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什么才是真正老实念佛?


   日期:2012/10/12 10: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净土法门法师:什么是真正老实念佛

所以诸位要好好的修行,要认真努力,要觉悟,不要迷惑。《般若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真正老

实念佛,不用出门,在家里面供上佛像;不供佛像也没有关系,心里头有佛,真佛!供上佛像,心里头没有佛

,那个佛像是假的,不是真的。放下万缘,提起正念,正念就是一句六字洪名,这样念佛肯定成就。我们今天

念不成功,念不成功是什么?心里面有烦恼,妄念太多;口里头闲话太多,废话太多,把功夫完全破坏了。所

以虽然手上拿着念珠一天念到晚,功夫不得力,你要晓得原因到底在什么地方?你要把原因找到,把原因消除

,功夫才能得力。

我们最近在婆罗州,马来西亚婆罗州古晋的山上建了个念佛堂,悟忍法师在那边照顾。现在那个念佛堂还

没有落成,大概还要两三个月。建好了之后,我教她:你们真正要想念佛有成就,念佛堂里所有的人,无论在

家出家,你到念佛堂念佛,我教你一个方法,止语,不说话。你到那个里面去,念一天,一天不说话;念一个

星期,一个星期不说话;念一个月,一个月不说话;念一年,一年不说话。不跟任何人交谈,你的心是定的,

你的心也会清净,没有什么妄想好打了,没有话好说了。

所以山上不但是没有报纸,没有杂志,没有电话,也没有传真;换句话说,跟外面完全隔绝。跟任何人都

不打招呼,你在里头好好念佛。这是我们现前的微薄的能力能够提供一个念佛的环境。你如果想说话,马上就

迁单,就请你离开。所以到那里念佛先要好好去想想,跟你的家人消息都断绝,你家里发生什么样的事故你也

不闻不问,一心念到底。

李老师过去在台中讲佛七的念佛,他举了个比喻,你们来参加打佛七,来念佛,在很用功的时候,如果在

这个时候你家里头来个人,跟你讲你家的房子被火烧了,这时候你怎么办?赶快慌慌张张回去了,你的念佛是

假的,不是真的。如果真的是念佛,你家里火烧了房子,听就跟没有听到一样,你还是一心不乱,一句佛号念

到底,那叫真念佛。谁能做到?没有人能做到!

所以李老师常常以开玩笑的话说,现在学佛修行不是真的。不是真的,那是什么?他老人家说得很不客气

,说得也很不好听,玩弄佛法,哪里是修学佛法?换句话说,在佛法佛门里面是消遣,不是真修。真修的人,

现在很少见得到了,找同参道友到哪里去找?找杂心闲话的很多,念佛的时候满像那么回事情的,这一枝香念

完离开念佛堂,杂心闲话,张家长李家短,那个功夫怎么会得力,怎么会收到效果!李老师都是讲实话。

——摘自《大方广佛华严经》(第773卷)【十方诸世界,过去国土海】

 

2.净土法门法师:如何才是老实念佛

我们生在末法,佛教我们修净土法门。该如何修?佛劝导我们,老实念佛。老实这两个字的意思不好懂,你如

果还有妄想、还有忧虑、还有牵挂,你不老实。总而言之,还起心动念,这就不老实。

什么叫老实?除了一句阿弥陀佛之外,心里什么都没有,这才叫老实。除了阿弥陀佛,你还想东想西,想这个

、想那个,这哪里叫老实?所以诸位要记住,老实不容易。我们今天说到念佛,许多人都以为念佛的名号就是

念佛,没错,执持名号是念佛法门十六种观法之一,但是你用这一种方法念佛,念得能不能相应,那就看你老

不老实——老实念,决定成就;不老实念,那只是跟阿弥陀佛结个缘,这一生去不了。

什么叫老实念?老实念就是真念,真诚地念。真诚念,除了这一句佛号之外,决定不夹杂第二个念头在里面,

这才叫老实念。

由此可知,老实念不简单,为什么?必须万缘放下。念佛堂的堂主常常警策大众说,“身心世界,一切放下”

,这才老实。有一个妄念存在,就不老实了。所以佛劝诫我们,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就是一个心,这

一个心是什么?阿弥陀佛。这个心是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这个心是真正觉悟的心,不迷。

什么叫迷?于一切法里头起心动念,这就迷了。念阿弥陀佛,心里只有阿弥陀佛这一念,不能夹杂妄念在里头

,这一点很重要!

所以要知道,念佛人真正做到善恶念头都不起,心里只有阿弥陀佛这一念,这才叫老实。老实人没有一个不作

佛的,他这一生就成佛!

 

3.净土法门法师:什么是老实念佛

所以学佛,总而言之,古人讲的,我们愈想愈有道理,学佛学什么?学老实。念佛要老实念,你才能得一心不

乱;参禅要老实参,你才能明心见性;研教要老实研,你才能大开圆解,老老实实。什么叫老实?循规蹈矩,

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叫老实。释迦牟尼佛成佛了,老老实实就成佛了。释迦牟尼佛为一切众

生讲经说法,讲了四十九年,清凉大师在《华严经》经题上讲到这是佛说的,释迦牟尼佛从来没讲一句话,四

十九年讲的是什么?讲的是古佛所说的,没有自己一点意思在里头。所以世出世间这些大圣人,孔老夫子自己

也说,他一生教学,「述而不作」,述是什么?前人的,所讲的全是前人的;「作」什么?创作,自己的,他

说他没有,孔老夫子一生他没有自己的创意,都是前人的。

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也没有一个字是自己的创意,古佛、如来这么说的。这种心态,跟诸位说,就叫做

老实。我们能不能相信?能相信,理论上如是,所有一切诸佛如来,为一切众生所说无量之法,都是从自性流

的,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本来具足的,可见得那就不是创意,创意应该是本来没有的,既然是本来具足的,

