利了,得到表扬、赞叹了,福报显现了,就动心了,可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是最可怕的。 

    家里出什么事了,孩子不听话了,亲人不理解了,身体不好了,单位领导不是很高兴了,各种矛盾冲突出现了,心里烦恼不堪,这个时候就是做噩梦。若是你从这个噩梦中突然醒过来了,知道,哦,原来这都是佛讲的如幻如梦,是一场梦,这样就彻底解脱、轻松自在了。 

    要想成为佛菩萨、祖师大德那样伟大的人物,要想在今生取得修行的成就,就要苦学佛菩萨、祖师大德为众生精进修行的事迹,学习他们坚忍不拔的毅力,学习他们钢铁般的意志,学习他们坚如磐石的信念,学习他们不畏严寒酷暑、不怕艰难困苦,一条路走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魔什么时候都有。当你知道是魔的时候,就已经不是魔了。如果你不知道、感觉不到是魔,反倒觉得好、觉得美,那就非常危险了。 

    你不愿意观想也得观想,不愿意念诵也得念诵,不愿意做课也得做课。因为你不是想解脱、想成佛吗?今生想解脱、成佛,必须这样做! 

    他人可以侵害你的利益,但是不能侵害你的心;他人可以扰乱你的事情,但是不能扰乱你的心。虽然他人在伤害你,但是你心没动,就伤害不到你。其实这都是还债,回向了就有功德了。若是你埋怨、生气,就等于自己伤害自己,这是颠倒。 

    我们对世间法要知足少欲,但是对出世间法、对佛法不能知足少欲,应该是永不满足,直至成佛。 

    如果真心想学佛修行,就要守护好自己的三门,让身口意保持清净。不该做的、没有用的不做,这是身清净;不该说的、没有用的不说,这是口清净;不该想的,没有用的不想,这就是意清净。身口意不清净,就是烦恼、痛苦的根源。 

    真正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低处,把他人的利益放在最高处的时候,你已经圆满了,因为你已经放下了自我。这是大乘行者成就的要诀哦! 


    判断一个人是凡夫还是修行者,要观察他遇见问题的时候。从表面上、结果上解决问题的,就是凡夫;从根源上、因上解决问题的,就是修行者。我们有些人也懂得一些佛法的道理,但是思想、行为和一般的凡夫没有两样。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放下       修行)(五明学佛网:放下       修行)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在家修行怎么用功 

 傅味琴居士:修行要明理 

 傅味琴居士:不改变习气,修行修不起来,证果证道就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