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修行箴言:修行时容易忽略的要点


   日期:2012/10/28 11: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分享人生积极正面讯息,创造宇宙合谐快乐能量

 

1.沉默是毁谤最好的答复,对人永远真诚谦卑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2.感谢伤害我、鞭打我、毁谤我的人,除非你想继续再搞六道轮回。

3.每一个生命观都非常庄严,我不干涉你,只要我够好,我就能感化你。

4.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千万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5.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度!

6.累劫以来,谁不曾做过我的父母,仇敌冤家,恩怨亲疏何有分别呢!?

7.认为自己聪明有智慧,等于说明自己的愚痴。

8.无事莫把闲话聊,是非往往闲话生。

9.不宽恕别人,不原谅别人,只是苦了你自己,忘恩记怨,怎么有资格谈修行。

10.不是某人使我烦恼,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11.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真理的声音。

12.你所拥有的都将随着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趁着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13.夸奖、赞叹我们的,都不是好老师,会指出我们缺点的,才是真正的善知识。

14.用烦恼心时,一切都是业障,是丑陋世界。用清净心时,世界就变成琉璃世界。

15.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要使你的谦虚拥抱智慧。

16.别人不可能给你烦恼,实际是因为你放不下自己的贪嗔痴慢,别人没有让你痛苦啊!

17.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若有一个字没放下,就永远入不了这个门。

18.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如果轻慢人,即有无量无边的罪。

19.拥有一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无私的慈悲心,便拥有了一切。

20.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去做他不喜欢做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诉众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善恶还是要自己去选择,生命还是要自己去掌握。

 

21. 任何顺逆境界都是佛境界,任何善恶缘都是佛缘,无限的感恩再感恩,这叫转境,转烦恼成菩提,这叫看破放下,这叫般若,这叫会念佛,这叫大爱,这是真正的慈悲。

22.别人不能跟我们相处,不要去责怪别人,要回过头来反省自己,自己如果没有过失,怎会与别人不能相处?不明至理的人,总是把过失推给别人,因此即使他认真修学,精进不懈,也无法开悟、无法成就,原因是自己的业障无法消除,不晓得自己的过失在哪里?!

23.感恩善待我们的人蒙他照顾,也感恩恶意对待我们的人,消除我们的业障,哪一个不是善知识,哪一个不是佛菩萨,围绕我们周边的都是佛菩萨,这叫修行,这叫真正念佛,使我们一生都生活在诚敬感恩之中,生命多么充实,这是我们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24.一切法因缘生,佛种亦从缘生,见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是诸佛如来便是佛缘,见一切人事物是凡夫,就是六道缘,若能转念即同如来,问题是你会吗?或者依旧烦恼做主。

25.为什么我们的心量现在变的这么狭小,小到两个人都无法相处在一起,本来是量周沙界、心包太虚的,如果不真正看破放下,告诉你磕多少头,念多少佛号,都没有用处。

26.别人毁谤我、羞辱我、做贱我是应该的,是最大的好事帮我消业障,帮我提升境界,帮我开智慧,感激都来不及。若起了忿恨心,你就是忘恩负义,你就不是人,你必定堕落。

27.别人打我们、骂我们,站好恭敬接受阿弥陀佛的教诲,千万不能回,一回两个都堕落了。我们感激他们,没有他们,我们如何消掉恶业,怎么能够降伏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

28.坏孩子,父母总是比较操心,所以对罪业深重的众生,更应体恤怜悯她,而不是舍弃他。 经文说:「菩萨于恶人,所起慈悲心,深于善人。」 众生业障越深重,佛的慈悲就越深,在地持菩萨戒就讲到:菩萨对恶人所起的慈悲心,更深于对善人。 

29.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要学慈悲,自己就得先受苦受难。

30.一句阿弥陀佛,能把贪嗔痴慢的念头伏住,这是功夫,这叫会念佛。

31.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32.昨日一切已不复寻,皆是前尘影事,狂迷情想,当下即是。

33.对恶人我们以善心善行对待他,久而久之,恶人也会被感化向上,他不能回头是我们的修行不好,要生惭愧心、忏悔心「我做的不好,没能够帮助他回头」看他造恶,堕落而生起的大慈悲心,所以菩提属于众生,这种帮助我们的恩情怎么报答得了。

34.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35.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会伤害自己更深,为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36.以善心善行对待恶人对待冤家,从最难克服处去下手,才是真正回头,真正的觉悟。

37.见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佛菩萨,真正的感恩恭敬心才能生起,才能契入普贤行。

38.观世音菩萨化作外道,毁佛谤佛,为我做逆增上缘,我要成佛,我不跟一切众生计较,如果实在无法降伏自己嗔恨的念头,请赶快在心中吶喊「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救我」

39.确认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的人,称之为菩萨,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他明了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他心中没有烦恼,没有对立,他生活在甚深的智慧之中。

40.忍辱是禅定的前方便,那些侮辱、伤害我们的人,都是诸佛如来安排的,忍辱时间久了,心逐渐平了、定了,心清净--智慧就开了

41.六波罗蜜决定是在苦难中成就的,一定以纯善的心待人,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肯接受折磨,磨到炉火纯青,就契入佛的境界。

42.我们思惟善,生活环境就变善,思惟恶,生活环境就变恶,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异念纷驰总是魔。

43.惟识所变一切法从心想生,是心是佛是如来,法界一切众生皆是如来所变,哪里不是如来的道理。我们所处环境的顺逆善恶,不是别人做主宰,是自己,与别人不相干,自己要负责任,也要对众生负责任。


44.踏实地走一步路,胜过说一百句空洞的漂亮语

 

45.修行不是在讨论事情是有理还是无理,是看你遇到境界的时候是能忍还是不能忍!

 

46. 如果有人当众骂我们是做表面工作,我们听了,马上就不服气,这等于就是不打自招,因为一生气就表示内心没有观照,人家只说一句话,我们就马上生烦恼,这就证明我们内心的修行工作,并没有做,所做的真的只有表面工作而已。种种的工作本是要给我们藉境炼心的机会,如果我们不明白这个道理,没有好好利用工作中的种种境界,来降伏自己贪、瞋、痴、慢的烦恼,这样所做的一切工作,确实只是表面,没有实际的功德。

 

47.佛法言—「我于一念见三世」—其实看当下所生之一念,就知道过去的修为累积是如何,也能见到此一念对未来所生的影响。而我们现在遇境要生什么心念,都不是别人强迫的,都是自心选择的,所以不能说「谁害我们如何......」我们若自摄心—好好管自己的心,谁能害我们?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修行       菩萨)(五明学佛网:修行       菩萨)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菩萨优婆塞戒(在家菩萨戒)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受持菩萨优婆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