那当然是述古,这是佛法跟世法不相同的地方。

世法每个人有创意、创新,所创的那些新意后来都带些烦恼。中国古代老子深明其道,他对这个观察的很清楚

,所以他主张「无为」。世间人为什么这么乱、这么苦?他的观念就是好人太多了,好人好事,要创新,结果

所创的那些新的,到最后都惹了一身麻烦,他还不知道后悔。真的你从这个地方细细去观察,细细的去思惟,

世出世间大圣,他说老实是真正的宝。再说老实确实与佛所说的这些原理、原则相应,为什么?老实就是戒定

慧,如果这个里面加上一丝毫创意在里面,戒定慧就没有了,就破坏了。老实就是清净心,老实就是平等觉。

由此可知,世出世间这些圣哲教化一切众生,「老实」这两个字可以全部都包括了,这是希望大家要深深向里

面去体会。一生能做老实人,这一生就幸福,于世出世间一切法随缘而不攀缘,随缘是老实。

昨天我给南大的学生也透过这个意思,他们学生问我,听我录音带里面常常说「随缘而不攀缘」,他说他们学

校的佛学社每个学期都要计划安排哪些活动,他说我们这种安排,是不是叫打妄想?是不是叫做攀缘?那要不

安排,这个佛学社就没活动了,这种安排是你工作里面的一部分,你事业里面一部分,如果种种条件都许可,

你去安排,这就属于随缘,没有这些条件,刻意去安排,那就是属于攀缘。他们的学社也有不少年的历史了,

每一年每个学期都安排一些活动,这是成规,就像办学校安排课程一样,请外面法师或者大德到他们学校去讲

演,他这次来他邀请我,这个一切条件都具足,这也叫随缘;条件不具足,一定勉强的去求,那是攀缘。这个

我们一定要辨别的很清楚,随缘心是清净的,很顺利就把这个事情做圆满了;攀缘是很勉强的,也能把事情做

成,但是做成之后,后面还有烦恼,心得不到清净。所以随缘如法,如法就是心地清净,与戒定慧相应;攀缘

与贪瞋痴相应,它不与戒定慧相应,如果我们从这个标准来衡量,那就很清楚,很明白。

同样的一个道理,能与戒定慧相应的,这就是老实,与贪瞋痴相应的,那就不老实,佛法所立的标准何其明显

。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能与戒定慧相应,这就是菩萨心,是诸佛之所行。戒是守法、如法,佛法不离世间法

,样样都能符合世间人的要求,世间的法律、规约、道德、风俗习惯,与它们都不违背,这是戒。定是清净心

,虽然跟世间人和光同尘,可是心地绝不染污,这个就是定。世间的善人,也样样能如法,他有分别、他有妄

想、他有执着,所以他不与定慧相应。佛菩萨跟世间人不相同的,就是样样跟大家都相同,生活方式、工作、

人情世故,没有两样,所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他后头有个觉,世间人不觉,佛觉。觉就是能在一

切法里头如如不动,这个就与定相应了。与慧相应的,是知道这「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慧。

所以示现在这个世间,古大德跟经论里头所说的,「梦中佛事,水月道场」,建不建道场?有缘当然可以建,

哪有不能建的?种种条件具足,可以建,你建的时候你还是跟戒定慧相应就可以;如果与烦恼相应就不可以,

那对我们伤害就太大了。一切条件都现成了,那有什么不能建的?做梦中佛事,种种示现,种种说法,梦中佛

事。

「度尽一切众生,而实无众生得对贿」,这《金刚经》上的话。「度尽一切众生」是讲经说法,种种示现,帮

助众生开悟;「实无众生得对贿」,心里不着相,三轮体空,那是慧。定慧等学,定慧等学是在事相当中等学

,离开这些水月道场,梦中佛事,你这个定慧表现在哪里?而后我们才晓得,原来世间法跟出世间法是一不是

二。为什么佛又说世间、出世间?这个很简单,你在一切法里头,你的心跟戒定慧相应,就叫出世间法;你用

心跟贪瞋痴相应,就叫世间法。法没有什么世间、出世间,世间、出世间是用心不同,相应不同,道理在此地

所以世间跟出世间是一法,那就入「圆融具德」的境界了,事事无碍的大圆满。《地藏菩萨本愿经》,佛没有

说法,先放光,第一个就说「大圆满光明云」,这句是总说,后面十几句那是别说,没有一样不圆满,智慧圆

满、福德圆满、功德圆满,样样都圆满,与戒定慧相应就圆满了,没有一样不圆满。我们观察这个社会,观察

这个世间,现前的现相千奇百怪,你在街上走的时候都看到,看出一切众生的烦恼,看出一切众生的妄想,从

这些妄想、烦恼里面看出一切众生的果报。佛菩萨要怎样去帮助他们,帮助他们回头是岸,他们现在是迷在其

中,丝毫不觉,以为那是正常的。现今的社会,说老实话,那个现相是三恶道的现相,还不是三善道的现相。

三善道的现相,人心与五戒十善相应,那是三善道的现象;如果与六度、四无量心相应,那是菩萨的现相。所

以只要自己很冷静,不难观察到,一切人事物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要帮助这些众生回头,先决的条件就是要成就自己,成就自己的戒定慧三学,戒学是福德,慧学是真实智慧,

定学里面福、慧都有。修福、修慧不是到别的地方修,就是修戒定慧,表演给世人看,我们样样都如法,样样

都守规矩,世间人不守,我们守,我们要做出样子给人看。世间人有贪心,我们没有贪心;世间人有瞋恚,我

们没有瞋恚;世间人有嫉妒,我们没有嫉妒。要真做到,世间人起心动念为自己,我们起心动念为众生;世间

人念念执着我,佛告诉我们无我。我是什么?一切众生就是我,所以为一切众生是真正为我,生佛不二,要真

干!佛所说的句句话都是真实话,真实与自性相应,与性德相应,这是真实的,与性德相违背的,那是假的。

诸位晓得这些原理、原则,而后观听自然就能深入,自然能够长智慧、长见识,自己得益,而后就能帮助别人

,这自行化他,尽心尽力,都是圆满的,圆满功德。尽心尽力也是随缘而不攀缘,永远保持定慧,这就是真实

的受用。

4.净土法门法师:怎样念佛才算“老实念佛”?

