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宣化上人:讲解“普贤菩萨警众偈”


   日期:2012/11/5 18: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宣化上人:讲解“普贤菩萨警众偈”

 

在普贤菩萨的警众偈中说: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

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

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这一天过去了,我们的生命就少一点。

“如少水鱼”,就好像鱼在水里,鱼靠着水才能生存,如果没有水,或是水一天比一天少了,

“斯有何乐”,你想一想,这有什么快乐呢?我们人的生命就如少水鱼似的,斯有何乐?因为这个,所以才说

“大众”,大众就是各位。你们各位,

“当勤精进”,应当勇猛精进向前去修行。要好像是什么那样的着急呢?

“如救头然”,就好像是你的头,要被人给割去,人家快要用刀子把你的头给割去了。这个时候,你要想尽方法,来保护自己这个头。你不会说:“我随便啦!没关系!教他来把我的头给割去算了,我可以结束我的生命!”不会的,怎么样你也舍不得,怎么样也要保护这个头,除非你证果,真正开悟,那么就不会保护这个头了。

好像二祖神光,政府把他抓去,因为有人告他,说他是个妖怪,应该把他杀了。  他们就问他:

“你是什么?你是不是妖怪?他们都说你是个妖怪,你到底是不是妖 怪?”

二祖神光说:“我是个妖怪!”他们说:

“既然你是个妖怪,我们就把你给杀了。”

“要杀就杀吧,没关系!”就教人杀他。政府也要看看他是真的想被杀呢?还是假的想被杀?是不是真的不怕死?于是乎,真的就把他的头给割下来。

杀了之后,又怎么样呢?在他的脖子上不流血,没有血流出来,那么流出来的是什么呢?流出像牛奶似的白浆。为什么他能这样子呢?他流出白浆,就因为他全身都已经变成纯阳,一点阴气也没有,一点脾气也没有,一点什么“渣滓”都没有了,乾干净净,身体变化成白浆,那时候政府才知道杀错人了。因为这是证果的圣人才能这样子的,所以他不怕死。那么我们不是证果的圣人呢,你一定要想法子保护这个头,这是“如救头然”的一个讲法。

还有另外一种讲法,比喻就好像头上着火了似的,

“然”可以说好像是着火那样子。头上要是着火了,你说是不是要想法子来救他呢?所以当人们受戒的时候,头上用火来烧,就是教你记得,要赶快想法子保护你这个头,这也是一个讲法。“如救头然”,就是好像头上着火,你必须要想法子赶快把它灭熄了。

“但念无常”,常常想着无常鬼,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就会来了。

这个无常鬼,戴着高高的帽子,手里拿着一个勾魂牌,到这儿来,不由分说,不管你怎么向他解释,他也要你跟着他走,他说阎罗王请你去吃斋,你要赶快去,你若是不去,那我就同你不客气。为什么他要戴着高帽子来呢?他知道人人都欢喜戴高帽子,知道对于人们,你若是称赞他几句:“你真好啊!你是世界第一啦!或者你是一个老修行,啊!最有修行的人。或者你是一个最有学问的人,或者你已经得到十个博士,八个学士,或者你又是什么学者。”啊,这一套的高帽子给他们戴上,说你是世界上最有名的人、大人物,这么样赞叹。

因为人人都欢喜被赞叹,所以无常鬼见着人,他就自己戴着高帽子;戴着高帽子,知道你不怕他了,所以他就带着你去见阎罗王。

因此“但念无常,慎勿放逸”,你若知道这个世间的一切一切都是无常的,不要懒惰啦!不要那么疲倦啦!你一疲倦不要紧,那个阎罗王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请你去喝酒,请你去吃肉,到那个地方吃那种肉,大概也不太舒服,喝那种酒,想必也没有味道,可是那个时候你才后悔,就已经晚了,阎罗王给你下了请帖,你再想不去,也不行。这一点切记,不要懒惰,不要放逸,因此就要“当勤精进”。

“譬如小水”:你要精进,譬如什么呢?虽然你不太精进,但是你天天修行,天天用功,也会有成就。就好像那个小的水,“长流则能穿石”:它若是常常地流,就能把石头都磨得薄了,磨得小了。穿石,就是把石头都磨得小一点,不是说在石头的中间穿出一个窟窿,不是那样的。在那个地方有石头挡着它,常常有小水流着,把石头也磨得小了,磨得没有那么大了,所以才能穿石。这也就是说,虽然你不是很勇猛精进,但是你若是能继续不断,朝于斯,夕于斯,白天这样子,晚间也是这样子,昼夜六时不间断的来修行,就能穿石。

这个石头也就是业障,你的业障能够消了,那么你的善根就能增长。修行就怕站(停下来),你若能天天修行,就会有成就;你若是一天不修行,那么就拉得很远了。所以说“站一站就二里半”,虽你开汽车开得不快,但是你不停止,那么它一样也可以走得很远。你要是一停下来,人家另外一辆汽车就跑过去,会跑二里半,跑过去了,所以“站一站就二里半”。那么你修道也是这样的,你天天修行,不间断地修行,时间久了就会成功的。你若是一股一股的修行──一股劲儿的修行,一股劲儿又不修行了,这样就不会成就的。

所谓: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心如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我们学佛法就像是在逆水中,不是顺水。逆水行舟,你若是不往前进,就是退步,它因为是逆水,所以就向后退了。“心如平原走马”,这个心就像是在一个旷野地方中的野马似的,也没有一个龙头,也没有一条缰绳,“易放难收”,当你把它放开的时候是很容易,但是你若想把它给抓回来,那就不容易了,所以我们修道的人,一定不可以疲倦,一定要精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普贤菩萨       警众偈)(五明学佛网:普贤菩萨       警众偈)  

 傅味琴居士:2004年普贤菩萨圣诞法会开示 

 惟觉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十大愿王 

 李志夫教授:普贤菩萨之行持特色 

 张秉全居士:法华经品题略解—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本性法师:福州开元寺修证普贤菩萨法门捷法 

 韩廷杰教授:普贤菩萨与峨眉山 

 华方田教授:关于峨眉山普贤菩萨信仰的哲学诠释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十二讲 如何远离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十一讲 认识如幻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十讲 是心即佛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九讲 有无俱遣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八讲 依道见法