问:下面是老人学佛提问的。请问“老实念佛”四个字中的“老实”是指什么?可否就日常生活当中的事相说

明?

答:“老实”这两个字不容易,只要老实没有不成就的。老实就是守规矩,规规矩矩依照佛陀教诲去做,

不要加上自己的意思,那就叫老实。如果加上自己的意思,这就不老实。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念佛的方法,“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你把这句话做到了就是老实。觉明妙行菩萨讲得更好懂,意思是一样,怎么个念佛法

?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就是老实。我们现在最麻烦的是夹杂怀疑,实在讲信是信,信得不真。因为信得不

真你才会夹杂,如果真信切愿,自然就不会夹杂。

说到念佛,我们就会想到谛闲老和尚的徒弟锅漏匠。这是倓虚老法师三十年前在香港常常提到,我是从录

音带里面听老法师说的。这个录音带是香港同修寄到旧金山,那时候我住在旧金山,寄到那边。他的乡音很重

,但是还可以听,我听三十多遍才能听到九成。以后我就请人把它写成文字,那个文字也都印出来了,很难得

的一篇开示。

像他那个锅漏匠的徒弟,那就是做到了老实念佛。而谛老教给他的方法真是简单明了,因为他自己没有念

过书,不认识字,乡下人,生活非常之艰苦。老和尚收了他之后,不认识字,他不能学经教,同时年岁大了,

四十多岁,你说学这些五堂佛事他也学不了。所以就教他,把他剃完头之后送到乡下,找个破庙,没有人住的

,让他一个人在那里头住,就告诉他一句话“南无阿弥陀佛”。这句话你就念,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接

着念,将来准有好处。他也不问什么好处,他也不问,你教我念我就念,真的就是依教奉行。三年人家念成功

了,预知时至,站着往生。谛闲法师很高兴,对他很赞叹,他说天下丛林里面,这些住持方丈和尚、这些讲经

说法的法师,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你。三年,他老实,他怎么成功?就是老实,听老师的话,依教奉行。(净

空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三十一 2006/4/7)

问:请问“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中的“识”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如何守住“识”不变,让心永远住在阿

弥陀佛?

答:你现在一心念阿弥陀佛就是的。你不要打这些妄想,一会想唯心,一会想唯识,把你念佛功夫全破坏了。

只要你念佛成就了,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这些问题你自然通达明了。(之六十一 2007/2/2)

 

5.净土法门法师:老实念佛,则能一心不乱

【老实念佛,则能一心不乱。若不断世间一切染缘,攀缘不息,何能老实。】

老实可贵,老实很不容易!由此可知,我们从无量劫来,虽然多劫长时供佛修行,可惜从来没有老实过,所以

落到今天这个样子。

如果老实早就成就,早就出了三界。

没出得了三界,不老实!为什么不老实?攀缘,这是常讲的放不下。

这样也贪,那样也爱,这就坏了,坏在这里。又想要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地方金银财宝又不肯放下,那怎么行

?这才搞到这个地步。

所以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乱,没有别的,老实,老实就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

为什么放下?因为身心世界都是因缘所生,都不是真的,正是经上所说「当体即空」。

所以佛教给我们放下是正确的,放下是真实智慧;不肯放下还有贪恋,这就是情执,这就是迷惑。

本经大主意就是帮助我们看破、放下。这是般若的总纲领,我们介绍到此地。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金刚般若研习报告第一集

 

6. 宣化上人:怎样念佛才算老实

为什么我们一个普通人,能劳动阿弥陀佛来接我们呢?这是很难相信的道理。不错,这就是难信之法,所以《

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不问自说;因为没有人懂,也没有人相信这个法,所以释迦牟尼佛悲心切切地把这种

末法修行之捷径,告诉我们这些末法的众生。

老实念佛就是口念佛、心也念佛,行住坐卧都是念阿弥陀佛;口中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身上行持阿弥陀佛的行

。什么叫行?好像我们现在打佛七,无论如何都要百忙放下,来参加打佛七,要念得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

念兹在兹,不是念一阵子就觉得辛苦,要回去休息了,躲懒偷安,这样不会得到念佛三昧的,这就叫做不老实

念佛;老实念佛就是一心一意念佛,连吃饭、穿衣、睡觉都忘了。

本来吃饭、穿衣、睡觉是人生离不了的事情,每个人天天都不能缺少的;念佛时能把这三件事忘了,不知吃饭

、穿衣、饥寒、睡觉否,这就是老实念佛。若到时间便知道吃饭,这是不老实念佛;或冷了要穿衣,这是不老

实念佛;或睡不够要回去休息,这也是不老实念佛。老实念佛就是无论行、住、坐、卧,只知道‘南无阿弥陀

佛 ’六字洪名。你念得打成一片,绵绵不断,乃至水流也是念‘南无阿弥陀佛’,风吹也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小鸟叫的声音也是念‘南无阿弥陀佛’。要念得‘南无阿弥陀佛’和我自己分不开,念得‘南无阿弥陀佛’之外无一个我,我之外又无一个‘南无阿弥陀佛’,我所念的‘南无阿弥陀佛’和自己合而为一。这时,风也吹不透,雨也打不漏,得到念佛三昧;水流风动都是演说妙法──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老实念佛。

假若水流知是水流,风动知是风动,或东张西望看各处有什么动静,这就是不老实念佛。若一边念佛,又前瞻

后顾地好像要偷东西,这也叫不老实念佛。老实念佛就是念兹在兹,什么妄想也没有,也不想吃东西或喝茶,

什么都忘了,这才是老实念佛。没有什么秘诀,只要能把心管住,不打妄想,这就是老实念佛;你管不住这个

心,尽打妄想,那就是不老实念佛。你提起正念,那就是老实念佛;你尽胡思乱想、打邪念,那就是不老实念

佛。所以老实念佛是妙不可言,你要是真会念佛,便会得大自在,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只有南无阿

弥陀佛。

说的是法,行的是道,单说不行是说食数宝,一点用处也没有。我今天所讲的道理,你们明白了,就要老老实

实念佛,老老实实打佛七,这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时间,切莫空过,希望大家努力念佛,拿出‘坚、诚、恒

’这三心来打佛七!

7.老实念佛的人是什么样子的?

祖师大德总是苦口婆心劝人“老实念佛”。这句看似简单,实则深妙的箴言,人人道得,却未必人人行得。然

而,行人若不能老实念佛,功夫就不可能向上提升,往生就没有把握。那么,我们要问,老实念佛的人究竟是

什么样子的?本文试作描述,供学人参考。

第一,在在处处践行“老实念佛”,却没有“老实念佛”之想。因为有这个念头,就是我慢,就是烦恼,

与佛陀的教诲背道而驰。他们在曰常生活工作中表现得十分慈祥,朴实,不透半点“佛味”。

第二,恒顺众生。小事恒顺,大事也恒顺;重要的事恒顺,不重要的事也恒顺。从来没有生起“众生顺我

”之念。假使偶然起念,也能立刻醒悟,立刻修正。他们好像没有什么个性。

第三,不执著佛法,不分别好坏。在他们眼里,不学佛不念佛的人与学佛念佛的人没有什么两样,更不会

以为不学佛不念佛的人业障深重。与众共修,不做他想,只是管住自己;不会觉得这人有功夫,那人没有功夫

。他们总是那样的慈悲,那样的低调。

第四,常做还债想。身处逆境,遇到挫折,自然生还债想。所谓逆来顺受,甘愿吃亏,不怨天尤人。他们

心平气和,不烦不躁。

第五,时时修正心行。心境如水,照彻内外。杂念起,能觉察;行有过,即忏悔。言行举止,待人接物,

一有不慎,必定痛改前非。真诚待人,战战兢兢。

第六,心中有佛,随时念佛。嘴上不一定有佛号,心中则必定有佛号。做事认认真真,对人恭恭敬敬。事

毕,人去,心中必起佛号。他们沉默寡言,不随便说话。

第七,境界现前,不忘念佛。遇好事,无喜;遇坏事,无忧。恶境现前,不会动心;或者在将动未动之际

,赶紧提起佛号,消除不好的情绪。他们与世无争,与人无求。

总之,老实念佛的人,就像虚云老和尚开示的那样:“不起人我分别见,以一声佛号为依持。朝也念,暮

也念,行也念,坐也念。二六时中,念念不忘,绵绵密密。”最后,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念与无念是同一件

事。

净土行人,主行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行极易,涵极广。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念也好

,那样念也罢,重在“老实”二字。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这么径直念下去,早也念;啼也念;安也念;怖

也念;静也念;喧也念;净也念;秽也念;行也念;卧也念,就这么念念不离地、放心大胆地全盘交付

“南无阿弥陀佛”,老老实实地接受阿弥陀佛的佛光沐浴,不躲避、不逃逸、不算计、不分别,不思功夫深浅

,不求一心不乱,就让“南无阿弥陀佛”自然净化着自已的身心,自然消除自已的业障。

真正老实念佛之人,渐生起惭愧之心,反观到自已原来是一介五毒具足、十恶不赦的罪障凡夫。

真正老实念佛之人,必然渐渐生起感恩之心,得知阿弥陀佛无限慈悲,为我这等极恶众生,不弃不离、十

劫相随,必然拔我出离苦海,安住到无苦无怖的极乐世界。

真正老实念佛之人,必然渐渐生起菩提之心,了知生死无常,愿速速出离六道,往生净土。

真正老实念佛之人,必然渐渐生起慈悯之心,了悟十方诸类众生原来皆是自已历劫多生的亲眷,愿携同出

苦,共生极乐。

真正老实念佛之人,必然渐渐生起决定之心,深信佛智佛力广大无碍,深信寿终必得往生极乐世界

 

8.老实念佛,决定往生,必得往生!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人人会念,不学佛者亦会念,那么念佛究竟是在念什么?

(一)念佛是在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为法界藏身,十方三世佛皆括之。所谓佛佛道同,

凡夫有别。你念一佛,即得一切诸佛护念。

(二)念佛即是念咒语。六字洪名为诸咒中王,"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为秘密不翻,皆非中文;此法高极,胜持

任何咒语,能除一切病,故说“阿伽陀药病总除”。能除一切身心诸苦恼,自得清凉。有人崇拜活佛,喜欢咒

语加持,实际六字洪名,即是咒语啊,念佛的人十方一切诸佛菩萨,佛光注顶,日夜护持此念佛人。为什么不

好好念佛呢。

(三)念佛即是念佛的功德,佛的功德有哪些?即是慈、悲、喜、捨。什么是慈悲?所谓慈能与乐,悲能拔苦

慈,就是要多给予人以谅解和宽容,而不仅只是放生。多给自己身边的人一些快乐,把快乐带给你身边的所有

人,所以你自己必须先快乐,慈祥。所以我们一进寺门第一个即是笑佛,大肚子能容,笑四方客。

悲,就是要多给予人以关心和帮助,而不仅只是做做慈善事业。不管什么样的人,不管是对我们有恩的还是有

怨的,只要他有难,我们都要帮他,关心他,给他带来温暖,给他带来感恩的心。所以观音菩萨千手千眼,一

只手帮不过来啊,众生太多了,所以就化作千手千眼,那么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也给我们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一点关心的温暖呢,这是做菩萨的必然工夫。

喜,就是要知足欢喜和随喜赞叹。佛是欢喜的人,是知足的人,佛是随喜赞叹一切众生的人。所以我们学佛念

佛的人,就要学会欢喜的生活,让自己是个快乐的人,你自己快乐欢喜,你看到别人快乐,你也同样欢喜。学

佛的人要学会知足,知足者常乐,不知足,佛也救不了你。有个人落入水里,大声念观音菩萨,等着菩萨来救

,一会来了一只小船,他嫌船小不上,还在那念观音菩萨,又来了一只大船,上面人好多,他又嫌人多,也不

上。后来眼看支持不住,要没命了,来了一只更小的船上,上面有一老僧,他只好上船,却在那怪观音菩萨不

来救他。佛为什么欢喜欢,因为佛是觉者,他懂得知足,他不与任何人计较,不计恩怨。打我我不生气,骂我

我也不还口,你对我好点他也不激动,你对我坏点他也不生气。所以佛看到每个人快乐,他就跟着快乐,赞叹

随喜。普贤菩萨十大愿中,有一愿即是随喜功德。别人长得好,日子好,生意好,朋友好。我们都要赞叹,不

要嫉妒。所以随喜就是解脱,就是念佛。

舍,即是舍贪嗔痴和广行布施。一般人以为舍就是要舍弃财物,其实,舍可是说是布施,他是六度万行的第一

个要行,但是舍之前一定要先没有贪心,这种舍,叫佛心。没有贪嗔痴了,然后施与一切众生,你就是学佛相

应了,念到佛心上了。如果布施还要求回馈,那么你还是你,佛还是佛。不能达到佛我一如,就是没有念真佛

。所以这个舍很重要,过去有个有太太念佛,念得非常好,临命终时,亲自见到阿弥陀佛来接她来了,很高兴

,就觉得身体飞升空中,渐渐接近佛了。可是这时候麻烦来了,她时最喜欢一条花棉裤,她想我要走了,去见

佛了,可是怎么没带上那条花棉裤呢?这一念起,不好,就掉下来了,落入三途中。前功尽弃,可惜啊,所以

念佛人要舍,舍一切念头,万缘放下。

(四)、念佛即是念觉:佛者,觉也。念佛是念觉悟,让自己成一个智慧的人,念念常能觉知自心有起灭,让

心中充满慈悲欢喜,让心中没有爱欲和憎恨,这样念佛才能与佛相应。有一老僧日夜精进念佛,堪令人敬服,

一日正经行间,小沙弥于其后大叫:“师父。”老僧回头问:“什么事?”曰:“没事。”过一会小沙弥又大

叫:“师父。”老和尚不高兴:“什么事?”曰:“没事。”过一会,小沙弥又大叫:“师父,师父。”老和

尚忍不住了,大怒:“什么事!”小沙弥笑了:“您天天念阿弥陀佛,佛都不生气,我才叫你三声你就生气了

啊。”老和尚因此惭愧不己。所以念佛念心,念心念佛。心佛要统一,才是念佛。心中觉悟,心即是佛

“念佛会使我们渐渐契入心经的般若智慧中:心无挂碍,无有恐怖,无颠倒梦想,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老

死亦无老死尽。。。他把我们心灵对于梦幻般的外相世界的追逐中带回来,这就是念佛的生活,将带来安住的

奇迹,这也是迎接新的一天到来时一种最崭新最美好的生命态度。”好好念佛,定会受益无穷。阿弥陀佛!

 

9.大安法师:现代人如何才能做到老实念佛

居士:净土宗祖师让我们老实念佛,以前的古人比较淳朴,还能做到,但现在的人却并非能做到这“老实”两

字。请问法师,针对现代人福德浅薄,心浮气躁的根性,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办法,能让我们做到老实念佛?

法师:老实念佛要加上一个“死尽偷心”,要把这个认为修行还要靠其他的法门可能更好,比净土法门更殊胜

的这些念头要放下。在这个末法时代,我们既然知道福德浅薄,心浮气躁,这样的一个根性决定了我们靠自己

力量解决不了烦恼的问题,就是断见思惑。断见思惑断不了,生死轮回出不去。现在对我们修行来说,首先要

解决出离轮回的问题,往生净土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你还在这里轮转不休,那就是非常可怕,这

叫轮回路险。

那么在解决轮回的这条道路上,我们就辨思一下通俗的法门和净土特别法门的一个可行性,我们就会发现,唯

有靠净土的特别法门,仰靠弥陀愿力,才能令我们这些心浮气躁的众生得以往生。如果对“生死心切,生命无

常,三界火宅”有刻骨铭心的感受,我们慢慢地就会老实下来,就不再是这山望到那山高了,不再朝三暮四了

。所以祖师大德都让我们死尽偷心,莫换题目。

 

10.虚云老和尚:最令人敬仰的四个老实念佛人

一、黄铁匠: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

明朝初年,湖南潭州有一黄铁匠,以打铁为生,人皆呼为黄打铁。那时正是朱洪武兴兵作战的时候,需

要很多兵器,黄打铁奉命赶制兵器,日夜不休息。

有一天,某僧经过他家,从之乞食,黄施饭,僧吃毕,谓曰:“今承布施,无以为报,有一言相赠。”

黄请说之。

僧曰:“你何不修行呢?”

黄曰:“修行虽是好事,无奈我终日忙忙碌碌,怎能修呢?”

僧曰:“有一念佛法门,虽在忙碌中还是一样修,你能打一锤铁,念一声佛,抽一下风箱,也念一声佛

,长期如此,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他日命终,必生西方极乐世界。”

黄打铁遂依僧教,一面打铁,一面念佛,终日打铁,终日念佛,不觉疲劳,反觉轻安自在,日久功深,

不念自念,渐有悟入,后将命终,预知时至,遍向亲友辞别,自言往生西方去也。到时把家务交代了,沐浴更

衣,在铁炉边打铁数下,

即说偈曰:“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

泊然化去。当时异香满室,天乐鸣空,远近闻见,无不感化。

-----云居山方便开示(1955年)虚云老和尚

二、东瓜和尚:终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都不识,别有一天堂

清朝有一位东瓜和尚,名没有传下来,不知什么名字,喜欢吃东瓜,人们就称他东瓜和尚。

他是杭州人,在华严庵出家,出家以后,专修念佛法门,邻近庵有一位慧照师和他打同参,二人很好的

同参道友。很奇怪,东瓜和尚,吃饱就跑出去街上走,在杭州街上走来走去。走到晚上就回来,晚上继续念佛

,每日都一样,都是在街上走。他的同参感觉到,好像不太肯修行,看他一天到晚都在街上走。但是也不敢对

他说什么话,而他的习惯就是这样。每日吃饱就到街上走,晚上就回来,回来又有在念佛,这样的生活,经过

了十多载。有一年他要往生的前一年底,见到同参慧照师的时候,他就对慧照师说:「老同参啊!我正月初六

就要去西方,你正月初六要来送我!」慧照同参把他看做在开玩笑,想他一天到晚都在走街路,说他要往生,

实在不太相信。但是口不敢说,心中在冷笑,口就回答说:「好啦!好啦!你若要往生,当然我会来送你!」

东瓜和尚说:「我一旦话说出来就标准!不要忘记!」「好啦!好啦!我不会忘记!」年过了,正月初六,那

日早上东瓜和尚就去法慧庵,受人供养吃饭。还没回来的时候,慧照师就已经来要送他。看他不在,就知道可

能是在开玩笑,连他自己都没有在准备,说他会往生,那有这一回事?就在里面坐,坐到东爪和尚吃过午饭回

来。回来见到老同参慧照师坐在那里,就问说:「你来做什么?」他说:「你告诉我说,你正月初六要往生,

叫我来送你!你却问我要来做什么?很奇怪?」「真的!我有对你说过,你若没有提起,我也忘记。这样,好

!现在我要去了!」马上就去沐浴换衣服。海青、披衣已经穿好,就去拜佛。拜好,就去坐着,就向他的同参

说:「这样,我要去了,但是我有一首偈颂,请你写起来。」开始念:「终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都不

识,别有一天堂。」偈颂念好的时候,念一声「阿弥陀佛」,静静的坐在那里,他的同参见他静静丵坐着,就

为他念佛,念了念,就看他,他都没有动,没有表示。再过一段时间摸他,他已经没气了,果然是走了,非常

自在。看他的偈颂就可以知道:「终日走街坊」:说我一天到晚都在街上走来走去,做什么呢?「心中念佛忙

」:我虽然是走街坊,没有一日闲空,不是在逛街,我是在念佛!“世人都不识”,世人都不知道他在修行,

也许还以为他在闲逛呢,可见念佛法门真的不简单,真是易行道,即使终日逛街,只要心中念佛不舍,必能自

在往生。

三、修无师: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这是倓虚法师在《念佛论》中讲到的真人真事:倓老是哈尔滨极乐寺的住持,极乐寺建立之后,以开堂

传戒作为庆祝,并请谛闲老法师当得戒和尚,因为他的老师是谛闲老法师。开坛传戒是佛门最大、最殊胜庄严

的法会,需要很多人帮忙,修无师也是从外面来的,发心到戒坛修福,帮助大众。

当时的当家师是定西法师,定西法师就问修无师:‘你能做什么?’

修无师说:‘我愿意在传戒期间照顾病患。’传戒当中,戒子伤风感冒,或是身体有不适时,都必须要

有人照顾。他发心做这个工作,这非常重要,也是修福的好机会。

修无师不认识字,未出家前是做泥水匠的,虽发心出家,也不懂得经教,所以就老实念佛。他待人谦虚

恭敬,如何辛苦的工作都很欢喜、很乐意去做,从未推卸过,尤其别人不愿意干的苦活,他也去做,这是他的

德。

定西法师就把这个工作派给他,可是过了没几天,他就跟倓老与定西法师告假。倓老是很有修养的人,

因为你是外面来的法师,你愿意来就来,愿意走就走,不以为怪。

定西法师就有点沉不住气,就责备他:‘你这个人未免太没有恒心,传戒才两个月,你要帮忙就帮到底

,来了没几天,怎么就退心想走了?’

修无师说:‘我不是到别的地方去,我要到极乐世界去。’

这两位法师一听愣住了,‘你要往生?’

修无师说:‘是的!’并请求老和尚给他准备一、两百斤柴火,以便火化之用,老和尚一听,这是大事

情。

定西法师说:‘大概多久?’

他讲:‘大概十天。’

到第二天,修无师又来说:‘禀告老法师,我今天就要走了。能否请几位法师帮我助念,送我一程?’

当然,戒期当中听说有人要往生,又不生病,活着往生,要人助念,哪个不欢喜!

念佛送他的人要求说:‘修无师,从前听说往生的人,临走之前,都要作几首偈子、作几首诗,留给后

人做纪念,你今天要往生了,也不能例外。’

修无师说:‘我是个苦恼的人,不认识字,也不会作诗作偈,但是我有一句老实话可以告诉你们,“能

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大家助念不到一刻钟,他告诉大家:‘佛来接引我了。’他就走了,瑞相希有,火化后还有舍利子。谛

闲老法师对他非常赞叹

四、锅漏匠:

近代倓虚法师的《影尘回忆录》里记录的一个真实故事:民国初年,谛闲法师有一个徒弟,不知叫什么

名,姑且按他出家前的职业“锅漏匠”叫他吧。这个徒弟是中年出家的,四十多岁才出家,他的年龄跟老法师

年龄差不多。他们从小是生在农村里面,在一起玩的小朋友,童年都在一起。谛闲法师家庭环境比较好一点,

念过书,以后舅父做生意,带他出来,所以算是我们俗话讲「见过世面」的,出去旅行过,见过世面。他那一

个同学,家境清寒,没有念书,长大之后,生活非常困苦,学一个手艺,这个手艺在大陆上叫锅漏匠。「锅漏

匠」,恐怕你们年轻人都不懂,年岁老的人晓得。什麽叫锅漏匠?就是碗、碟子打破了,他能把它补起来再用

,那个时候很节省。不像现在打破了就丢掉,破个边都丢掉,那时候还得补起来再用。就做这麽个手艺,天天

挑个担子在外面喊,吆喝着,非常的辛苦。这是他这几十年当中,真正体会到人生太苦了。所以就找他小时候

在一起玩的这个朋友,出了家,做了和尚,於是就把他找到了。

找到谛闲法师这里,在庙里住了几天,就跟老法师说:我要出家。他说:为什麽?生活太苦了,我一定

要出家。老和尚说:你不要开玩笑了,住几天还是去做生意去吧。为什麽不让你出家?年岁太大了。在大陆那

个时候,四、五十岁就是老人了,体力就衰了。他说:你学五堂功课都学不会,念经都念不会,你在这寺庙里

,大家瞧不起,冷眼看你,你的心多难过。学讲经,你还不认识字,还要从念书做起,到哪一年才能成就?这

就是拒绝了他。结果他就硬赖着:我非出家不可,我不做生意了。老和尚给他搞得一点办法都没有,主要就是

小时候在一起,这份感情在。      

老和尚就说:这样好了,你要是真的想出家,你得要答应我几个条件。他

说:没有问题,我认你做师父了,你说什麽,我统统听、统统接受。老和尚说:这很好,我给你剃头。剃了头

之后,他说:你也不要去受戒,也不要住在庙里。受戒,五十三天这个戒坛,你也受不了。也不要住庙里,我

到乡下(住在宁波),宁波乡下有很多小庙,没人住的,破庙、废庙没人住,找一个小庙给他住。老法师在附

近认识的护法很多、信徒很多,找几个护法每一个月给他送一点钱、送一点米,他的生活可以过得去。又在附

近找了一个念佛的老太太照顾他的生活,每天中午饭、晚饭,给他烧两餐饭,给他洗衣服,这他很自在了,早

饭就他自己去料理。就教他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他说:你就给我念这一句佛号,念累了你就休息,

休息好了你就再念,一直念下去,你将来一定有好处。这个人没有知识,但是听话、老实,他就死心塌地念这

六个字。真的就像老和尚讲的,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这样就念了三年。三年没有出门,就在那个

庙里头念了三年,这叫精进,就一句佛号,一点也不杂,念了三年。

这一天,他就离开寺庙,到城里去看他的亲戚朋友。晚上回来之后,吃完晚饭,就跟这位烧饭的老太太

说:明天你不要替我烧饭。这个老太太心里一想,「师父三年都没出门,今天出去看看朋友,大概明天一定有

朋友请他吃饭,叫我不要给他烧饭」。到了第二天中午,吃过饭的时候,老太太到庙里去看看,看看师父有没

有回来?有没有人请他吃饭?他那个庙是破庙,庙的大门都不关的,没东西偷,什麽也没有。到庙里去

看看师父,在喊的时候也没人答应,再去找一找,看到师父在寮房里,站在那个地方,面对着窗户,手上拿着

念珠,再叫他,不答应,走到面前去的时候,他死了,站着死的,念佛往生了。这个老太太吓了一跳,从来没

有看到人是站着死的,这赶紧去报告他那几个护法,这护法来一看,大家也不晓得怎麽办,就派人到观宗寺去

报告谛闲法师。那个时候没有车,请一个人去报信,走路去的,走去再走回来,三天。你看他往生,

站着往生,还站三天,等他的师父来替他办后事。

谛老法师看到之后,非常赞叹的说:你没有白出家,你的成就,当代讲经说法的法师,名山宝刹的方丈

住持,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你。(净土法门法师讲述)

 

11.净土法门法师:老实念佛的人就是如此,必须要念到不见他人过,才算老实

“悉睹无量诸佛”。我们一尊佛也见不到,不是佛不在我们面前,而是佛在我们面前,我们不认识,我们看走

眼了。修到心清净的时候,就看到诸佛。诸佛在那里?大地众生本来成佛;有情众生本来成佛;无情众生也本

来成佛。本来就是佛,这个时候才发现,发现所有一切众生都是佛,‘悉睹无量诸佛’。见佛就是见性,‘明

心见性,见性成佛’。我们迷惑颠倒的时候,见的是相,著相。离了相,不著相,所见的是性。真如本性,就

是清净法身,就是圆满的佛果。见一切有情众生,看到的是‘佛性’;见一切无情众生,见到的是‘法性’,

见性不著相。我们今天是著相不见性,我们眼里看到的是十法界,人家眼里看到的是一真法界,‘真’就是真

如,所以他能见佛,我们见不到佛。你见佛,你就成佛,这是事实真相。

我在讲席里常常提醒同修,好好反省自己,如果我们看到一切众生都是佛,那恭喜你,你成佛了。佛眼里看一

切众生都是佛;菩萨眼里看一切众生都是菩萨;凡夫看佛菩萨也是凡夫。换句话说,鬼看一切都是鬼;恶人看

一切人,没有一个人不恶,都可恶;善人看一切人都和善。所以,境界真的没有好丑,没有善恶,善恶、好丑

都在自心,你才真正明了佛在经上说的‘境随心转’。我们今天看这个人不顺眼,看那个人讨厌,是自己烦恼

起现行,与外面境界不相干。真正修行人,就要在此处下功夫。一有这个现象,立刻回光返照—过在自己,不

在外境。这样的人才是真正修行人。常常责备别人,不知道自己的过失,这就迷惑颠倒,这不是修行人。惠能

说得很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见到别人过,马上反省—过失在自己,绝对不在别人。断恶修善,

这才是真正修行人。老实念佛的人就是如此,必须要念到不见他人过,才算老实。还有这个人不对,那个人有

缺陷,这样念佛不老实。因为老实,心清净,心里没有妄念,这是‘见佛’。还看到是非人我,那里算老实?

 

12.怎样才是老实念佛?

慧净法师日前对同修的开示中,再次说明善导大师「机法两种深信」的重要性,希望同修把这段简短的文字熟

背下来,从理解进而感触,更进一步成为有这种意识型态,这样人生观和这样性格的人。

「机法两种深信之文」(《善导大师全集》二四四页)内容如下: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慧净法师也期勉同修始终都能老老实实地念佛,把自己看成很平凡--我不是根机很锐利的人,我就是一个有

妄想杂念的人,我就是很愚痴、有很多罪恶的人,我就是这么平凡。然后在这当中,很平凡的、很平常的、很

平实的、很平淡的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13.净宗法师:什么是老实念佛

你不要想很多,“是不是还要朝朝山哪?是不是还要拜拜愿哪?大乘经典不读能不能往生啊?”

这跟净土法门就不相应了。你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剩下的全部交给阿弥陀佛。

大乘经典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的注脚,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所有的东西全部包括进去,什么不在

里边?哪里还要说“在南无阿弥陀佛之外,还要再去念大乘经典才能往生”?如果对这句名号信靠不过,那只

好劝你多读诵大乘经典,加强你的信心,加强你对阿弥陀佛的了解。

如果你闻信六字名号的功德,老实念佛,那你是上上之人,真正超过那些入海算沙的人(为了往生,这部经也

读,那部经也读,叫做“入海算沙”),这样的人,难得稀有。!

很多人不是这样子的。

“你会念佛,我也会念佛,我除了会念佛之外,还会念经,我比你高。”

这样的人没有领受“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是无上功德,他认为这六个字之外还有功德。

《无量寿经》讲:“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

一句佛的名号,功德是无上的,圆满了,在此之外找不到别的功德。

你说在佛号的功德之外,还有读经的功德、朝山的功德、拜愿的功德,你是以凡夫小小的心量,在测度名号的

功德,在疑惑佛智,这样的念佛叫不老实。

印光大师告诫我们要“老实念佛”,怎么叫老实?你不领会六字名号,老实不起来。

……我非常崇仰印光大师,《印光大师文钞》从来没提到念佛念到什么程度去往生,翻来覆去讲“信愿持名”

、“念佛肯定往生,万不漏一”。

大师说:念佛的人应该“死尽偷心”,什么叫死尽偷心?

“哎呀,光念佛怕不够吧?是不是还要搞搞别的?是不是还要读读经、参参禅?”

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功德大宝给你,你还嫌不够,这儿偷一点,那儿偷一点,这不是偷心吗?

让这个偷心彻底死掉,完全仰靠阿弥陀佛,这样才能老实念佛。                  (《聚龙寺佛七开示》)

阿弥陀佛的名号光明显现出来,自然地度众生。众生称念名号,自然去往生。

有人说:“我念佛怎么念哪?”

念佛就这样念!

就这样子“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没有清净心,也没有染污心,没有这些,你就这样念“南无

阿弥陀佛”就可以了。

“这样不是糊里糊涂的吗?”

一点不糊涂!你讲糊涂也可以,糊里糊涂地念,糊里糊涂地往生。“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往生了

。毫无问题。哪里还要说“我念佛念出很多功德”,那就是自力了,就是脑子里的主观概念了。

“晒太阳怎么晒?”你在太阳底下晒就行了,“我使劲地晒”,你怎么使劲地晒?你在那里晒就行了嘛,坐着

也行,站着也行。

念佛怎么念?

念佛就是佛光来照耀你,你就这样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够了。没有更深的道理,都是自然的

,自然就往生。如果你加了更深的道理,都是凡夫的邪知见,都是障碍佛的光明。

(净宗法师《善导大师要义讲解》1999于商丘)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老实念佛)(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老实念佛)  

 仁焕法师:舍命全交 老实念佛 

 仁焕法师:舍命全交老实念佛 

 仁焕法师:老实念佛 完善平安 

 宽运法师:人身难得 老实念佛 

 体慧法师:找回真心 老实念佛 

 智随法师:灵岩遗旨 壹、悲化有情 二、老实念佛 

 净土法门法师:业障重,老实念佛就消除了 

 净土法门法师:老实念佛,求三宝加持,事过境就迁、就变化 

 刘素云:老实念佛,念佛成佛 

 若肯老实念佛,准能成功往生,四个经典的往生故事 

 净土法门法师:抓住眼前,老实念佛,你就能得你想象不到的好 

 净土法门法师:灾难来了随它,退到念佛堂老实念佛,求三宝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